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後能改......
沒想到啊沒想到,老夫自幼就背的滾瓜爛熟的孟老夫子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也被“曼德拉效應”給盯上了。
你們說五十個星座五十六朵花我忍,你們說思考者的雕塑沒有扶額頭而是托腮我也忍了,你們說米老鼠沒有背帶褲、曼德拉一九八幾年沒有死,我也忍了。可是你們今天要說不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而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我肯定不能忍了!今天哪怕是天王老子來了,也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10月26日,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編輯部的工作人員也公開發聲,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學教材,自1961年收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篇文章以來,曆套的教材都是“是人”版本,他們也查閱了衆多古籍,查閱的結果也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對于為何一些網友出現“斯人”的群體記憶,編輯部工作人員表示,這确實不清楚。不過“斯”和“是”兩個字,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都表示“這”的意思。
關鍵是這不是意不意思的問題啊!難道就我一個人這麼斬釘截鐵地堅信着自己的記憶嗎?我趕快去查了下大家的反應。
還好,不止我一個人,絕大部分70後到90後全部都記得是“斯人”,哪怕是其它的全都忘記了,但是這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卻也刻在了骨髓裡了。
雖然人教社不同時期不同版本的《語文》課本,有1982年的版本和1992年的版本,裡面都是“是人”,而不是“斯人”,現在網絡上出現的也是清一色的“是人”,但是還是有一些網友提供了“斯人”的很多依據,哪怕現在就是輸入法打出首字母也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啊!
但願這隻是一場嘩衆取寵的鬧劇而已,而不是又一次的集體遭遇“曼德拉效應”。
關于曼德拉效應,有人提出了一個很神奇的說法,他說凡是記憶中是“斯人”“五十六個民族”的人,都是早諾查丹馬斯預言成真時,被幸運轉送到如今的時空的幸存者!記憶中是“是人”的,才是這個時空的原住民!
所以敢情我們都是跑來這個平行時空的幸運兒麼?這還真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