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吃太多傷身 6大危險動作易緻産後腰痛

吃太多傷身 6大危險動作易緻産後腰痛

母嬰 更新时间:2024-06-13 07:30:33

  據調查,50%-75%的孕産婦會出現腰背疼痛,這與懷孕期間孕婦的特殊生理變化有關,但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孕婦學校副主任護師羅豔霞認為,孕産婦的腰痛,更多的沒有注意孕期和産後的生活細節,一些危險動作加劇了腰背痛,因此專家表示,要預防産後腰痛,應從孕期就做起。

  危險動作一:孕婦吃得太多,胎兒長得太大

  孕期的腰酸背痛往往集中在中晚期,特别是懷孕二十五六周以後,這個時候子宮逐漸增大,腹部向前隆起,站立的時候,重心前移,為了保持身體的平衡,孕婦的身體會向後傾斜,重心向後轉移落在了臀部上方,孕婦上身的重量則由腰椎和腰部的肌肉來承擔。

  “有了這種特殊的生理變化,站立的時間稍微久一點,孕婦的背部肌肉、韌帶就會過度緊張而出現腰背部、骶骨疼痛”。

  因此,“孕期孕婦的體重不能增加太多,這會增加孕婦的腰部負擔,很有可能引起腰酸背痛。一般來說,整個孕期體重增加25斤為宜”。

  危險動作二:俯身彎腰幹重家務活

  懷孕5個月之後,嬰兒的體重會給媽媽的脊椎壓力很大,因此,要盡可能地避免俯身彎腰的動作,以免給腰椎造成過大的重負。如果孕婦需要從地面撿東西,應先屈膝并把全身的重量分配到膝蓋上,蹲下來再撿拾物品,而不是直接俯身彎腰。

  另外,孕産期要注意休息,勿使身體過度疲勞,經常久站、久蹲、久坐等,都可導緻腰肌勞損,誘發腰痛。

  據調查,50%-75%的孕産婦會出現腰背疼痛,這與懷孕期間孕婦的特殊生理變化有關,但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孕婦學校副主任護師羅豔霞認為,孕産婦的腰痛,更多的沒有注意孕期和産後的生活細節,一些危險動作加劇了腰背痛,因此專家表示,要預防産後腰痛,應從孕期就做起。

  危險動作三:仰卧直接從床上起身

  當腹部隆起,很多孕婦起床時,總是叫老公“幫把手”,不是拉她起身,就是從背後推一把才能起身。羅豔霞說,這兩種方法都不對,直接從仰卧的姿勢起床肯定對腰部肌肉造成影響。

  一般來說,孕婦不宜仰卧,以為側卧好,特别以左側卧位感覺最舒服,為了讓全身放松,可以在兩腿之間放一個墊枕頭。如果還覺得背部顯得“空”,還可以在背部放一個小枕頭,可以靠一靠。“孕婦的床上放多少枕頭都不為過,隻要讓自己覺得舒服就行”。

  孕婦從床上起身時,要緩慢有序地去進行,避免腹部肌肉緊張。仰卧起身前,先要在床上轉動身體變為側身,肩部前傾,屈膝,然後用肘關節、手臂支撐起身體,腿部從床邊移開并坐起來。

  危險動作四:就着孩子喂奶,姿勢不良

  “超過90%的媽媽給孩子喂奶的姿勢不對,”羅豔霞說,“很多媽媽都是‘就着孩子’,自己側身、彎腰等姿勢喂奶,采取這種姿勢給孩子喂奶,往往會使媽媽的腰部肌肉總處于緊張的狀态中,造成腰肌勞損而腰痛。”

  給寶貝喂奶時注意采取正确姿勢,就以坐着喂奶的姿勢為例:媽媽坐在椅子上,盡量靠裡坐,在背後加一個靠墊,這樣可讓腰背有支撐的力量。然後在腳邊放一個小凳子,把一隻腳放在小凳子上,給孩子喂奶的時候,最好在膝蓋上再放一個枕頭,這樣就擡高了寶寶的位置。喂奶的時候,孩子頭枕着媽咪的胳膊,媽媽可舒服地用手臂托着寶貝的後背,寶寶的重量都落在媽媽的大腿上,大大減輕了媽媽的腰部肌肉的負擔。

  據調查,50%-75%的孕産婦會出現腰背疼痛,這與懷孕期間孕婦的特殊生理變化有關,但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孕婦學校副主任護師羅豔霞認為,孕産婦的腰痛,更多的沒有注意孕期和産後的生活細節,一些危險動作加劇了腰背痛,因此專家表示,要預防産後腰痛,應從孕期就做起。

  危險動作五:做時尚辣媽,太早穿高跟鞋

  現在很多孕婦都是80、90後,即使是做了媽咪,也要靓、要辣,“有個90後的女孩子,生完孩子還沒一個月就穿着吊帶裙和高跟鞋出街了。”羅豔霞說,“這其實對孕産婦非常不好,産後過早地穿高跟鞋,使身體重心前移,除了引起足部疼痛等不适外,也可通過反射涉及腰部,使腰部産生酸痛感。”

  專家還強調,産後還要注意保暖,避免頭、腰、關節等部位直接吹冷風,過早接觸冷水,過早穿超短裙和吊帶裙都不利于産婦的恢複,很容易遺留下“月子病”。

  危險動作六:躺的時間太久,不下床活動

  很多媽咪産後很嬌氣,不願意下床活動,總是躺或坐在床上休養,躺的時間太久,腰部肌肉缺乏鍛煉,也容易出現腰痛。

  因此,專家認為,孕産婦不要貪圖安逸過多躺卧,在孕早期就應堅持做散步等适當運動,或适當做一些預防腰痛的體操,以加強腰背部的柔韌度。

  羅豔霞說,順産後24小時、剖腹産48小時之後就可以做産後康複按摩,而産後第2天就可以做産後保健操,以利于腰部肌肉的恢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