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十六歲了,我還能長高嗎?”身邊很多矮個的同學對自己的身高甚為不滿,黯然神傷;同時又由于面對網絡上衆多的長高方法,又陷入了迷茫的狀态。其實每個人都有适合自己的長高方法,也有人發育的早,所以個子長得早;有的人發育的晚,所以個子長的晚。十六歲其實完全不需要擔心自己不能長高的問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長高的問題吧!
專家指出,孩子身高,要抓住黃金生長期,每年多長幾厘米,達到理想身高并不是很困難的事情。部分家長認為孩子在發育期間内會自然生長,沒有必要幫助孩子助長。其實這個觀念是比較片面的,對于那些已經發出“長得慢、長得少”信号的孩子來說,即使在發育期間,盡管有一定的自然增長;但是年增長幅度會比同齡的孩子少2-3厘米,待發育期後,很自然就會矮了10多厘米。到時候想再來彌補,可骨骺已經閉合,耽誤了長高的時機,孩子将要抱憾終生。
怎樣才能長高,發育前後是長高的關鍵。
青春發育期是身高停止增長前的最後一次長高階段,一般來說,女孩子迎來初潮後身高隻能再長5厘米左右,而男孩子變聲結束後幾乎不再增長了,因此身體越早發育就意味着身高停止增長得越早。作為父母,在發育前後這段時間一定要給予孩子生長必要的重視,當孩子身高增長出現了緩慢的時候,千萬不要憑空期待自然的猛長。了解長高,科學長高,孩子才可以更高。
飲食規律少吃零嘴
如今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每個寶寶都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這帶來了很多問題。現在很多孩子都愛吃零嘴,一日三餐吃飯卻不規律。特别是老人看護時往往過于寵溺,有時孩子不想吃飯,老人就随着孩子,慢慢孩子就出現了挑食、偏食的壞習慣。對于孩子的身高問題,專家指出,除了遺傳因素外,平時的飲食是關鍵,每天蛋白質的攝入要重視,同時也不要忽略了綠葉蔬菜和水果。
環境包括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心理環境。環境也不同程度地影響人體生長發育,以環境基本因素中自然環境(人類生态系統中圍繞着人類周圍的各種自然因素的總和)的氣候條件、地理環境對身高的影響為例,一般來說,熱帶和溫帶的兒童青少年性成熟較早,身體發育水平稍差一些;中國科學院兒科研究所1975年調查後,對17歲年齡組的平均身高(厘米)分析得出:男性,北京168.7、武漢167.8、廣州164.7;女性,北京157.7、武漢157.3、廣州155.3。從1982年我國對兒童青少年身體形态、生理機能和身體素質的調研證明:北京7~17歲的兒童青少年與湖南同年齡組的兒童青少年相比,要高出2.5~4.6厘米。以上兩例調查均證明我國兒童青少年的身高有北高南低的趨勢,這種趨勢,除了與食物品種有關外,還與氣候環境、地理位置、光照時間等因素有直接的關系。
通過上面這些内容,相信大家應該大緻知道了自己目前所處的狀況,希望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狀況定制自己的專屬長高計劃。讓我們的身高在十六歲時伴随我們一起長大,各類的方法比如遊泳、跑步和各類的均衡膳食就需要自己找到專人進行專屬定制了,長高很容易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