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宮頸糜爛這種疾病,想必大部分女性都聽說過,但要說到多了解可能就未必了,至多是知道這種病症對于女性健康有威脅,那這樣的話下面我們就詳細了解一下宮頸糜爛的具體事項吧。
什麼是宮頸糜爛
子宮頸分内口和外口。内口上皮是一種纖細且會分泌黏液的紅色柱狀細胞,外口由粉紅色的鱗狀上皮覆蓋并襯墊着陰道。纖柔的柱狀上皮很容易受到感染,當發生長期慢性炎症時,子宮頸外口的鱗狀上皮就會被柱狀上皮所覆蓋。柱狀上皮非常薄,如果見到下面的毛細血管及紅色間質,呈現出紅色區,并與周圍的鱗狀上皮有明顯的界限,稱為宮頸糜爛。
宮頸糜爛的表現
宮頸糜爛發生後,經常會出現白帶增多、粘稠,呈乳白色或淡黃色的膿性分泌物,有時為血性或夾雜血絲;外陰由于白帶增多刺激可繼發外陰炎或陰道炎,出現瘙癢疼痛;炎症較重時可沿子宮骶韌帶、主韌帶擴散而導緻盆腔結締組織炎,引起下腹部或腰骶部疼痛,并伴有下墜感;當炎症波及膀胱三角區或膀胱周圍,可出現尿頻或排尿困難,性生活也可能會引起接觸性出血或異味。
宮頸糜爛并非真正糜爛,與正常光滑的子宮頸相比隻是一種假性糜爛。它有三種表現:炎症一開始,糜爛面僅是被柱狀上皮覆蓋,表面平坦,此為單純性糜爛;後來糜爛面變得凹凸不平,表面出現顆粒,此為顆粒性糜爛;之後糜爛面凹凸不平的現象更為明顯,表面出現乳突,此為乳突性糜爛。
子宮頸的糜爛面與周圍的正常鱗狀上皮有很清楚的界限,臨床上常根據糜爛面積将其分為輕(Ⅰ°)、中(Ⅱ°)、重(Ⅲ°)三類。凡糜爛面積占子宮頸總面積1/3者為輕度宮頸糜爛。糜爛面積占子宮頸為1/2者為中度宮頸糜爛。面積糜爛超過子宮頸總面積1/2以上者為重度宮頸糜爛。根據臨床表現診斷并不困難,但應注意宮頸糜爛與宮頸上皮内瘤樣病變或早期宮頸癌從外觀上難以鑒别,應常規作宮頸刮片;宮頸管吸片,必要時作陰道鏡檢查及活體組織檢查以明确診斷。
宮頸糜爛主要症狀
1、白帶增多:白帶增多為本病的主要症狀,通常白帶呈乳白色或淡黃色的膿性分泌物,有時為血性或夾雜血絲。
2、外陰癢痛:外陰陰道由于白帶增多刺激可繼發外陰炎或陰道炎而引起外陰陰道瘙癢疼痛。
3、下腹及腰骶部疼痛:炎症較重時可沿子宮骶韌帶、主韌帶擴散而導緻盆腔結締組織炎乃欇矼裧闼乏,引起下腹部或腰骶部疼痛,并伴有下墜感。
4、尿頻或排尿困難:當炎症波及膀胱三角區或膀胱周圍,可出現尿頻或排尿困難。
5、不孕:粘稠的白帶不利于精子穿透,故嚴重的宮頸炎可引起不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