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懷孕後,頭暈是常見症狀之一,時常影響孕婦的生理及心理,所以必須重視并積極治療。
孕婦頭暈怎麼回事?
1、生理性貧血,妊娠6周起血容量開始增多,到36-34周達高峰,由于血漿的增加多于紅細胞的增加,故血液相對稀釋,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量相對下降而導緻生理性貧血。此外,孕期紅細胞生成、胎兒生長發育、孕婦各組織器官變化以及新陳代謝需要較多的鐵等,也是導緻出現生理性貧血的原因,以緻出現頭暈、眼花和無力等症狀。
2、仰卧綜合征,妊娠晚期由于子宮增大,可使膈肌上升,壓迫心髒使心髒向左上移位。與此同時,增大的子宮又可壓迫下腔靜脈而使靜脈回流受阻,回心血量減少,心搏出量也随之減少,故可導緻腦缺血、缺氧而出現頭暈、眼花等症狀。側卧位或站立位時則症狀減輕。如果長時間仰卧位或半卧位,還可導緻下肢靜脈曲張、踝部水腫和痔瘡形成等。
3、低血壓造成孕婦頭暈,這是由于妊娠早、中期間胎盤形成,分流了一部分血液,導緻孕婦血容量略有所下降;與非孕期相比,一般可下降5-15毫米汞柱。由于血壓下降,可導緻大腦供血不足,從而出現頭暈、眼花和眼前發黑等症狀,以及由于肢體供血不足,出現怕冷、全身疲憊和四肢無力等症狀。這種情況一般可于懷孕2個月左右出現,6-7個月時恢複正常。
4、進食過少,血糖偏低。這類孕婦有時發作性頭暈,伴有心悸、乏力、冷汗,一般多在進食少的情況下發生。進食少,使血糖偏低,從而導緻身體不适。這類孕婦早餐應多吃牛奶、雞蛋等食物,随身帶些奶糖,一旦頭暈發作時,馬上吃糖,可使頭暈得以緩解。
孕婦頭暈該怎麼辦?
下面是預防和減少懷孕時發生暈眩現象的小技巧:
1、以少量多餐的方式,補充營養價值高的點心。
2、定期做産前栓查。每次做産檢時,别忘了測量血壓、血液鐵質含量是否正常。
3、避免長期保持同一站姿或坐姿。如果真的必須一直坐着,就别一直坐着不動,擡高腿部。在坐着的同時,做一些簡單的腿部運動。如頻繁前後或左右變換姿勢;腳部盡量上下擺動;腿和腳做劃圈運動;還可以分别将你的雙腿交互舉起、放下等。
4、進入懷孕後半期,盡量朝左側躺着或睡覺。
5、不論從躺姿爬起來,還是從坐姿站起來,動作放輕放慢。
6、如果感覺到輕微頭暈,最好能坐就坐,能躺就躺。躺下時,頭部平躺,将腿部微微舉高。
7、如果坐下之後,暈眩的現象仍然沒有明顯的改善,如果可以的話,最好設法找一處舒适的地方躺下。此時,頭部應保持平躺,并且将腿部微微舉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