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潮汕元宵節習俗和食俗 帶你了解潮汕文化

潮汕元宵節習俗和食俗 帶你了解潮汕文化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5-06 11:37:25

  元宵節是個團圓的日子,也是值得慶祝的日子。而很多地方元宵節的習俗都不太一樣,各具特色。就拿潮汕來說吧,他們那裡的元宵節習俗就很有地方特色。知道元宵節活動以及元宵節的由來嗎?那就一起來看看吧。

  為了慶祝,傳承了前年的習俗是必不可少的。那麼下面就給你們仔細介紹一些潮汕元宵節習俗和食俗。

  潮汕元宵節習俗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為上元節,也稱“元宵節”,當晚稱元宵,俗稱“十五夜”。

  元宵節是我國三大傳統節日之一,全國各地都會舉行一些活動來慶賀。因各地風俗習慣不同,鬧元宵的方式也不同。

  做丁桌

  在潮汕鄉村,上年生過男孩的人家,元宵夜要在祠堂設宴請客,以慶“出丁”,俗稱“做丁桌”。

  吊喜燈

  元宵節潮汕家家戶戶有點燈、吊燈的習俗。因潮語“燈”和“丁”同音,點燈和添丁是近音,故潮人認為點燈即為添丁的佳兆。

  求喜物

  元宵此日,鄉村中多有設壇拜神活動。各神廟宗祠燈火齊明,煙霧彌漫,善男信女争先參拜,擁擠異常,熱鬧非凡。

  度過橋

  元宵節,潮汕大都有度橋的習俗,這在舊方志中也有所記載,清順治《潮州府志》和乾隆《揭陽縣志》載:“(上元)婦女度橋投塊,謂之‘度厄’”。

  擲喜童

  元宵節鄉村大都有人在祠堂大埕、街頭巷尾的開闊處,搭起一個彩棚,裡面用泥土塑成一尊巨型的彌勒佛,袒胸露乳、笑容可掬。彌勒佛光秃秃的頭、肩、肚臍、大腿等部位都擺設有男女“泥喜童”。

  賞燈

  潮汕俗語曰:“一年一度元宵明。”這天,街頭賣燈籠的,将各式各樣的燈籠高高懸挂,供人觀賞選購,而且神廟和宗祠裡都挂着很多花燈。

  落祠堂、坐大菜

  在不少較為偏僻的鄉村,過去有一種叫“新娘落祠堂”的元宵習俗,即是村裡當年新婚的新娘,元宵夜要到宗祠去觀燈。

  蕩秋千

  潮人蕩秋千曆史悠久。潮汕蕩秋千活動,以汕頭市澄海區澄城港口鄉、揭陽市砲台鎮桃山鄉、潮安縣庵埠鎮仙溪鄉、亭廈鄉等地較為有名,湧現了不少蕩秋千能手!

  鬥畲歌

  鬥畲歌也是潮汕元宵節一種特有的傳統娛樂活動。畲歌原是畲族的歌謠,後被潮州民衆吸收而流行于潮州民間的歌謠。潮人鬥畲歌曆史悠久。

  猜燈謎

  潮汕猜謎都在元宵夜。花燈上貼上書寫的謎面,任猜射人圍猜。潮謎的體裁除了文字謎、畫謎、印章謎外,還有實物謎。實物謎是最受猜謎者感興趣的一種體裁。

  元宵佳節喜愛美食的潮汕人是忙碌的,制作各種應節美食雖然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但是這些傳統特色美食帶來的節味,卻是潮汕人在曆史長河中流傳着的古老的印記。

  潮汕元宵節食俗

  鹵鵝

  在潮汕地區,元宵佳節需要舉行祭祀先人等活動。祭拜時準備的供品也相當豐富,其中“三牲”(三種肉類)則是必備的。在大部分家庭中,“三牲”之一則是鹵鵝。

  粿肉

  粿肉是潮汕地區最經典的小吃之一,制作過程稍微繁瑣,蒸熟之後切成小段後入油鍋稍煎炸,吃的時候沾上一點桔油,吃起來皮薄香脆,餡鮮飽滿,餘味無窮。

  卷煎

  制作好的卷煎蒸熟之後也需要切成小段後入油鍋稍煎炸,吃的時候皮薄餡軟,蘿蔔香甜味令味覺倍爽,吃再多也不會膩。

  乒乓粿

  曆史悠久,聞名海内外。一般為扁圓形,裸皮半透明,是用糯米浸泡後磨成漿,蒸熟,加入少量白糖搓揉,使粿皮柔軟帶有稠度。傳統的乒乓粿餡内含黑芝麻、糖粉、碾碎的花生。

  甜粿

  每逢重要節日,都會蒸制一籠甜粿.也有人把甜粿稱為“潮汕年糕”。剛蒸熟的甜粿吃起來香甜爽口,好吃又不粘牙,深受潮汕人喜愛。

  紅桃粿

  紅桃粿又名紅曲桃,是潮汕着名的漢族小吃。取桃果造型而得名。桃果象征長壽,故制桃粿正反映祈福祈壽的願望。有些地方叫做粿桃和紅桃粿,因為外形像個平面的紅桃子。

  油粿(酥餃)

  做酥餃是潮汕農村過春節、元宵節的一種習俗。酥餃外皮酥脆餡料香甜,讓人口齒生香,也是潮汕人春節、元宵的必備供品之一。

  反沙番薯、芋頭

  元宵節是人們合家團圓的好時光。在潮汕人們的團圓飯桌上,總少不了一樣象征甜蜜的食品,最常見的就是一盤反沙番薯、芋頭。

  結語:以上就是作文庫知識百科為您介紹的元宵節的習俗,你們都了解了吧。這對于不了解潮汕元宵節習俗的人來說,真的是極好的。看了上面說的元宵節活動以及元宵節的由來,感興趣的可以去潮汕體驗一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