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說,“慈母多敗兒”。聯想到我們身邊的許多案例,就會發現,這句話還真的有幾分道理。
《後漢書。仇覽傳》中,有一個“孤犢觸乳,驕子罵母”的故事,講的就是古代有一個人因為是獨子,一直受到母親的嬌慣,但他由撒嬌而頂嘴,由頂嘴而罵母親,最後竟發展為打母親。一天他見一隻母牛的奶子鮮血淋淋,原來是被小牛犄角觸傷了,聽見别人說“牛是畜生,可是有的人連畜生都不如。”發現大夥是在說他,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最後才改正了自己的行為。
還有一個很有名的故事,就是《紅樓夢》中的薛蟠,由于他幼年喪父,寡母看他是孤根獨種,從小對他百般溺愛、縱容,從而導緻他遊手好閑,成為敗家子。
這些,都說明了溺愛對孩子造成的巨大危害。那麼,什麼是溺愛呢?
所謂溺愛,即不管對錯,都由着孩子的性子來,一味慣着孩子。那麼,有哪些行為比較明顯地反映出父母對孩子的溺愛呢?
首先,包辦負責孩子所有事情。這裡的包辦負責,主要表現為:父母把孩子的衣食住行完全安排好,不需要孩子自己動手,養成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同時,完全阻斷孩子的選擇權,由父母決定孩子的去向意願。
第二,對孩子袒護過度,也是溺愛孩子的表現。父母呵護孩子,本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如果錯誤是孩子自身造成的,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都應該由孩子自己來負責,但有好多父母偏偏不這樣。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李天一強奸案,夢鴿女士的做法,就是典型的袒護孩子的表現。
另外,溺愛孩子還體現在孩子的特殊待遇上。不管什麼好吃的,首先都給孩子吃;家裡有好玩的,也是先給孩子玩。長期下來,會讓孩子習以為常,從而養成自我中心的壞毛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