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後女人,一定要注意保養自己的身體。不要讓身體的某些部位被感染。。。。。。
産褥感染是指分娩後生殖道的感染,又稱産褥熱。除了感染,産褥期發熱還可由生殖道以外的原因引起,如尿路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乳腺炎等。由于細菌耐藥菌株的出現,在處理方面又增加了新的困難。迄今為止,感染、出血和高血壓仍為孕産婦死亡的三大主要原因。
1、防子宮感染是頭等大事
2、四種方法促進恢複
3、子宮恢複四誤區
4、産後會陰傷口自我呵護法
防子宮感染是頭等大事
月子是女人一生中非常特殊的時期,在經曆了生産過程之後,新媽媽的身體一般都處于比較虛弱的狀态,如果康複得不好會造成生殖道疾病,小到各種婦科疾病,大到如子宮内膜異位症等子宮疾病。而産婦在産褥期最要注意的則是子宮的保養與恢複。
子宮恢複需6-8周
子宮可以說是母體在懷孕、分娩期間體内變化最大的器官。它從原來的50克一直增長到妊娠足月時的1000克。一般來講,産後的子宮不會一下子就恢複到原來的狀态,需要6-8周的時間才能恢複。因此子宮的恢複是産後新媽媽的重中之重。
四種方法促進恢複
子宮恢複主要包括三方面,即子宮體的複原、子宮頸的複原和子宮内膜的複原。
一、産後應及時排尿
特别是剖宮産的媽媽,導尿管一般在術後24-48小時待膀胱肌肉恢複收縮排尿功能後拔掉。拔管後,新媽媽要盡量努力自行解小便,否則再保留導尿管容易引起尿路感染。
二、産褥期應避免長期卧位
産後6-8小時,産婦在疲勞消除後可以坐起來,第二天應下床活動,這樣不僅可促進腸蠕動和子宮複舊,還可避免術後腸粘連及血栓性靜脈炎形成。也利于身體生理機能和體力的恢複,幫助子宮複原和惡露排出。如果子宮已經向後傾屈,應做膝胸卧位來糾正。
三、産後應該哺乳
因為嬰兒的吮吸刺激,會反射性地引起子宮收縮,從而促進子宮複原。
四、注意陰部衛生
陰部的衛生能避免生殖道炎症的發生。
子宮恢複三誤區
誤區一、分娩後卧床養息
分娩後,尤其是剖宮産後的新媽媽如卧床不起,将導緻下肢血液循環不暢,可能發生下肢靜脈栓塞,甚至出現緻命的肺栓塞。此外,還會使腸蠕動減弱,引發便秘,影響正常飲食,也不利于膀胱肌收縮功能的恢複。目前提倡産婦早起床活動,特别是剖宮産後24小時左右拔除導尿管,家人即可攙扶産婦起床解尿,有利于恢複體力和自主排尿。産婦産後早起床适當活動,一周後可做産後健身操,還能恢複骨盆底及腹肌張力,避免腹壁皮膚過度松弛。
誤區二 月子裡門窗緊閉
産婦坐月子避免受涼是必要的,但終日緊閉門窗,室内空氣混濁,加上探望親友來往較多,難免攜帶病菌,不良空氣有利病菌生長,使免疫力處于較低狀态的産婦容易感染疾病,特别是夏天。呂大夫提出每天應開門窗數次交換空氣,但要避免對流風。
誤區三 不刷牙不洗頭、洗澡
産婦經過分娩,尤其在剖宮産後兩三天内會出現手術反應熱,大量汗漬留于體表,堵塞汗腺孔,容易産生煩躁情緒,也不利于哺乳期的衛生。所以一般産婦在術後可以進行較短時間的淋浴。
淋浴時,要用防水布保護局部的傷口。淋浴後,及時用幹軟毛巾蘸幹傷口及周圍的水漬。
産婦進餐次數較多,應當每次餐後及時刷牙漱口,以清除口腔内的病菌。
産後會陰傷口自我呵護法
産後會陰部的清潔很重要。由于此時産婦身體虛弱,如果清潔不當,容易感染陰道炎等婦科疾病,特别是原來就有婦科疾病的新媽媽。
護理法一:避免傷口發生血腫
産後最初幾天,産婦宜采取右側卧位,促使傷口内的積血流出,不緻内積而形成血腫,影響愈合,也可防止惡露中的子宮内膜碎片流入傷口,日後形成子宮内膜異位症。
待4-5天後傷口長得較為牢固,并惡露難以流入時,便可采取左右輪換卧位。
注意會陰切口的情況,術後1-2小時内傷口出現疼痛,且越來越劇烈,應馬上與醫生聯系,及時進行處理。
護理法二:保持會陰部清潔
不論是自然撕裂,還是切開的傷口,一般都可在3-5天愈合,每天要用溫開水沖洗2次。
為防止傷口污染,每次便後用消毒棉擦拭沖洗外陰,大便後切忌由後向前擦,應該由前向後,還須再次沖洗。
注意勤換衛生護墊,避免濕透,浸濕傷口。
護理法三:防止會陰切口裂開
發生便秘時,不可迸氣用力擴張會陰部,可用開塞露或液體石蠟潤滑,尤其是拆線後頭2-3天,避免做下蹲、用力動作。
解便時宜先收斂會陰部和臀部,然後坐在馬桶上,可有效地避免會陰傷口裂開。
坐立時身體重心偏向右側,既可減輕傷口受壓而引起的疼痛,也可防止表皮裂開。
避免摔倒或大腿過度外展而使傷口裂開。
不宜在拆線當日出院,傷口裂開多發生在傷口拆線的當天,回家後傷口裂開會給處理帶來麻煩。
護理法四:避免會陰切口感染
當傷口出現腫脹、疼痛、硬結,并在擠壓時有膿性分泌物時,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抗菌素,拆除縫線,以利膿液流出。
局部采用1∶5000的高錳酸鉀溫水進行坐浴,每天需要2次,每次10-15分鐘,或用清熱、解毒、散結中藥煎液清洗傷口。
護理法五:小心護理水腫傷口
傷口水腫時,在拆線前縫合線勒得很緊,疼痛持續不減,可用95%的酒精紗布或50%硫酸鎂溶液進行局部熱敷、濕敷,每天2次。
卧位時,盡量将臀部擡高一些,利于體液回流,減輕傷口水腫和疼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