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為一歲的寶寶什麼都不懂,小家夥可精靈得很,也有了對食物的喜好,如果菜式不喜歡的話甚至不愛吃飯。一歲寶寶食譜有哪些呢?寶寶營養食譜的制作方法是什麼呢?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寶寶食譜,讓寶寶愛上吃飯,吃出健康,媽媽們可别偷懶哦!
目錄
1、一歲寶寶的飲食特點是什麼2、一歲寶寶的飲食禁忌
3、嬰兒一歲前不能吃哪些食物4、寶寶營養食譜有哪些
5、1歲寶寶補鈣食譜推薦6、寶寶補鋅的牛肉類食譜
7、寶寶擁有健康牙齒要注意什麼8、寶寶長牙吃什麼食物好
一歲寶寶的飲食特點是什麼
一歲的寶寶适合吃營養豐富、細軟、容易消化的食物。因為這時候寶寶的咀嚼功能和消化功能都沒有發展完全,如果吃得太粗糙不利于寶寶消化,還容易導緻腹瀉。所以,媽媽們切記該階段要給寶寶吃一些軟、爛的食品。一般來講,主食可吃爛面條、小混沌、煮得很軟的米飯、米粥等,副食可吃肉末、碎菜及蛋羹等。
另外,寶寶晚餐不宜吃得過晚、過飽,一方面不利于消化,另一方面也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睡眠,還可能造成磨牙的狀況。一般認為,寶寶晚餐應安排在睡前4小時左右。
西蘭花土豆泥
營養特點:西蘭花富含蛋白質、脂肪、磷、鐵、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維生素C、維生素A等多種營養,而土豆中的粗纖維可以促進腸胃蠕動,還能防治嬰幼兒便秘。并且泥狀的食物最适合1歲寶寶食用,能照顧到孩子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較弱的特點。
土豆泥
需要的食材:10g西蘭花,20g土豆。
制作步驟
1)将土豆洗淨然後去皮切片,在沸水鍋中蒸熟、蒸透待用。
2)西蘭花洗淨,取嫩的骨朵,然後焯水。
3)将焯水後的西蘭花用榨汁機榨一下,分離出汁和西蘭花茸,西蘭花茸用鍋也蒸一下,蒸熟放涼。
4)将蒸好的土豆碾成泥狀。
5)西蘭花碎末和土豆泥一同攪拌即可,媽媽們想要給寶寶的美食“拗個造型”也可以把它捏成球狀、餅狀等。
蔬菜肝泥糊
營養特點:動物肝髒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被寶寶吃肝泥也是十分有益的。維生素A,它是肝髒中非常重要的維生素,肝髒明目的功效得歸功于它。維生素A還能促進生長發育、維護皮膚健康、增加免疫力等。并且肝髒是補鐵的好食物。鐵含量以豬肝、鴨肝最為豐富,并且消化吸收率很高。而蔬菜與肝泥搭配也能讓寶寶晚餐的營養更均衡。
寶寶晚餐可以吃肝泥
需要的食材:動物肝髒、沖調好的配方奶、胡蘿蔔及其他蔬菜。
制作步驟
1)将動物肝髒洗淨去除筋膜,剁碎成泥狀待用。
2)将胡蘿蔔等蔬菜洗淨切碎,煮到熟、軟之後借助攪拌機打成蔬菜泥。
3)将肝泥和蔬菜泥與沖好的配方奶一起用中火煮,注意攪拌,待煮開後可根據寶寶的口味滴一兩滴香油,或撒點蔥末即可。
1歲孩子一天的食譜舉例
這個菜單為體重大約21磅(9.5千克)的周歲孩子制定的。1大湯匙=1/2盎司(15毫升)茶匙=1/3大湯匙(5毫升)1杯=8盎司(240毫升)。
早餐
1/2杯含鐵質多的谷類早餐或者1個煮雞蛋(每周不能多于3個),1/4杯全奶(合用谷類早餐),1/2杯果汁谷類,飲食時加入下列一種:1/2個香蕉,切成薄片2~3個大草莓,切成薄片。
零食
1片烤面包或者整個小麥松餅,1~2大湯匙奶油乳酪,或者花生奶油1杯全脂牛奶。
午餐
1/2個三明治———金槍魚、雞蛋沙拉、花生奶油或者涼拌肉1/2杯炒青菜1/2杯果汁零食1~2盎司(15毫升)方奶酪,或者2~3大湯匙果核(桃、杏、梅子的核)和棗椰子丁1杯全脂牛奶。
晚餐
2~3盎司(20毫升)炒肉,圓的或者方丁塊1/2杯炒的黃色或者橘黃色蔬菜,1/2杯饅頭、大米或馬鈴薯1/2杯全脂牛奶。
一歲寶寶的飲食禁忌
一歲左右的寶寶需要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從各類天然食物中攝取足量、均衡的營養。但是由于寶寶年紀小,身體較弱,并不是所有食物都适合身體吸收,所以父母必須要清楚的了解這一時期寶寶的飲食禁忌。
1、忌食精細的谷物類食物
谷類和澱粉類食物,因其容易消化吸收,而且不容易緻敏,成為父母給寶寶添輔食的首選。但是,一些過分注重寶寶輔食營養的父母們經常偏向于選擇精細的谷類食物,這其實是錯誤的選擇。因為精細的谷物類食物中的維生素已經被破壞,一旦B族維生素攝入不足就會影響孩子的神經系統發育,還會因為損失過多的鉻元素而影響寶寶的視力發育。
2、忌食雞蛋清
雞蛋清中的蛋白分子比較小,有些可以通過寶寶的腸壁直接進入血液, 如果寶寶機體對異體蛋白分子産生過敏反應,就會導緻孩子出現濕疹、荨麻疹等疾病。
3、忌食汞含量較高的魚
汞元素主要以甲基汞的形态積聚于魚類中,而甲基汞能夠影響人的神經系統,胎兒和嬰兒和孕婦因身體較弱則更容易受到影響。所以在給一歲左右的寶寶選擇魚類輔食時,應避選擇食體型較大或汞含量較低的魚類。
4、忌食海鮮
日常家庭飲食中常見海鮮,如螃蟹、蝦等帶殼類海鮮容易引發幼兒,特别是嬰兒的過敏症狀,而且螃蟹屬寒性,所以不建議給一歲左右的寶寶食用。
5、忌食含有大量草酸的蔬菜
含有大量草酸的蔬菜,不容易被人體吸收,一歲左右的寶寶身體吸收功能發育還不健全,所以不建議食用。這類蔬菜包括:菠菜、韭菜、苋菜等蔬菜,父母要注意給寶寶食用。
6、忌食豆類
豆類含有引發甲狀腺腫的因子,由于一歲左右的寶寶正處于生長發育時期食用後更易受到損害。而且豆類也比較難以煮熟,不易寶寶消化,嚴重的還能可能引起過敏和中毒反應。所以,豆類制品最好不要給寶寶吃。
7、忌食熱帶水果
現在為了給寶寶補充維生素,父母都願意給孩子吃水果,尤其是價位較高的熱帶水果,盲目地認為營養價值更高。在此要提醒父母們在給寶寶吃水果時要認清這些水果可能給寶寶帶來的危害。例如,不成熟的芒果含有醛酸,對寶寶的皮膚黏膜會産生刺激作用,進而引發寶寶口唇部接觸性皮炎。菠蘿中含有菠蘿蛋白酶等多種活性物質,也會對寶寶的皮膚、血管産生一定的刺激作用,食用後可能會出現皮膚瘙癢、四肢口舌麻木等症狀。猕猴桃等帶毛的水果,食用後也可能易引起寶寶過敏。
8、忌食飲料
一歲左右的寶寶消化系統發育還不完全,過濾功能比較差,這一時期最好給寶寶喝白開水,功能飲料或刺激性的飲料最好不要喝。
9、忌食調味品
過多的鹽、糖或味精等口味較重的調味料,容易加重寶寶的腎髒負擔,影響寶寶身體對其他營養的吸收,攝入過多的味精還會影響寶寶血液中鋅的利用。所以,一歲以内的寶寶做好最好不要吃鹽,味精等調味料。
一歲左右的寶寶體質嬌弱,身體機能還沒有發育健全,同時還又需要添加各類輔食補充身體所需營養,這時就需要父母清醒的認識到哪些食物會對寶寶身體發育帶來危害,從而避免錯誤的飲食給寶寶帶來傷害。
嬰兒一歲前不能吃哪些食物
有些初為人母的辣媽不懂,于是就給孩子喂食蜂蜜及鮮乳,不料嬰幼兒竟出現抽搐痙攣、血紅素過低等狀況!這些食物都不适合1歲以下的嬰幼兒食用,主要原因是他們的腸胃系統等發育尚未完成。媽媽們一定要注意哦!
這裡就有活生生的例子:有名阿公疼愛孫子,連續4個月都到住家旁的牧場擠鮮乳,希望孫子在飲食鮮乳後能健康長大,不料,孫子的臉色竟日漸蒼白,經醫生診治後發現,該名嬰兒的血紅素,在每100C.C血液中隻有4到5克,與正常值14到17克相差甚遠。另一名6個月大的嬰兒,在一天之内竟發生兩次四肢痙攣、呼吸困難和臉色發紫的情形,醫師在診治時,根本找不出原因,一直到家屬告知,祖母會喂食蜂蜜,才找出釀禍元兇。
這些食物都不适合1歲以下的嬰幼兒食用,主要原因是他們的腸胃系統等發育尚未完成。蜂蜜中有肉毒杆菌的孢子,國外就曾出現喂食嬰兒蜂蜜,導緻“嬰兒型肉毒杆菌中毒”,中毒的症狀包括出現呼吸中斷、手腳痙攣、便秘等。
一些年輕的父母喜歡在寶寶飲用的牛奶中添加蜂蜜。但是,國外的科學家發現,一周歲以下的嬰兒食用蜂蜜及花粉類制品,可能因肉毒杆菌污染,引起寶寶食物中毒。這是因為:土壤和灰塵中往往含有被稱為“肉毒杆菌”的細菌,蜜蜂在采取花粉釀蜜的過程中,有可能會把被污染的花粉和蜜帶回蜂箱。
微量的毒素就會使嬰兒中毒,嚴重者先出現持續1至3周的便秘,而後出現弛緩性麻痹、嬰兒哭泣聲微弱、吮乳無力、呼吸困難。而成人卻不會因此中毒。這是因為肉毒毒素是在肉毒杆毒的繁殖過程中産生的,成人抵抗力強,可抑制肉毒杆菌的繁殖,嬰兒由于腸道微生物生态等平衡不夠穩定,抗病能力差,緻使食入的肉毒杆菌容易在腸道中繁殖,并産生毒素從而引起中毒。
嬰兒不宜喂鮮牛奶和成人奶粉
至于喂食生奶引發的病症,是因為生奶缺乏鐵質,長期喂食才造成嬰兒嚴重貧血,嬰兒不宜喂鮮牛奶和成人奶粉,如不能喂以母乳,應食用以母乳為依據、專為嬰兒設計的配方奶粉,其中的唾液酸(SA)對嬰幼兒腦力記憶發展至關重要。在最近舉行的“SA與嬰兒智力發育學術研讨會”上,中國營養學會婦幼分會主任蔭士安先生這樣提醒年輕的父母們。
WHO認為母乳是嬰兒發育的最佳食品,所以我們應大力提倡母乳喂養。但如果母親由于種種原因,不能給寶寶喂以純母乳,最好選用專為嬰兒設計的配方奶粉。現在不少家庭習慣用鮮牛奶替代母乳,給2歲之内的孩子食用,這是極不科學的。因為鮮牛奶的蛋白質構成主要是球蛋白,清蛋白隻有20%;而母乳中的蛋白質主要是清蛋白,其比例高達60%。此外,牛奶中的其他成份及含量也與人奶不同。
辣媽們,嬰兒未滿周歲時,腸胃道系統等發育未成熟,因此在選擇喂食時要特别小心,才能讓他們快樂、健康的長大。
寶寶營養食譜有哪些
嬰兒期是寶寶生長發育的黃金階段,滿一歲寶寶的飲食結構還比較單一,但額外補充一些營養食品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推薦一些适合一周歲寶寶的營養食譜。
一、蝦仁豆腐豌豆泥粥
材料:熟蝦仁、嫩豆腐、鮮豌豆、厚粥、适量高湯、熬熟植物油。
做法
1、将熟蝦仁剁碎;嫩豆腐洗淨、剁碎;鮮豌豆加水煮熟壓成泥,備用;
2、将厚粥、熟蝦仁、嫩豆腐丁、鮮豌豆泥、及高湯一起放入鍋内,用小火燒開煮爛後,加入熬熟的植物油和少量鹽調味即可。
二、胡蘿蔔肉菜卷
材料:面粉、黃豆粉、瘦豬肉、胡蘿蔔、白菜;适量油、蔥姜末、鹽、醬油。
做法
1、将面粉與黃豆粉按10∶1的比例摻合,加适量水,和成面團發酵;
2、将瘦豬肉、胡蘿蔔、白菜切成碎末,加入适量油、蔥姜末、鹽、醬油攪拌成餡;
3、把發酵好的面團加入堿水,揉勻,擀成面片;
4、将面片抹入肉菜餡,從一邊卷起,碼入屜内蒸30分鐘即成,吃時切成小段。
三、五彩冬瓜盅
材料:冬瓜、火腿、幹貝、鮮蘑菇、冬筍嫩尖、小蔥、姜、湯、雞油。
做法
1、将冬瓜切成1cm的方丁,幹貝用開水泡軟、切碎末,火腿片、冬筍、蘑菇、姜切碎末;
2、把蔥末以外的所有原料一起放入炖盅,入鍋蒸至冬瓜酥爛,最後撒上蔥末即可。
四、香煎土豆片
材料:土豆、原味沙拉、植物油。
做法
1、将土豆洗淨、去皮,切成8mm左右厚的片;
2、把土豆片入油鍋煎至雙面焦黃起泡,在一面塗上适量原味沙拉即可。
五、雞肝芝麻粥
材料:15克雞肝、15克雞架湯、100克大米;少許醬油、熟芝麻。
做法
1、将雞肝放水中煮,除去血污,再換水煮10分鐘,撈起,放入碗内研碎;
2、将雞架湯放入鍋内,加入研碎的雞肝,煮成糊狀;
3、把大米煮成粥,然後加入雞肝糊,再放少許醬油和熟芝麻,攪勻即可。
1歲寶寶三餐食譜巧規劃
寶寶的一日三餐都要精心準備,雖然這時候他們的胃部已經比剛出生時成熟許多,但還是不宜吃太硬不好消化的食物。媽媽們要盡量準備一些不用咀嚼的流質食物,比如粥或者蒸蛋。
早餐
一日之計在于晨。早餐是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它提供給我們的是一天的能量,對于寶寶也是同樣的。所以早餐尤其重要,媽媽們要注意搭配多種營養。
① 牛奶,雞蛋羹;
② 牛奶,小米粥;
③ 牛奶,雞蛋,小碗粥;
④ 小馄饨,面條湯;
中餐
中餐要吃飽,這是老一輩人流傳下來的傳統說法。寶寶的中餐可以和成年人一樣吃米飯,但米飯要稍微煮軟一點。給寶寶煮粥是最方便的,還可以加各種不同的食材,每天變着花樣煮粥寶寶也會很喜歡喝。
①軟米飯,瘦肉或者肉湯;
②疙瘩湯或者雞蛋羹;
③蛋花粥:将雞蛋打碎攪拌好倒入差不多煮好的粥裡,小火煮粥,不斷攪動,煮沸之後加适量鹽和油調味;
④豬肝粥:将豬肝洗幹淨,用刀切碎至肉末狀,再将豬肝末倒入粥中,不斷攪動,直至煮沸,然後加鹽和油調味;
⑤栗子粥:栗子剝皮後切碎至碎末狀,先将栗子煮熟後再加到粥中,不斷攪動,直至煮沸,最後加鹽和油調味;
晚餐
晚上這一餐也是尤為重要的,寶寶可以适當吃一點面食,比如面條或者面疙瘩湯,再晚一點可以喝牛奶補充蛋白質。媽媽們其實也不用準備得太複雜,就平常的食材就足夠了,我們提供的食譜也很簡單易學,最主要的是要給寶寶提供各種不同的營養物質。
①抄手:準備一些面皮還有瘦豬肉,将豬肉切碎至肉末狀,将蔬菜切碎後和豬肉攪拌均勻做成餡,将餡包進面皮裡,再放進鍋裡煮熟即可,可加一些麻油調味;
②南瓜羹:将南瓜切好,盡量切碎,再将南瓜倒入肉湯中煮熟,邊煮邊把南瓜搗碎;
③花豆腐:将豆腐煮熟後搗碎,再将青菜煮熟後切碎,然後将豆腐和青菜和在一起,加入澱粉、鹽、蔥、姜、适量水攪拌均勻,将雞蛋打碎攪拌後撒在豆腐表面,然後放入鍋中蒸10分鐘左右即可。
番茄木耳花菜肉片
木耳質地柔軟,口感細嫩,味道鮮美,風味特殊,是一種營養豐富的着名食用菌;可素可葷,還可以為寶寶排除身體毒素,木耳耐嚼,又可以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
原料:菜花、番茄、木耳、豬肉。
制作方法
1、掰成小朵,瘦肉切片,木耳泡發去蒂洗淨,西紅柿切大塊;
2、生抽、澱粉、鹽、少許油上漿;一定熱鍋冷油,将肉片滑變色即取出;
3、柿煸炒出湯,放進菜花木耳,加少許水或高湯将花菜煮軟後加鹽,生抽,少許糖,最後放進肉片兜炒均勻即可。也可以再放少許番茄醬調味或水澱粉勾芡。
适合人群:1歲以上的寶寶。
健康提示
木耳屬真菌學分類屬擔子菌綱,木耳目,木耳科。國内有8個品種。木耳菌狀如耳朵,寄生于枯木上,含糖類、蛋白質、脂肪、氨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新鮮的木耳呈膠質片狀,半透明,成圓盤形,側生在樹木上,耳形不規則形,耳片直徑3~12厘米,有彈性,腹面平滑下凹,邊緣略上卷,背面凸起,并有極細的絨毛,呈黑褐色或茶褐色。幹燥後收縮為角質狀,硬而脆性,背面暗灰色或灰白色;入水後膨脹,可恢複原狀,柔軟而半透明,表面附有滑潤的粘液。現代營養學家盛贊黑木耳為“素中之葷”,其營養價值可與動物性食物相媲美。
攤肉餅
攤肉餅不僅可以幫助您的寶寶預防口角炎、維生素C缺乏症,增加體力,而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
原料:肉末2大匙,熟土豆泥1大匙,西紅柿1片,芹菜末、鹽、植物油少許。
制作方法
1、将肉末與土豆泥混合,并放入少許鹽及植物油,調和均勻,做成一個肉餅;
2、平底鍋内放植物油,油熱後将肉餅放入,用微火煎至兩面成黃色;
3、放入盤中,将西紅柿及芹菜末放在上面即可。
健康提示
豬肉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等成分;土豆含豐富的維生素A、B1、B2、鈣、鐵、磷,是熱量低,營養高的根莖食物,可預防口角炎、維生素C缺乏症,增加體力。特别是土豆中的維生素C,耐熱性強,經烹調也不易流失。
珍珠玉米小圓子
這道點心香甜爽滑,顔色黃、綠、白搭配得也很好,玉米、猕猴桃以及糯米圓子内的營養又很豐富,所以寶寶在享受其中樂趣的同時,又會吸收到營養。食材為粒狀當然又可以鍛煉寶寶咀嚼能力啦!
材料:嫩玉米,珍珠小圓子1袋,猕猴桃半塊,白糖少許。
做法
1、鍋内放水,下入珍珠小圓子;另取一鍋将玉米煮熟過水;猕猴桃去皮,切小塊。
2、将煮熟的小圓子和玉米瀝幹水後,與猕猴桃塊加白糖拌均勻即可。
輕松做:小圓子也可以自己來做:用糯米粉加水和成糯米面後,像做丸子那樣,揪出一個個小圓子來即可;另外還可以用玉米面以及黃豆面摻雜着糯米面來做,這樣的雜面圓子營養價值更高。糯米軟化Q彈,是寶寶的最愛,而且可以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呢!
1歲寶寶補鈣食譜
現在經常能看見有缺鈣症狀的嬰兒,大概是因為生活好了、營養不均衡,導緻寶寶生長迅速,鈣就相對缺乏了。
一歲寶寶為什麼要補鈣?
鈣元素是寶寶生長不可或缺的,新生兒正處在身體長得最快的時候,骨骼和肌肉發育需要大量的鈣,骨骼中鈣的更新速度也是成人的很多倍。
2歲以下尤其是1歲以内的嬰兒容易缺鈣,早産兒、雙胞胎及經常腹瀉或患呼吸道感染的嬰幼兒、身體更容易缺鈣。
鈣是構造寶寶骨骼的原材料,若不足量,寶寶會煩躁、出汗、晃腦袋、方顱、顱骨軟、睡眠不安穩、枕突、乳牙萌出延遲等症狀,嚴重時會有佝偻病,X形腿、O形腿。
爸爸媽媽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健康勻整的體型,有一副完美的身材架子,這需要從孩子一生下來起就要給他均衡的營養,特别是充足的鈣元素。從小打好“框架”基礎,會令孩子受益終生。
1歲寶寶補鈣食譜推薦
香椿芽拌豆腐
選嫩香椿芽洗淨後用開水燙5分鐘,擠出水切成細末;
把盒裝豆腐倒出盛盤,加入香椿芽末、精鹽、香油拌勻即成。
此菜清香軟嫩,含有豐富的大豆蛋白、鈣質和胡蘿蔔素等營養,很适合寶寶食用。
蝦皮紫菜蛋湯
蝦皮洗淨,紫菜撕成小塊,香菜擇洗幹淨切小段;雞蛋一個,打散備用。
用姜末炝鍋,下入蝦皮略炒,加水适量,燒開後淋入雞蛋液;随即放入紫菜、香菜,并加香油、精鹽、蔥花适量即可。
此湯口味鮮香,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鐵、碘等營養素,對寶寶補充鈣、碘非常有益。
豆鼓牛肉末
碎豆鼓15克,牛肉未15克,植物油5克,醬油少量,雞湯一勺。将炒鍋置于火上,放人植物油,燒至八成熱,下入牛肉末煽炒片刻,在牛肉未變色時加入碎豆鼓,醬油翻炒,放人雞湯饅2~3分鐘即可。此菜味鮮香,微鹹。牛肉含蛋白質高,豆鼓含豐富的鈣、磷、鐵、鋅、維生素E,對寶寶發育十分有益。食用時,可用于拌面條或放人軟飯給寶寶吃。
芹菜香幹肉末
香幹25克,芹菜100克,肉末10克,花生油5毫升,醬油、鹽少許。将香幹、芹菜切碎成小片。将油鍋燒熱,放入香幹片、肉末、芹菜片翻炒,再放入适量醬油、鹽,用旺火炒熟即可。此菜含蛋白質、鈣、磷、鐵、維生素和膳食纖維。
五彩蝦仁
蝦仁250克、豌豆、胡蘿蔔丁、蛋糕丁、水發香菇丁各25克,雞蛋半個,香油6克,鹽、料酒、澱粉、蔥、姜末各少許,植物油300克(實耗30克)。
将蝦仁洗淨,用清潔的紗布搌幹水分放入碗内,加入鹽,打入蛋清,用勁拌勻,再加入幹澱粉拌勻備用。将胡蘿蔔丁、香菇丁放入開水鍋内燙熟撈出。炒鍋置幹火上,放入植物油燒至四成熟,下入蝦仁滑散,撈出瀝油。原鍋内留下少許油,下蔥、姜末滄鍋,加入少許水(或高湯),放人豌豆。胡蘿蔔丁、香菇丁燒一會兒,再放入蛋糕丁,加鹽,料酒,用濕澱粉勾芡,倒入蝦仁,淋香油即成。
此菜色澤豔麗,味道鮮美,能引起孩子食欲。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鐵、維生素,适合孩子營養需求。
牛奶玉米粥
牛奶250克、玉米面50克、黃油5克、精鹽、肉豆蔻少許。
将牛奶倒入鍋内,加适量精鹽,少許肉豆蔻,用文火煮開。玉米面用水調濕後,一點一點地放入鍋内,注意攪勻,不要形成面疙瘩,用文火再煮3-5分鐘。将粥倒入碗内,加入黃油,攪勻,晾涼後即可食用。
寶寶缺鋅智力差需常吃牛肉
鋅對孩子成長發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在日常飲食中家長要做好為孩子補鋅的工作。今天,為大家推薦的一歲多寶寶營養食譜,千萬别錯過了哦。
寶寶缺鋅的危害
鋅是人體25種必需元素之一,雖然在人體中的含量很少,隻有1.4-2.3克,但其功用非常重要,它參與體内70餘種酶的合成。嬰幼兒缺鋅會引起嚴重的後果,不僅會導緻生長發育的停滞, 而且會影響影響免疫防衛、創傷愈合、生殖生育等生理功能。嬰幼兒缺鋅最常見的症狀是厭食、異食癖和生長停滞。若在胎兒和乳兒期缺鋅,還會造成智力發育障礙。
寶寶吃牛肉的好處
牛肉富含優質動物蛋白,且脂肪含量低。
牛肉富含肌氨酸,含量比其它常見肉類都高,個别肉類,如一些特别種類的魚肉,此項含量可能很高,但容易引起過敏或營養均衡性較差。
牛肉含維生素B6,對增強免疫力,促進蛋白質的新陳代謝和合成很重要。
牛肉中富含鐵。尤其是在寶寶的食譜中,富含鐵的天然食材并不多。
牛肉含鉀、鋅、鎂,與谷氨酸鹽和維生素B6共同作用,能增強免疫系統。
接下來,還有适合孩子必須的牛肉類食譜,一起來學兩招吧。
寶寶補鋅的牛肉類食譜
番茄牛肉面
材料:牛腩肉250克,番茄2個,面條适量,蔥段、姜、料酒、白糖、鹽各适量,色拉油少許。
做法:牛肉切大塊,冷水下入鍋中,水沸後盛出備用。鍋中倒入熱水,放入焯過的牛肉、蔥、姜、料酒,加蓋炖40分鐘至軟爛,牛肉切片備用。番茄切塊,炒鍋中倒入色拉油,放入西紅柿塊翻炒均勻,倒入少許牛肉湯煮沸,加适量鹽、糖調味。将面條放入湯汁中煮至軟爛,放上炖好的牛肉即可。
TIpS:焯牛肉時要用冷水,焯出血水,炖牛肉時要用熱水,避免牛肉收縮變緊。1歲左右的寶寶咀嚼和消化能力還不是很好,為了讓寶寶更好地消化和吸收牛肉的營養,一定要将牛肉切得碎些,炖得爛些,這樣寶寶就愛吃了。
牛肉炒蘆筍
材料:蘆筍500克,牛肉200克,姜、鹽、糖、生抽、料酒、生粉适量,色拉油少許。
做法:牛肉切成薄片,用姜、料酒、生抽、鹽、糖和生粉适量腌制30分鐘。蘆筍切成小段,用開水燙一下,瀝幹。大火下油,放牛肉下去炒,炒到7成熟的時候,放蘆筍同炒,加适量鹽,裝盤即成。
TIpS:牛肉中的肌氨酸含量比其他任何食材都要高,它對增長肌肉、增強力量特别有效,肌氨酸還可以提高寶寶的智力。
媽媽們,為孩子補鋅就來試試以上兩款食譜吧。
寶寶擁有健康牙齒要注意什麼
不少父母認為乳牙反正是要換的,因此不在意小孩換牙前的口腔衛生。其實,這是一個極其錯誤的觀點。如果寶寶的牙齒毛病多,會影響到孩子的咀嚼功能、營養吸收。喂養姿勢不當,嬰兒躺着喝奶,下颌長期過度前伸,就有可能造成“地包天”,影響面部的“整體布局”。
當寶寶的牙齒沒有得到恰當的護理時,就會出現齲洞和蛀牙,繼而可能導緻寶寶出現營養乃至語言發育的問題。不僅如此,此後長出的恒牙也會受到影響,很可能會導緻恒牙長歪。
可見,護理好小寶寶的牙齒不容小觑。也許你此刻會想,要教會那個思維跳躍、活潑多動、酷愛搗亂的熊孩子刷牙,臣妾辦不到呀!表擔心,秘笈在此!讓你覺得原來給寶寶做口腔護理和引導他們刷牙其實都是easy job呢!
一、給新生兒寶寶檢查口腔
寶寶出生後,就可以給他們檢查口腔了。有極個别的小寶寶在出生時就已經長有牙齒。你可以把幹淨的手指伸到寶寶的嘴裡輕輕地觸摸牙龈,感受一下寶寶是否已經有牙齒、牙龈線是否有突起或者有輕微發炎的現象。
定期檢查寶寶的出牙情況。每個寶寶長牙的速度都不一樣,有些寶寶的牙齒從牙龈萌出要長達數周,有些寶寶過一個周末就能長出兩顆牙齒來。每周檢查寶寶牙龈一次,這樣可以确保你能及時發現寶寶新長出來的牙齒,然後你就可以開始給寶寶刷牙喇。
二、長牙前護理
在寶寶乳牙萌出前就要開始給他進行日常的口腔衛生護理。用沾濕的柔軟紗布纏繞手指輕輕地擦拭寶寶的牙龈,這樣做可以趕走牙龈上的細菌。
從寶寶兩個月大開始,就可以至少每天給他清潔牙龈一次。如果你覺得有需要,也可以增加清潔的次數。但注意不要多度清潔,這會刺激到寶寶的牙龈,從而導緻牙龈敏感或觸痛。
三、清潔第一顆乳牙
用幹淨的紗布纏繞指尖清潔寶寶的乳牙。在寶寶長牙初期,可以用紗布代替牙刷來清潔寶寶的乳牙。
每次清潔寶寶牙齒的時候别忘了拭擦舌苔,因為細菌會堆積在那裡。
四、開始使用牙刷
一旦寶寶長出幾顆牙後,就可以給寶寶選購柔軟的嬰兒牙刷喇。尤其是當臼齒長出後,就要把刷牙的工具從紗布轉變為牙刷。刷毛要非常柔軟,并且不要多于三排。1歲的寶寶也應該使用牙刷了。
剛開始刷牙時不要使用牙膏,用溫水即可。這時給寶寶刷牙的目的是讓他們适應刷牙的工具,這個階段加上牙膏可能會讓寶寶不适應而拒絕用牙刷。
如果寶寶表現出對刷牙感興趣,那麼不妨請他協助你吧。你可以鼓勵寶寶,在你給他刷牙時讓他也拿着牙刷柄。當他适應後,就可以讓他自己刷牙了,當然你得在旁監督哦,當他自己刷完後你可以再幫他刷一次。
如果寶寶一開始拒絕用牙刷,你可以先每天給寶寶刷牙一次。待他慢慢接受後,再逐漸增加刷牙次數,直至能做到每次餐後刷牙。
告訴寶寶是怎樣刷牙的。我們的意識裡覺得刷牙的“标準動作”是前前後後上上下下,或者呈小圓圈狀運動是嗎?其實牙刷怎樣移動不要緊,最重要的是把牙齒上上下下裡裡外外都徹底刷幹淨。
要注意的是,孩子們可能隻會刷他們可以看到的門牙,往往會忽視了看不見的牙齒,這時你可以和他們做一個“尋找藏着的牙齒”的遊戲。還要記得清潔舌苔哦。
五、加入牙膏
先給寶寶使用天然的可吞咽牙膏(通常配有指套牙刷),這對于不會吐出的寶寶而言更安全。這樣的清潔工具可以用到3歲。
待寶寶長大一點,可以給他們加少量的牙膏。
征詢醫生的意見該如何給寶寶使用含氟牙膏。如果你決定使用含氟牙膏,要把牙膏的量減少,最開始隻要小米粒大小即可,這樣可以避免寶寶攝入過量氟。
當寶寶3歲可以吐水之後使用含氟牙膏的量可變為豌豆大小。
如果寶寶還沒有學會抿着嘴和吐水的動作,在刷牙後記得讓他喝水。這可以稀釋寶寶吞咽了的牙膏,尤其是含氟牙膏。讓寶寶在刷牙時嘴巴稍稍往下,也有助于流出牙膏殘夜。
六、鼓勵寶寶自己刷牙
當寶寶已經具備自己刷牙的能力,就要開始引導他自己刷牙了。但要盡量控制刷牙的時間,時間過長會導緻寶寶厭煩或失去興趣。孩子刷牙的時間2分鐘為宜。
給寶寶選一支他喜愛的卡通人物牙刷能很好地鼓勵他刷牙哦。
編一些可愛的歌謠、和寶寶做刷牙遊戲、給他數數刷過的牙齒、讓寶寶對着鏡子刷牙,這些都能增加寶寶刷牙的樂趣。
你和寶寶同時刷牙,并且告訴寶寶你正在做什麼,讓他也跟着你做。
在寶寶還沒有學會漱口和吐水之前,刷牙後要記得給寶寶喝水。要多給寶寶示範吐水的動作。
教育寶寶一些需要掌握的口腔護理知識。比如說讓他們學會保持牙刷的清潔。
建議,除了用清水沖洗牙刷上殘留的牙膏液和微小食物渣子外,在存放牙刷時應該讓刷頭向上讓其自然風幹。寶寶都喜歡玩水,所以讓他們沖洗牙刷似乎是不難辦到的。
每當寶寶努力學習刷牙時,你要給予他們一些特别的獎勵。
比如說給他們讀一本他們愛看的書,玩他們喜愛的玩具或者參加一個他們喜歡的活動。獎勵可以多種多樣,看看哪個最能激勵到你的小寶寶。
七、給寶寶使用牙線
當寶寶長出兩顆挨着的牙齒時,你就可以給他使用牙線了。建議,在不容易被牙刷清潔的地方要使用牙線,像門牙這種比較好清理的位置,用牙刷就可以了。
八、帶寶寶看第一次牙醫
在寶寶一歲的時候安排他看第一次牙醫。這是牙醫了解寶寶口腔情況和檢查他們是否存在牙齒畸形的好時機。
如果你擔心寶寶存在口腔問題或需要咨詢寶寶口腔護理的問題,可以在寶寶1歲前就帶他去看牙醫了。
九、當自己當寶寶的第一個牙醫
随時留意寶寶可能出現的口腔情況,尤其要留心嬰幼兒齲齒,一開始也許隻是上颌的門牙受到影響,但慢慢會蔓延到第一臼齒。
蛀牙的症狀包括有
牙齒顔色發生變化、牙齒出現陣痛、持續數分鐘強烈的痛(通常由咀嚼或者冷熱食物引起)、偶爾疼痛、牙龈潰瘍或流血、發燒、發痛牙齒附近有白色或紅色腫脹等。
了解導緻寶寶蛀牙的原因
寶寶的奶瓶、哺乳、鴨嘴杯都有可能影響寶寶的口腔及牙齒狀況。不要讓寶寶含着奶瓶睡覺,如果寶寶已經養成了這個習慣,那麼就在奶瓶裡裝水。
牛奶、配方奶、果汁和其它有甜味的飲料都含有糖分,讓寶寶喝着這些液體睡覺容易導緻蛀牙。當寶寶到1歲的時候,要開始教他使用杯子喝水了。
寶寶長牙不能吃什麼
含氟量過多的水
恒牙的發育礦化是在6-7歲以前就完成了的。飲水中含氟量以保持在0.5-1ppm之内最适宜,這個濃度能起到防齲作用,且不會發生慢性氟中毒。如果在牙齒發育礦化期間,長期飲用含氟量過多的水,會造成黃斑牙(醫學上叫氟釉牙或氟斑牙),甚至導緻慢性氟中毒。
甜食和碳酸飲料
糖果、帶黏性的甜食容易附着牙面和牙縫之中,可發酵産酸,構成齲齒。碳酸飲料也易引起蛀牙,還會影響食欲,因此要避免寶寶就餐前尤其是睡前吃零食或糖果。
寶寶長牙吃什麼食物好
2顆牙期寶寶一般在4-8個月時,下颌的一對乳中切齒悄悄萌出,從此寶寶就脫離沒有牙齒的行列。這個時期的寶寶很喜歡将任何他拿得到的物品放到口中咀嚼,讓人很是哭笑不得,有時更會模仿大人的動作咀嚼筷子和湯匙。
媽媽在這個時期可以試着給予寶寶一些半固态的食物,比如馬鈴薯泥、蛋黃泥、麥片粥等等,讓寶寶體驗由水狀飲食到糊狀飲食的過度。稍有稠度的輔食,可以讓寶寶意識到他的食物開始有所變化,為日後添加固态食物讓寶寶鍛煉用牙齒咀嚼打基礎。
4顆牙期大概8~12個月之時,寶寶的上颌又會長出兩顆牙齒甚至更多。此時寶寶的營養需求越發的高,在這個時期媽媽應該給予寶寶更多的選擇,比如肉泥、肉末、西紅柿、豆腐等等。
但是寶寶如果咀嚼能力不好,寶寶的消化功能又薄弱,塊狀的食物沒有經過牙齒的碾碎進入消化系統,營養物質是不容易被分解利用的。因此家長在這個時期,要有意識的用固态食物來引導寶寶練習咀嚼。
6~8顆牙期寶寶在9~13個月時上颌的側門牙萌出,10~16個月時下颌的側門牙也将萌出。寶寶在這個時期開始慢慢地适應固體的食物,腸胃的消化機能也漸趨成熟。
媽媽在這個時期可以給予寶寶固體的食物,比如水蒸蛋,蔬菜之類的。
8~12顆牙期大概在13~19個月的時候,寶寶會萌生第一顆乳磨牙(大牙)。
有了乳磨牙之後,寶寶的咀嚼功力大大提升。在這個時期,寶寶會很有熱情地自己用勺子把食物送到嘴裡,即使吃得滿桌子都是,也是值得媽媽去鼓勵的,這對于寶寶以後的性格也有影響。
這個時期可以減少液狀食物的攝入,增加固體食物,比如軟飯、面包、蔬菜、肉片等。
12~20顆牙期在此後的第16到20個月期間,寶寶的20顆乳牙逐漸長齊,完成了乳牙系列的全部萌出過程,這個時期寶寶不但可以自己吞咽食物,而且攝食的技巧也漸趨完美,媽媽可以給予普通稍偏軟的食物,如米飯、面條、大豆等等。
恒牙萌出期孩子到六七歲左右,恒芽就開始陸續萌出,替換原有的乳牙。随着孩子年齡的增長,應讓孩子多吃些海蜇、花生、甘蔗等耐嚼食物,以保持對乳牙良好的刺激作用,促使乳牙按時脫落。當孩子門牙和後磨牙都已萌出,可給其增加些芹菜、玉米、蘋果等食物,使換牙順利完成,讓孩子擁有一口健康整齊的牙齒。
找到預防蛀牙的方法
合理安排飲食、營養,采取适當的口腔護理和防治手段都是常見的防蛀方法飲食最為重要,可以給寶寶選擇一些低糖的飲料和食物。以蔬果代替糖果和曲奇。
結語:寶寶1歲了,需要更多更全面的營養了,這個時候媽媽卻犯了難,到底應該給寶寶什麼樣的飲食才能保證日常的營養所需呢?以上介紹了很多一歲寶寶的健康飲食,希望對您的寶寶有幫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