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降溫已經開始,而這突如其來的寒冷讓很多人極不适應。各大醫院中因降溫造成的呼吸道疾病、心腦血管病患者明顯增多起來。中醫專家提醒,目前已經入冬,氣溫忽高忽低,早晚溫差較大,對于一些體質較弱的人群來說,更要重視日常保健。新浪中醫的小編教你從衣、食、住、行四個“殺手锏”抵擋寒流:
衣:年輕女性重點防護胃部
雖說開始降溫,可街頭巷尾依然有不少年輕女性熱衷“單衣單裙”。寒冷季節人體的胃部、腰部、腳部最易受涼,而穿着單薄的年輕女性更應該注意這些部位的防護。
天氣寒冷容易引發胃痛
1、天氣寒冷容易引發胃痛
因寒冷刺激,胃腸道消化功能在天涼時較為薄弱,加之低溫下食物易受涼,這就使得原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等疾病的患者極易出現胃痛、腹瀉等症狀,甚至加重病情。即使沒有胃病的人,此時如果免疫力低下,也易發作胃痛。對于年輕女性來說,穿着單薄很容易使胃部受寒,從而引起胃痛。
保護胃部首先要注意保暖,其次在飲食上少吃生冷食物,尤其是體質較弱者要多吃熟食和暖食,不要吃從冰箱剛拿出來的水果和飲品等。同時,睡眠影響胃液的分泌,若過度疲勞會導緻胃酸分泌增加,容易引起胃痛。
另外,過甜食物産酸氣,要少吃。煙酒會讓腸胃受到過度刺激,如果一定要喝酒,最好喝紅酒和加溫的黃酒,切勿再飲冰啤酒,以避免加重潰瘍。
穿着過少造成腰部受損
2、穿着過少造成腰部受損
穿着過少也會使腰部受涼,很容易發生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等症。年輕人千萬不要為了時髦還穿着一擡胳膊、一彎腰就露出腰背的衣服,否則寒氣郁結,風濕痹痛都會緊随而來。
天氣轉涼後多吃些洋蔥、番茄、胡蘿蔔等食物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環。外出一定要注意腰部保暖,不要讓風吹着前胸和後背,否則年紀稍大就會渾身不舒服,腰肌勞損、棘間韌帶損傷等疾病都會找上門來。
另外,此時不宜再穿露腳面的春秋鞋,應當穿上球鞋等夾層鞋,墊上棉墊,但鞋要寬松,不宜過緊。
食:合理選擇食物來禦寒
面對日益變冷的天氣,如何保持足夠的體溫?除了加強體育鍛煉、多穿衣服外,我們還可以多吃一些禦寒的食物。
合理選擇食物來禦寒
1、胡蘿蔔、青菜也能禦寒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可以增強人體的耐寒能力。蔬菜包括胡蘿蔔、青菜、大白菜、菠菜以及百合、藕等含有豐富無機鹽的蔬菜。水果包括蘋果、橘子、桂圓等含有豐富維生素C的水果。
2、多吃羊肉、鵝肉可提高免疫力
冬季老年人比較怕冷,适時地吃些羊肉就會感到暖和。羊肉性溫熱、補氣滋陰、暖中補虛、開胃健力,在《本草綱目》中被稱為補元陽益血氣的溫熱補品。另外,多喝鵝湯,吃鵝肉,這樣既能補充營養,又可以提高免疫力以及禦寒的能力,對治療和預防感冒、咳嗽等冬季常見病也有一定的效果。
含碘、鈣、鐵食物不可少
3、含碘、鈣、鐵食物不可少
在寒冷的季節,多吃富含鐵、鈣、碘的食物可以抵禦寒冷。海帶、紫菜、菠菜等含碘食物可以促進人體産生熱量,加強皮膚血液循環,抗冷禦寒。另外,适當地增加鐵的攝入,也可增強機體的耐寒能力。如動物肝髒、瘦肉、菠菜、蛋黃、黑木耳、紅棗等。含鈣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制品、海帶、紫菜、蝦等,這些食物都可增強我們的耐寒能力。
盡管禦寒食物很多,無論吃什麼,怎麼吃,都要膳食合理、營養均衡,保證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隻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抵抗疾病,抗禦寒冷。
住:天冷不妨堅持泡腳
随着氣溫逐漸降低,喜歡睡前用熱水泡腳的人越來越多。不過,熱水泡腳可有很多講究。
水溫以40℃左右為宜
1、水溫以40℃左右為宜
用熱水泡腳,不但可以促進腳部血液循環,降低局部肌張力,而且對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大有裨益。
生活中,有些人習慣在泡腳時把腳泡得通紅,并以為水溫越高,效果越好。而事實上,泡腳水不能太熱,以40℃左右為宜。這是因為,一方面,水溫太高,雙腳的血管容易過度擴張,人體内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容易引起心、腦、腎髒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尤其對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朋友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另一方面,水溫太高,容易破壞足部皮膚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質層幹燥甚至皲裂。
2、泡腳時間不宜過長
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以15-30分鐘為宜。在泡腳過程中,由于人體血液循環加快,心率也比平時快,時間太長,容易增加心髒負擔。另外,由于更多的血液會湧向下肢,體質虛弱者容易因腦部供血不足而感到頭暈,嚴重者甚至會發生昏厥。
飯後半小時内不宜泡腳。吃完飯後,人體内大部分血液都流向消化道,如果飯後立即用熱水泡腳,本該流向消化系統的血液轉而流向下肢,日久會影響消化吸收而導緻營養缺乏。因此,最好吃完飯過一小時後再洗腳。
行:騎車莫忘呵護關節
天冷、風寒,這都是滑膜炎的誘發因素。騎車人尤其是騎電動車的上班族,最需要注意關節的保護,避免誘發各種關節炎。
騎車莫忘呵護關節
1、騎車騎出滑膜炎
入冬以來,前來檢查關節的人明顯增多,以騎車上班族為主。前一段時間天氣變冷,小王騎電動車到單位,凍得直哆嗦,接着膝蓋出現紅腫疼痛,影響到走路。醫生說小王是滑膜炎。
冬季是關節炎多發的季節,關節炎患者增多的主要原因是氣溫下降。如果市民未經過充分的“預熱”就在低溫情況下騎車上班,關節周圍的肌肉就會處于僵硬、靈活性較差的狀态,久而久之關節腫脹、疼痛、彈響等現象就會出現。
騎車最好穿戴護膝
2、騎車最好穿戴護膝
預防關節炎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應注意保暖,在騎車前進行充分熱身運動。其次,可根據具體情況,适當應用保護性用具,如穿較有彈性的鞋子,用适當的鞋墊,穿戴護膝或彈性繃帶等。第三,平時多食用富含鈣質和膠質的食品,比如羊肉、牛肉,适當地補充甜食也是有必要的。
最後,應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關節軟骨的營養是靠關節活動來補充的,因此适當鍛煉對保護和改善關節活動,緩解疼痛,增強關節周圍肌力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在進行鍛煉時,最好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得盲目鍛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