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唐曦 成俊峰
【老街名片】
衡陽市原建湘柴油機廠曆史文化街區,位于珠晖區苗圃街道,占地50萬平方米,包含原建湘柴油機廠舊址和家屬區。街區共有269處不可移動文物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留存了大量蘇式風格建築,保存了2條完整的上世紀80年代國内最先進的柴油機生産線和一批生産設備、産品,是衡陽制造業輝煌曆史的縮影。
4月19日,俯瞰建湘老街街區。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成俊峰 攝
【老街行走】
衡陽是全國26個老工業基地之一,工業門類齊全,工廠林立。走在這座城市,可以看到一大批由時代标志性工業企業命名的片區,原建湘柴油機廠曆史文化街區就是其中之一。
建湘柴油機廠建于1950年,毗鄰衡陽火車站和107國道,交通便利,地段繁華,曾是“衡陽工業驕子”。
70餘年悠悠歲月,這條老街見證了建湘柴油機廠的稚嫩、青蔥、輝煌、破産。老街依舊,在歲月沉澱中,增添了曆史的厚重感。
存留有269處文物,《奔騰年代》等曾在廠區取景拍攝
如果您看過《奔騰年代》《百煉成鋼》等熱播年代劇,那一定對原建湘柴油機廠的一些場景有印象,這些熱播劇曾在廠區取景拍攝。
泥灰色的平頂大門,兩個門洞對稱開着,中間牆上書寫着勵志口号,門楣上面是繁體字标語“自力更生、奮發圖強”,一下就把人們帶回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激情燃燒的歲月。
再往裡走,是筆直寬敞的廠區大道,隔着綠化帶可以看到兩側高大的磚牆建築廠房:瓦房頂,高大的合頁鐵門,老式木制玻璃窗。
廠區内外,這樣建築風格的房子很多。一幢幢并肩相連,放眼看去,藍天、綠樹、灰瓦、紅牆,帶着蘇式風格,呈現一種異域風情。
“這是國内興建較早、結構獨特、保存完好的蘇式磚木建築群。”衡陽五強動力有限公司(原建湘柴油機廠政策性破産後托管企業)負責人鄒開利告訴記者,街區共有269處不可移動文物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除了文物,廠區和周邊家屬區的道路旁,每隔三五米就有一棵一人環抱粗的樟樹,不少挂着“50年古樹”的牌子。
“這些樹陪伴了幾代人成長,我父親每天走這條林蔭大道,後來我在外求學回來,到廠裡做鉗工,也每天走這條路。”原建湘柴油機廠職工黃盛清回憶上世紀80年代到廠裡上班的場景,他邊走邊介紹:這裡曾經是食堂,那是電影院,那是籃球場……
透過他的講述,記者仿佛看到了當時街區人潮湧動、熱鬧歡快的場面。
“職工4200多人,加上家屬足有萬餘人。”回憶過去,黃盛清臉上帶着笑意。
“學技術到建湘”,柴油機點燃“奔騰年代”
走在廠區大道和新建的建湘廠史館内,随處可見展陳的柴油機生産設備,一個個塊頭很大,不少需要擡頭仰視。
這些設備與展陳物品,見證了建湘曾經創造的一個又一個“第一”。
“建湘是衡陽市第一家公私合營企業,最開始它是給鐵路生産配套零件的。1951年,當時的企業股東之一張曰琳機緣巧合撿到一台煤氣機,他就組織幾個技術工人拆解,通過繪制圖紙、臨摹仿制,做出了建湘廠第一台煤氣機。有了這次經驗,他們又大膽創新,1954年自主研制了一台柴油機,這在當時填補了省内空白。”衡陽五強動力有限公司負責人鄒開利指着一摞繪有零部件尺寸的圖紙,娓娓道來。
此後,建湘柴油機廠的名氣一炮打響。“單缸、雙缸、三缸、四缸,缸數越多動力越強,技術難度越大。”鄒開利指着地上依次排開的展陳産品介紹,上世紀80年代末,建湘已成為中南地區最大的中小缸徑多缸柴油機生産基地和衡陽機械行業龍頭企業,産品銷往全國各地并出口歐美及東南亞。
“那時候業内有句話,學技術到建湘。”鄒開利說。
展櫃裡的一張名為《衡陽新聞》的泛黃報紙,佐證了他的話。在報紙頭版頭條位置,大标題赫然寫着:衡陽工業戰線上的一面紅旗——建湘機械廠。
正如影視作品《奔騰年代》裡講述的故事一樣,建湘人憑着敢為人先的精神,大膽進行技術革新,開創了屬于他們的内燃機“奔騰年代”。
資料顯示,上世紀80年代,建湘有自動化、半自動化流水生産作業線15條,開展技術革新2618項,還研制相關設備75台,為國家創效和節約資金達168萬元。
不賣一寸土地,讓工匠情懷在這片土地延續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受市場沖擊,建湘生産經營跌入低谷。為走出困境,工廠在改革經營管理模式上做了許多探索。
“當時有兩種聲音,一個是直接把土地和設備轉賣變現搞房地産,一個是延續這片土地上的工業脈絡保持産業存續。顯然,第一種解決方案簡單,見效也快。但如果一賣了之,建湘幾十年的曆史就成為單薄的幾行文字介紹,很快就會被大衆遺忘。”鄒開利介紹,2006年原建湘柴油機廠政策性破産以來,企業頂住壓力,不賣一寸土地,逐漸摸索出一條新路子。
“既搞工業又搞文化,要讓工匠情懷在這裡延續下去。”鄒開利說。老舊廠房,依舊熱鬧。原本斑駁的牆磚、兩側的行車架、房頂的天窗都保留着,隻有地面做了硬化,方便設備進出與作業。
“這些廠房現在不單是工業遺址,還是一個大型的‘孵化器’,不少大廠下崗的工人帶着技術來這裡創業。”鄒開利說,他們将老廠房打造成湖南省第一批省級中小微企業創業基地,吸引42家企業700餘人在此創業、就業。
有一處廠房是個例外,這裡沒有企業進場,隻有一群工人在施工。“這裡即将建成一個工業文化研學基地,盡量保持原汁原味。比如這個隔斷牆用的鐵料,就是當時沖床用後的邊角廢料。”鄒開利說,如果說做創業基地是為了延續工業脈絡,傳承工業基因,搞研學就是為了讓建湘故事、建湘精神走得更遠。
記者踏入未完工的場館看到,腳下還混雜着當時鑄造車間存留下來的模具細沙,原本白色的沙子混着機油和灰塵,已成黑色,2條柴油機機體和缸蓋加工線完整保存。
“這邊将設計成車間辦公室、鉗工班、職工之家等場景展示區,還會請當年廠裡的職工來‘坐班’。我們還設計了十幾門課程,可以讓中小學、高職院校的學生來這裡體驗,預計今年5月中旬完工。”提起工業研學規劃,鄒開利侃侃而談。
在他的描述中,建湘老街有了更多新的意義與生機。作為老工業基地衡陽的一顆“遺珠”,老街經曆了輝煌與沒落,也正以全新的面貌,在蘊含着建湘精神的土壤裡萌芽、重生。
小貼士
街區遊玩打卡地推薦
1.網紅打卡地:建湘工業藝術館
2.回憶上世紀80年代:原建湘家屬片區、鯉魚池公園
3.影視劇取景地:原建湘車間、廠區大門、廠區大道等
[責編:唐煜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