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女人做了媽媽之後,心中一定是充滿了興奮與喜悅,但是此時千萬不可以放松警惕,尤其是在生産之後,會非常容易出現産後出血的情況,尤其是在剛剛生完孩子之後,産婦并沒有完全的脫離危險期,那麼如果出現了産後出血的情況,到底會有哪些臨床表現呢?我們應該要怎麼來進行判斷呢?讓小編告訴大家。
臨床表現
産後出血多發生在胎兒娩出後2小時内,可發生在胎盤娩出之前、之後或前後兼有。陰道流血可為短期内大出血,亦可長時間持續少量出血。一般為顯性,但也有隐性出血者。
臨床表現主要為陰道流血、失血性休克、繼發性貧血,若失血過多可并發彌散性血管内凝血。症狀的輕重視失血量、速度及合并貧血與否而不同。短期内大出血,可迅速出現休克。需要注意在休克早期由于機體内的代償機制患者生命體征如脈搏、血壓等可能均在正常範圍内,但此時仍需要嚴密監測,對風險因素進行早期識别,評估出血量并進行積極救治。臨床中往往存在當失血到一定程度出現失代償表現如脈搏增快、血壓下降才引起重視,這樣失去了最佳救治時機。此外,如産婦原已患貧血,即使出血不多,亦可發生休克,且不易糾正。因此,對每個産婦必須作全面仔細的觀察和分析,以免延誤搶救時機。
診斷
診斷産後出血的關鍵在于對失血量正确的測量和估計。臨床上常用的估計失血量的方法有:容積法;稱重法;面積法;休克指數等。出血量測量不準确将喪失産後出血的最佳搶救時機。突然大量的産後出血易得到重視和早期診斷,而緩慢的持續少量出血(如軟産道裂傷縫合時間長)和未被發現的血腫常常是延誤診治的重要原因。
以上内容就是關于産後出血的最主要症狀了,除此之外,還有我們應該要注意,在生産之後應該要提高警惕,如果出血過量的話,應該要盡快進行診斷,以及在産後的飲食中,也建議大家應該要多吃一些補血的食物,比如說動物肝髒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