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編輯朋友讓我回答:為什麼有的人不害怕照鏡子,卻害怕看自己的照片?
我按照第一反應,說可能怕别人發現自己長得難看吧。
一秒鐘後我就意識到這個答案錯了,而且錯得有點離譜。自己看自己的照片,關别人什麼事?就算是醜絕人寰,捂緊了不要流傳出去就行,有誰會看到?
但是仔細想想,好像怕看照片,看錄像,或者聽自己錄音的人,基本都出于一種羞恥的感受。羞恥是一種人際間的情感,這麼看來,确實又跟别人有關。
去問這種人,如果照片或錄像被别人看到,感受是同樣的嗎?
确實是同樣崩潰,甚至更崩潰——看來,果然是跟别人的看法有關。
有位來咨詢的大學生不能參加任何班級活動,因為活動就會照相。他無法想象自己的照片被别人賞玩時,會遭到如何慘無人道的嘲笑。另一位經驗豐富的培訓師一直拒絕客戶的錄像要求,因為他隻要一對着攝像機就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有些與外形無關的東西,隻要讓别人看到,也會讓人抓狂:一位小有名氣的網文作者,在積累到一定票數之後就會太監,因為他一看自己寫成的東西,就覺得愧對支持者。
這些東西有什麼好怕的?自信的人大概會覺得無法理解。
按理說,隻要照鏡子,對自己的面相就會無比熟悉,隻要張嘴說話,每天聽自己發出的嗓音也成了習慣。隻是,照鏡子并不能完全還原真實,因為總是刻意擺好了姿勢;說話時聽慣的語音,因為疊加了颌骨傳導的聲波,也可說是扭曲後的聲音。——他人知覺到你的音容笑貌,和你自己知覺到的每每不同。這事不能細想,細想會讓人心裡發毛:到底在别人眼中(耳中)你是什麼樣,這件事你真的搞不清。
從斯芬克斯的提問開始,自我就是人類最大的好奇,也可能是最大的恐懼。
「雖然自我感覺還不錯,不過别人心裡有沒有在鄙視我就不知道了。」
——在意他人看法的人,即使最得意的時候,也難免會有一絲絲這樣的擔憂。
「别人看到的我,其實比我想的更糟糕吧?」失落的時候更加雪上加霜。
通過看照片,視頻,或者聽錄音,就相當于獲得了一個用「别人」的眼睛,來觀察和評判自己的視角。這個視角,說真的,既誘惑又可怕。你總是忍不住想知道别人是怎麼看自己的,但是真的使用了這雙眼睛,又忍不住會羞恥得渾身刺癢。
因為真的看到了,自己在别人眼中就是這樣。像那個害怕照相的大學生就說:「如果你看我的照片那就悄悄看,看完了也不要告訴我,如果你掩飾得足夠好,我可能就會覺得還可以面對你。但是也不能想,隻要一想到這種可能性,我就……」
好吧,我忍住了沒有告訴他:其實看不看你的照片對我們真的沒什麼區别。因為你長什麼樣子,我們一直都在看。好不好看,在别人眼裡都已是既定事實。
所有的區别其實隻在你自己的眼裡。你以為是别人在看,事實是你自己在看。
所以我們有一個概念叫「觀衆視角(Audience Perspective)」,用來描述那些過于在意他人評價的人。他們總忍不住用「别人」的眼睛看自己,評判自己的表現如何。好像一部電影上映之前,先找個審查官看一遍:如果我是觀衆,我覺得拍得好不好,會不會失望?會不會誤解?會不會生氣?會不會覺得拍電影的就是個傻X?
看啊看,越看越崩潰:真的是傻X!怎麼辦,不能被觀衆看見啊!
從觀衆的一方,看出自己身上那些醜惡不能示人的方面,自然難受得要死。
嗯,等等……可是對那些形象不差的人,這個理論又怎麼适用?要知道,很多照片并沒有那麼難看,可是照片的主人還是不願意接受,他們在難受什麼?
其實他們難受的點是一樣的:真的是傻X!怎麼辦,不能被觀衆看見啊!
因為這個審查官,對自身表現的挑剔程度,往往超出真實的觀衆太多。
所有過于在意他人看法的人,他們的特點往往是審查标準太過苛刻。他們希望自己的表現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什麼人來看,都挑不出毛病才好。他們的标準高不可攀,而觀察到的表現卻滿是破綻:外表平庸,聲音單薄,動作生硬,見識普通,更不用說還有各種你最清楚在哪裡的缺陷。哎呀這貨是我?……這貨怎麼可以是我!
但現實生活畢竟不是電影。電影可以直接讓總局封殺,現實生活呢……就算你撕掉了照片,掐了錄音,删了錄像,該被觀衆看見的,其實早就被看得一清二楚。
行走于這世間,無處藏身,你隻能是最晚看清自己的人。
常常也是,最不容易接受自己的那個人。
現在如果讓我回答文章最開頭的問題,為什麼有的人怕看自己的照片?我想答案不是怕别人發現自己長得難看,而是,怕自己确認「别人對我的評價不會如我期望的那麼高」吧?生為凡人,對自己心懷最大的期望,也就承擔着最大的失望。這本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普通事實,隻不過,換上别人的眼睛,總不那麼甘心而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