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破裂怎麼辦
子宮破裂,是産科非常嚴重和危險的病發症,一旦子宮破裂,很有可能引起産後大出血危機生命的症狀。因此,子宮破裂在産科來說,是非常受重視的病發症。子宮破裂是指在妊娠晚期或分娩過程中子宮體部或子宮下段發生的破裂,如果子宮發生破裂應該怎麼辦?
一旦有子宮破裂的預兆,就應該馬上采取搶救措施。為防止胎兒有危險,首要措施就是防止宮縮嚴重,并盡可能地進行剖宮産結束分娩,注射杜冷叮有些産婦在發生子宮破裂的時候,都會伴有出血性休克,如果不幸胎中嬰兒已經死亡,也一定要及時取出,然後輸液輸血。這樣起碼能夠保證産婦的安全。
子宮破裂的症狀有哪些
子宮破裂多數可分為先兆子宮破裂和子宮破裂兩個階段:
1、先兆子宮破裂
常見于産程長、有梗阻性難産因素的産婦。在臨産過程中,當胎兒先露部下降受阻時,強有力的陣縮使子宮下段逐漸變薄而宮體更加增厚變短,兩者間形成明顯的環狀凹陷,此凹陷會逐漸上升達臍平或臍部以上,稱為病理縮複環。
此時,下段膨隆,壓痛明顯,子宮圓韌帶極度緊張,可明顯觸及并有壓痛。産婦自訴下腹十分疼痛難忍、煩躁不安、呼叫、脈搏呼吸加快。由于胎先露部位緊壓膀胱使之充血,出現排尿困難,血尿形成。由于子宮過頻收縮,胎兒供血受阻,胎心改變或聽不清。這種情況若不立即解除,子宮将很快在病理縮複環處及其下方發生破裂。
2、子宮破裂
根據破裂程度,可分為不完全性子宮破裂與完全性子宮破裂兩種。
(1)不完全性子宮破裂:指子宮肌層部分或全層破裂,漿膜層完整,宮腔與腹腔不通,胎兒及其附屬物仍在宮腔内。多見于子宮下段剖宮産切口瘢痕破裂,常缺乏先兆破裂症狀,腹部檢查僅在子宮不完全破裂處有壓痛,體征也不明顯。若破裂發生在子宮側壁闊韌帶兩葉之間,可形成闊韌帶内血腫,此時在宮體一側可觸及逐漸增大且有壓痛的包塊。胎心音多不規則。
(2)完全性子宮破裂:指宮壁全層破裂,使宮腔與腹腔相通。繼先兆子宮破裂症狀後,子宮完全破裂一瞬間,産婦常感撕裂樣劇烈腹痛,随之子宮收縮驟然停止,疼痛緩解,但随着血液、羊水及胎兒進入腹腔,很快又感到全腹持續性疼痛,伴有面色蒼白、脈搏加快或脈搏微弱、呼吸急促、血壓下降等休克症狀。
檢查時有全腹壓痛及反跳痛,在腹壁下可清楚扪及胎體,子宮縮小位于胎兒側方,胎心胎動消失,陰道可能有鮮血流出,量可多可少。撥露或下降中的胎先露部消失(胎兒進入腹腔内),曾擴張的宮口可回縮。子宮前壁破裂時裂口可向前延伸緻膀胱破裂。
若已确診為子宮破裂,則不必再經陰道檢查子宮破裂口。若因催産素注射所緻子宮破裂者,産婦在注藥後感到子宮強烈收縮,突然劇痛,先露部随即上升、消失,腹部檢查如上所見。
子宮瘢痕破裂者可發生在妊娠後期,但更多發生在分娩過程。開始時腹部微痛,子宮切口瘢痕部位有壓痛,此時可能子宮瘢痕有裂開,但胎膜未破,胎心良好。若不立即行剖宮産,胎兒可能經破裂口進入腹腔,産生類似上述子宮破裂的症狀和體征。
如何診斷子宮破裂
1、鑒别診斷
(1)重型胎盤早剝:多伴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或外傷史,劇烈腹痛,陰道流血量與貧血程度不成正比,子宮有壓痛,B型超聲檢查可見胎盤後血腫,胎兒在宮腔内。
(2)宮腔内感染:多見于胎膜早破、産程長、多次陰道檢查,可出現腹痛或子宮壓痛等症狀及體征,易與子宮破裂相混淆。腹部檢查:胎兒在宮腔内。宮腔内感染出現體溫升高,血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數、C反應蛋白升高等。
2、診斷
典型的子宮破裂根據病史,伴有下腹特通和壓痛,塔爾窘迫,母體低血容量較易診斷。子宮不完全破裂,由于症狀、體征不明天,診斷有一定困難。此時進行陰道檢查發現宮口可勁兒較前縮小,已下降的胎先露部又上升,有時甚至可觸及子宮下段的破裂口。B型超聲檢查可現實胎兒與子宮的關系,确定子宮破裂的部位。
子宮破裂的護理
在分娩期子宮體或子宮下段發生的裂傷叫子宮破裂,多發生在分娩過程中,個别可發生在妊娠晚期。因此從妊娠期開始,準媽媽們就要格外注意,如果發生了子宮破裂的症狀,不用擔心,盡快進行護理工作即可。
防止子宮破裂,監測子宮先兆破裂的征象,如果發現有子宮破裂的症狀和現象,應該立即報告醫生。更為重要的是一定要給予吸氧,同時需要監測血壓。在嚴重的情況下,需要給予鎮靜劑,以這樣的方式先減輕疼痛,同時做好進行剖腹産的準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