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德雲社北展封箱,開場前郭德綱率領衆徒弟,群唱了一段《畫扇面》,結果卻成了至今最大的翻車現場。
郭麒麟、趙雲俠唱錯了詞,張鶴倫忘詞加跑調,周九良現編的詞還越唱越快,彈弦的差點吐血。
幸好14歲的陶陽來托底,一開口就震住了全場,扳回了氣氛,老郭才笑得從容了些,從此,郭德綱再也不敢跟徒弟們唱《畫扇面》了。
德雲社裡論年齡,陶陽最小,但是論唱,他卻是小祖宗。
2008年,11歲的陶陽成了德雲社裡第二個登上春晚的人,他是郭德綱的義子,更是郭德綱的忘年交,但是這位京劇神童卻身世坎坷。
陶陽1997年出生于江西南昌,天生一副好嗓子。4歲時候開始學戲,别的孩子喜歡玩的東西,他一律無興趣,隻愛唱戲,沒事就愛在家扮老生玩。
5歲時,陶陽被接到大連和父母、姐姐一起住,家裡條件非常艱苦。
6歲時,陶陽進大連京劇團少兒班學習戲曲,4個月後就參加首屆東三省“老萬杯”大賽,獲得優秀選手稱号,也因此得到了一位評委老師的關注。這位老師愛才心切,把陶陽接到了自己家中,還給他改了個名字叫“王陶陽”,跟着老師姓,以父子相待。
但是好景不長,2007年初,正在備戰央視春晚的陶陽,在天津被親生父母從老師手裡搶走。
老師與陶陽父母各執一詞,一方說事先有協議,另一方說強迫了孩子意願,最終,陶陽父母還是帶走了孩子。
之後陶陽又回到江西,繼續學戲和演出,并多次獲獎。2007年,郭德綱在一次戲曲節目中,第一次見到陶陽,兩人相見恨晚,很快成了忘年交。
再之後,陶陽拜了郭德綱為幹爹,父母也進入德雲社後台工作。
縱然是神童,也敵不過倒倉。相聲大師侯寶林最初也是學的京劇,後來因為嗓子倒倉,才改入的相聲門。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郭德綱不能眼睜睜看着這孩子嗓子倒倉了,而沒有退路。
他決定讓小陶陽學相聲,戲以後等嗓子好了還可以唱,但是相聲卻必須要有娃娃功。
怎料郭德綱收陶陽為徒這件事情,在京劇界卻引起了軒然大波。許多老藝術家公然指責郭德綱,怒罵郭德綱讓陶陽學習相聲,是毀了京劇界百年難得一遇的好苗子,一個京劇天才就這樣被郭德綱糟蹋了。
針對怒罵,郭德綱反問:“等他嗓子倒倉了不能唱了,你們誰還能帶着他商演,給他飯吃?”
衆人皆啞口無言。
2009年6月,郭德綱收雲字科徒弟時,毫不掩飾自己的偏愛,直接将11歲的陶陽收入“雲”字科,并讓義子享受保留陶陽本名的權利,不再單取藝名。隻是為了寫入家譜方便,郭德綱才請于謙為義子取了個藝名,叫“陶雲聖”。
陶陽倒倉之後嗓子變得幹澀嘶啞,再無從前鮮亮,人也失去了信心。曾經最引以為豪的優勢沒有了,如同蝴蝶折斷了翅膀。
經曆了一段時間的低迷,郭德綱覺得必須讓陶陽重拾信心。就讓他參加了自己的一場演出,并跟他合唱了一段京劇。正是那次演出,讓陶陽又重返了舞台,對自己産生了信心。
由于倒倉後嗓子變得低沉,于是陶陽改學了麒派。麒派以高難度的唱念做打為特色,用形體刻畫人物,唱腔渾厚蒼勁。麒派到現在也沒有幾個出色的傳人,對于陶陽來說,麒派這條路任重道遠。
郭德綱也明白,京劇才是陶陽的命,相聲隻是暫時之計。所以在陶陽重拾了京劇的信心後,為了能圓陶陽的京劇夢,就給他弄了個麒麟劇社,陶陽成了麒麟劇社的大角。
劇社平時不僅邀請名家參與,郭德綱自己有空時也常跟着上去唱,一方面自己喜歡,另一方面也等于是來捧陶陽的。
跟相聲不同,消費京劇的門檻很高,市場很難培養,麒麟劇社據說演一場要賠兩萬。如果演出有陶陽,上座率能到七成,還能收回演出成本,要是這場沒有陶陽,那就是燒錢玩情懷。
麒麟劇社是德雲社旗下最賠錢的買賣。也是郭德綱最想堅持的買賣,老郭隻想證明一件事,就是他愛京劇,更愛陶陽。
你認為郭德綱是毀了陶陽,還是成就了陶陽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