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暑氣漸消
外出遊玩的人也多了起來
在惠山古鎮景區内“天下第二泉”水池旁
來往遊客紛紛停下腳步
駐足觀賞
“哇!池子也太幹淨了,美若碧玉。”
因連日來景區環衛隊的清理
二泉池再現了清泉白石、
魚翔淺底的景觀
"清理二泉池"
惠山有九龍十三泉,二泉最負盛名,開鑿于唐大曆年間,共分為上、中、下三個池子,遊客在亭子内所見的兩眼水井為上池和中池,不遠處的大方池則是下池。
記者獲悉,此次清理的是中、下兩個池子。記者現場發現,大方池經清淤後清澈見底,池底灰白色青石一塊塊清晰可見,除了少許硬币靜靜沉卧外,隻見10餘條大錦鯉在暢遊,引得遊客連連驚歎其“美貌”。
“清理二泉池其實隻是景區的日常工作,平時定期會進行打撈、清潔,隔幾年就會有一次大的清理工作。”惠山古鎮景區管理處園藝景觀部(文物管理部)部長金石聲表示,為迎接明年景區建園70周年,從細微處着手,對景區文化景觀進行全面提升。
老無錫都知道往二泉池水裡丢硬币是一種民間流行的祈福方式清理出不少硬币這自然不奇怪
此次就清理出了兩大桶,上千元的硬币,記者發現有1毛、5毛、1元的硬币,1元的硬币占據多數,甚至還有遊戲币。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水池裡隻要硬币快滿了,就會将其撈上來,主要怕影響泉水的水質。
早前有将二泉水注滿于盆中,抛投錢币觀其是否浮起的習俗,浮起則是吉兆 。“遊戲發源于古代的投壺遊戲,而錢通‘泉’,越流越多,源源不斷,大家希望自己發财,像二泉池的上池跟中池之間有一個方孔,大家就很希望投在那個裡面,他們覺得代表好運吉祥。”金石聲笑着說。
故扔硬币祈求好運的風俗
至今仍在延續
記者現場發現,才清理兩日不到的時間,池子裡又增添了不少硬币,景區工作人員表示,硬币長時間與淤泥混在了一起,很難清理,希望大家不要再往裡面投硬币了。
扔進去的那麼多硬币最後又都去哪了?
據悉,從80年代中晚期到90年代初期,是水池扔硬币祈福最紅火的時候,“那時正好是國内旅遊複興期,中外遊客特别多,每次都從池裡撈出不少外國硬币。”金石聲表示,1分、5分的尤其多,最後都會分到景區各個櫃台上,作為遊客購物找零的錢。
景區倡議:
早些年前,上、中池兩眼水井曾用玻璃封閉,用來避免遊客亂扔雜物,卻遭到許多遊客的反對,如今二泉所有泉眼和池子全面開放,就靠遊客文明自覺觀賞。比如,遊客往池子裡扔東西,扔玻璃、石塊是為逗魚,扔面包、果皮是為喂魚,這些雜物堆積在池底,降低了泉水的自淨能力,“池子裡的錦鯉都有專人喂食,我們不建議遊客自己投喂,遊客投喂的食物有的是油性的,會影響到水質。”景區工作人員表示,希望遊客文明遊覽、保護好珍貴文物。
記者:馬晟
來源:江南晚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