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孕婦注意事項 準媽媽常吃夜宵的3大危害

孕婦注意事項 準媽媽常吃夜宵的3大危害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5-14 17:35:15

  準媽媽的身體健康是全家人都關注的,因為不僅僅關系到孕婦一人的健康,還包括了一個小生命未來的健康。那麼孕婦的健康有哪些特别要注意的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孕婦能不能吃夜宵呢?

  孕婦注意事項

  很多女性懷孕之後,常常擔心自己吃得不夠多,營養不足而影響寶寶的生長與健康,于是除了三餐豐富的飲食之外,還外加點心與宵夜,期待給寶寶最佳的營養。根據調查發現,很多孕婦都有吃宵夜的習慣。但是,如果吃宵夜方法不當,不但會影響睡眠質量,還會導緻肥胖。所以我們提醒大家,懷孕媽媽一定要健康吃宵夜。

  常聽人說吃宵夜對腸胃不好,且容易發胖,然而懷孕期間是否可以因為“一人吃兩人補”就肆無忌憚地放心吃宵夜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孕婦如果吃宵夜不當,則會造成以下危害

  1、導緻肥胖

  夜間身體的代謝率會下降,熱量消耗也最少,因此容易将多餘的熱量轉化為脂肪堆積起來,造成體重過重的問題,導緻産後恢複能力變差。媽媽因攝取過多的熱量,造成母體過胖,可能會導緻産後恢複能力變差,無法回複到懷孕前的正常體重,而需要産後減重。

  2、無助胎兒營養

  調查果發現,在懷孕末期有高達85%的孕婦都過胖,卻有94%的胎兒,體重都沒有相對增加。有些孕婦認為要多吃,才能給寶寶更充足的營養,所以媽媽吃宵夜因而體重過重沒關系。但根據調查果發現,這二者并不相等,因為在懷孕末期有高達85%的孕婦都過胖,卻有94%的胎兒,體重都沒有相對增加。

  3、影響睡眠

  依照人體生理變化,夜晚是身體休息的時間,吃宵夜之後,容易增加腸胃道的負擔,讓腸胃道在夜間無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因為依照人體生理變化,夜晚是身體休息的時間,吃下宵夜之後,容易增加腸胃道的負擔,讓腸胃道在夜間無法得到充分的休息。有些孕婦到了懷孕末期,容易産生睡眠的問題,如果再吃宵夜,也可能會影響孕婦的睡眠質量,因此大體上并不建議孕婦吃宵夜。

  孕婦宵夜的健康吃法

  1、睡前2-3小時吃完宵夜

  假如孕媽咪真的想吃宵夜,需要先理清:是因為肚子餓?還是隻是一種無意識的習慣,比如:邊吃邊看電視或打計算機,或先生、家人的疼惜與愛心,想讓媽媽與胎兒獲得更多的營養?假如純粹因為肚子餓想吃宵夜,建議最好在睡前2-3小時吃完,且幸免高油脂高熱量的食物,像是油炸物、披薩、各式的零食、垃圾食物等。因為油膩的食物會使消化變慢,加重腸胃負荷,甚至可能影響到隔天的食欲。

  2、宵夜的挑選易消化及低脂肪為原則

  有人認為孕婦因營養需求高,喝全脂奶無妨,實際上不管是全脂、低脂或脫脂奶,所含的營養素并無差異,主要差别隻是脂肪量而已。而乳脂肪隻是讓乳品較香濃,所以喝低脂或脫脂奶時,會感覺較稀、不香醇,就誤以為其營養價值價較差,實際上并不正确;再加上乳脂肪主要是飽及其脂肪酸,較不健康,故仍建議挑選低脂或脫脂乳品為好。

  3、把宵夜換成小零食

  其實很多媽媽并不是因為餓才吃宵夜,可能是平時養成的一種飲食習慣。突然改掉是不可能的,準媽媽們可以選擇一些健康的小零食來代替,水果、牛奶、酸奶、全麥面包、孕婦奶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不過,準媽媽吃零食要适量哦,過猶不及。

  如果準媽媽懷孕前腸胃狀況不是很好,就盡量不要吃水果和蔬菜,特别是番茄和香蕉,容易引起胃酸和腹部脹氣,從而影響到正常的睡眠,可以選擇吃一些清粥。

  總而言之,準媽媽盡量不要養成晚上吃宵夜的習慣,把營養集中在平日的三餐中,規律的飲食對健康非常重要。孕期盡量避免高熱量、高油、高糖的食物,在補充營養的同時注意控制孕期體重,睡前2個小時盡量不要吃東西。

  孕婦不能吃哪些食物

  懷孕後,準媽媽們的胃口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在食物的喜好上可能與平時會有很大的差異。但是無論胃口怎麼變化,也不能随意的混搭食物,若搭配不當,很容易引起孕婦身體的不适,嚴重的還會導緻身體中毒,危及母體和胎兒的生命安全。

  雞蛋與豆漿

  豆漿與雞蛋,看似是最富營養的早餐,但事實上卻不宜搭配食用,因為生豆漿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它能抑制人體蛋白酶的活性,影響蛋白質在人體内的消化和吸收,雞蛋的蛋清裡含有黏性蛋白,可以同豆漿中的胰蛋白酶結合,使蛋白質的分解受到阻礙,從而降低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率。而蛋白質在胎兒的整個生長全過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孕婦缺乏蛋白質,除了會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外,還将影響胎兒腦細胞的發育。

  蘿蔔與橘子

  橘子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維C是提高人體免疫力,參與人體正常代謝的重要營養物質;胡蘿蔔含有大量胡蘿蔔素和維生素,有益肝明目,增強免疫的功能,孕婦适當的食用兩種食物對身體有益處,但不過過量食用和混合食用,因為蘿蔔會産生一種抗甲狀腺的物質硫氰酸,如果同時食用大量的橘子、蘋果、葡萄等水果,水果中的類黃酮物質在腸道經細菌分解後就會轉化為抑制甲狀腺作用的硫氰酸,進而誘發甲狀腺腫大。

  牛奶與巧克力

  牛奶中含豐富的蛋白質和鈣,是孕婦懷孕期間不可缺少的一類營養品,然而巧克力中含草酸,若二者混在一起吃,牛奶中的鈣會與巧克力中的草酸結合成一種不溶于水的草酸鈣,食用後不但不吸收,還會發生腹瀉、頭發幹枯等症狀,影響生長發育。腹瀉對孕婦會帶來一定的危害,懷孕初期頻繁、劇烈的拉肚子可能會引發子宮收縮導緻流産,而且拉肚子會影響孕媽身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

  菠菜與豆腐

  菠菜中含有豐富的葉酸,在懷孕初期孕婦應多食用菠菜;而豆制品含有豐富的葉酸和B族維生素,也是對孕婦十分有益的一類事物。但是豆腐裡還含有氯化鎂、硫酸鈣這兩種物質,而菠菜中則含有草酸,兩種食物遇到一起可生成草酸鎂和草酸鈣。這兩種白色的沉澱物不能被人體吸收,不僅影響人體吸收鈣質,而且還容易患結石症。我建議這兩樣東西最好能分開吃,這樣營養吸收會比較好。

  孕婦食譜

  很多女性從開始懷孕開始,就會讓自己不停的吃一些營養物質,這些營養物質都是有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的,所以我們應該在生活中注意孕婦最需要的是什麼,這樣才能補的有價值。

  1、攝食富含鋅的食物不容忽視

  被譽為“生命之花”的微量元素鋅是體内100多種酶的組成成分之一,一旦機體缺鋅,衆多酶不能發揮其作用,易造成生命代謝障礙。鋅對促進智力發育作用重大。大腦神經細胞從胚胎10~18周開始到胎兒發育8個月,神經細胞的增殖基本結束,可謂“一次性完成”,新生兒出生時腦神經細胞的數目與成人大緻相同。衆所周知,智力的物質基礎是大腦中的神經細胞。而鋅在促進腦神經細胞核酸的複制與蛋白質的合成中扮演重要角色,如若鋅缺乏,不僅影響腦細胞的分裂與數量,并對胎兒的視覺、性器官的發育也有影響。新近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如給血漿鋅水平低的孕婦補鋅,則嬰兒出世的體重與頭圍均獲增加。據對國内8個省市4千多名孕婦、乳母的調查發現,他們對鋅攝入量無一人達到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供給标準(孕婦、乳母每天鋅攝入量應達到20毫克),缺鋅發生率達30%左右。此與我國膳食以植物性食物為主,鋅含量較低及谷物、蔬菜含草酸、植酸幹擾鋅吸收有關。有關專家建議妊娠婦女應注意從食物中補鋅。

  一般說來,動物性食物含鋅較植物性食物為多,含鋅量高的食物有牡蛎、蛏子、扇貝、海螺、海蚌、動物肝、禽肉、瘦肉、蛋黃及蘑菇、豆類、小麥芽、酵母、幹酪、海帶、堅果等。

  2、适量補充含DHA的食物或精制品

  據北京醫科大學胎教研究中心劉澤倫主任建議,基于國外實驗檢測及資料顯示DHA(二十二碳六烯酸)有助于胎兒、嬰幼兒大腦錐體細胞和視網膜視杆細胞生長發育,孕婦從妊娠4個月起可适當補充DHA。

  DHA是一種多價不飽和脂肪酸,為胎兒腦神經細胞發育所必需。腦營養學家研究發現,DHA、膽堿、磷脂等是構成大腦皮層神經膜的重要物質,是貯存與處理信息的重要結構。DHA是人腦營養必不可少的高度不飽和脂肪酸, 能維護大腦細胞膜的完整性,并有促進腦發育、提高記憶力的作用。據報道日本産婦乳汁中的DHA含量高于澳大利亞、美國産婦乳汁。美國學者科勒斯特認為,日本兒童較聰慧,除胎教、早期教育開發等原因外,還與胎兒大腦發育期母親攝入DH A物質較多有關。

  冬季準媽媽孕期禦寒食物

  1、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如羊肉,牛肉等,它們富含蛋白質,産熱量高,可使肌體代謝加快,内分泌功能增強,從而起到抵禦寒冷的作用。

  2、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如動物肝髒、胡蘿蔔,南瓜,土豆及新鮮蔬菜和水果。維生素A能增強人體耐寒能力,維生素C可提高人體對寒冷的适應能力。

  3、富含礦物質的食物

  人怕冷與肌體内無機鹽缺乏有關,而根莖類蔬菜中含有大量礦物質。因此,食用胡蘿蔔,山芋、藕等根莖類蔬菜,可增強禦寒能力。此外,牛奶、豆制品、郵皮等富含鈣的食物對增強人體的抗寒能力也大有好處,但脾胃不好的準媽媽應控制在每餐100克左右。

  4、富含碘的食物

  人體的甲狀腺分泌一種叫做甲狀腺素的激素,具有産熱效能,而碘是合成甲狀腺素必不可少的“原料”,海帶,魚蝦,牡蛎,紫菜、貝殼類等食物含碘豐富,不妨選擇食用。

  5、富含鐵的食物

  缺鐵也怕冷,如貧血的女性體溫比血色素正常的女性低0.7℃,産熱量少13%。所以怕冷的準媽媽可有意識地增加諸如動物的肝髒,瘦肉,蛋黃等富含鐵的食物。

  總結:上面我們介紹給大家的孕婦食譜,大家記住了嗎?是不是對準媽媽們的保健很有效呢?孕婦對營養的補充,要特别注意給孩子的營養補充,多吃維生素、微量元素含量豐富的食物,這樣才能對胎兒有好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