中學生心理健康是廣大教育工作者非常關心的問題,這不光影響到學生的成績,還會對學生的人格健全産生影響。近年來,随着網絡的普及,使得越來越多的中學生成為網民,有的甚至網絡成瘾,本文要分析的是,網絡對中學生心理健康帶來的負面影響該如何規避。
網絡對中學生心理健康帶來的負面影響
中學生會玩電腦、上網是好事,也是現代社會生活必備的技能,但網絡是“雙刃劍”,它在帶來文明進步的同時,其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網絡對中學生心理健康帶來的負面影響
1、妨礙中學生社會交際能力的培養:
網絡交友是在虛拟情景下進行,并非面對面交往,這種人機方式的交往影響了學生正常的交往方式,極易産生人際關系的冷漠,産生新的人際障礙,從而阻礙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
一方面,網絡交友主要通過文字來進行交流,而交際口才得不到鍛煉,羞怯心理得不到糾正,交際行為得不到規範。另一方面,由于網絡的虛拟性,交往雙方真實的内心世界很難辨别,易受到蒙騙,結果心靈更加封閉,久而久之,導緻他們隻願意在網絡上尋求虛拟的人生,而消極地對待現實世界。這對于那些原來就有人際交往障礙但又渴望别人關心、理解的學生更為不利。
2、影響中學生性心理的健康發育:
情欲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由于這一話題的敏感性,由于人倫道德的約束,人們在現實社會很少公開談及,但是網絡的盛行打破了傳統的信息發布渠道,一些色情網站以挑逗人們的性心理,刺激網民的感官為能事,其淫穢的畫面對處于性萌動期的中學生的吸引力和腐蝕性極大,不少人由此走向心理崩潰的邊緣。據調查數據顯示70%的上網中學生訪問過色情網站,所以網絡對中學生性心理的健康發育産生了很大的影響。
3、引發中學生崇尚暴力的心理傾向及網絡成瘾:
新穎刺激的網絡遊戲,對學生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和難以抗拒的誘惑力,很多學生無節制的癡迷于遊戲之中而不能自拔(即網絡遊戲成瘾)。而網絡大量暴力遊戲的存在,緻使一些涉世不深的中學生情感和行為大大強化,形成暴力崇拜,導緻他們在生活中也想通過暴力解決一切問題,用暴力達到自己的目的。
互聯網的使用與發展是一種趨勢,相信在不久的将來所有的青少年都将成為互聯網用戶,它給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帶來新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新挑戰。面對網絡時代的到來,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隻有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搶占至高點,探索新思路,才能打好主動仗,促進新發展。
必須加強對中學生的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學校應充分利用各種途徑,廣泛宣傳心理健康與心理衛生知識,進行心理咨詢工作,并及時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所有宣傳應生動活潑,内容上應豐富多彩,貼近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為學生提供自我表現、合理心理宣洩的場所,從而營造寬松、舒适的心理氛圍,解決困惑的心理問題,避免和減少網絡對學生的負面影響,幫助學生走出心理誤區,養成健康的網絡心理。
總之,中學生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在走出自我迷茫、實現自我确認狀态和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過程中,出現一些青少年階段特有的心理行為現象正是他們适應社會的表現,也是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經之路。規避網絡對中學生心理健康帶來的負面影響,目的在診斷與防治心理障礙(這方面可咨詢本站的在線專家),遠離網瘾,增強心理調控能力,幫助他們建立融洽的人際關系,養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三觀”,形成積極的個性傾向,從而造就健全的人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