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電的使用就已經十分普遍了,現如今,電充當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倘若人們沒了電,随之而來的是諸多不方便,例如,在高樓雄起的今日,許多人住在十層以上,僅僅是走樓梯就已經很磨人了,再者,手機也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似乎沒了電就什麼都沒了,然而,一座城市每天、每時、每刻所消耗的電量都是不同的,既然電廠的發電量不可能随着用電量發生實時變化,那麼,發電量和用電量又是怎樣相匹配的?電廠多發出來的電是不是就浪費了?縱觀來看,電能是由發電廠生産出來的,當今的發電方式多種多樣,傳統的發電方式有燃煤電廠,這種傳統的發電方式在當下,是重要的發電方式之一,主要通過燃燒煤炭等資源來産生大量的電能,需要注意的是,這類傳統的發電方式會帶來很大的環境污染,為此,人們想出了諸多其它辦法來代替這一方法。
由于用電量時高時低,另一方面是發電量時多時少,如此看來,電廠發出多餘的電實屬在所難免,那麼,多餘的電究竟到哪裡去了?事實上,多餘的電會進入到備用負荷中,所謂的備用負荷,其實就是一種消耗電能的設備,專門用來浪費多餘的電力,令人困惑的是,既然發出多餘的電是難以避免,而電廠的發電量又難以控制,為何人們不将多餘的電儲存起來,等到需要的時候再使用?
說到存儲電力,或許你會想到電池,畢竟在我們的身邊,電池是唯一可以儲存電力的裝置,但是,電廠發出的電對于電池而言,太過巨大,雖然發電廠不能人為的儲存電量,但是人們卻能控制産生的電能,從而合理的輸送電能,再加上發電廠與每一個地方的電網都擁有頗為緊密的聯系,很少有人知道,現在的電力系統的确在盡力保證,讓發電量與用電量相匹配,在電力系統中,有一個部門名為電力調度,電力調度主要負責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其一是預先規劃,所謂的預先規劃是指通過數據進行分析,他們需要時刻關注每一個區域的電能需求,例如城市中是否有舉辦大型的活動,天氣是否過于悶熱等,将這些與用電量相關的因素進行總結,可提前對用電量作出一個判斷,然後再根據用電量決定發電量,這也是一種十分合理的方法。
的确,依靠預先規劃與動态調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用電量與發電量的平衡,實際上,這種平衡極不完美,首先我們要知道,用電量的變化具有不可預測的随機性,其次,并非所有的發電方式都能對發電量進行有效的控制,雖說最早使用的火力發電最容易實現控制,但是火力發電卻具備了諸多弊端,例如,它會消耗大量的不可再生能源,成本較高,水電站的發電量則呈現出明顯的周期性,這主要是因為發電水源地存在着豐水期和枯水期,由于風力的大小是人力無法控制的,由此看來,風力發電站的發電量更加難以掌控。
鑒于發電場會不停歇的發電,目前來看,許多人白天的用電數量相較夜晚來說,要多得多,這意味着白天需要供應的電量變多了,晚上人們休息後,用電量也随之變少了,這樣一來,就會出現城市鼓勵晚上用電的現象,并且還會出現晚上十點後,用電還半價的政策,不過,即便是人們都在夜間用電,也仍然解決不了發電“溢出”的本質,因為多餘的電量太多了,因此,人類不得不為剩餘的電造就“抽水蓄能”電站,或許你會指出,既然電量剩餘會被浪費,人們為何不将電存儲?這是因為儲存電需要儲電池,建造儲電池的成本不低,而且這也是國家電網消耗不起的,一直以來,随着人類科技的發展進步,發電的方式也從最初的燃燒煤炭和沼氣發電,到後來的水力發電、風力發電,再到核聚變發電,人類感歎智慧的同時,也不用隻依賴于單一的非清潔能源了,值得一提的是,雖說其中核發電的成本低、污染小,但是它存在的安全隐患卻很高。
從水力發電廠的方向來看,世界聞名的中國三峽大壩是一個巨大的水電發電廠,每天都要輸送着非常巨大的電量,很多城市都依靠着三峽發電廠發送的電能,雖說還有新興的發電方式,比如火力發電廠、風力發電廠、垃圾發電廠、核能發電廠、太陽能發電廠以及風能發電廠,遺憾的是,無論哪種發電廠都無法儲存電能,令人們不禁好奇,多發出來的電,用不完的電該如何處理?實際上,國家針對這一問題,想出了很多解決措施,這些隻能有效地緩解,例如,白天的時候,正值各座城市的用電高峰期,此時,電網所承受的壓力是龐大,夜晚之際,人們需要進入睡眠,往往會在12:00到淩晨5:00之間,用電的壓力會明顯減小,這時候,最簡單的節約耗電的方式是減少資源的消耗,同時也有可能會有多出部分電量,屆時,國家就會準備一些大型的水泵,通過電量将水上升到一定高度,等到用電高峰期的時候,會利用這些水來進行發電,對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