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養生的基本原則 養生禁忌

養生的基本原則 養生禁忌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19 07:58:46

  一、适應自然規律

  “人與天地相應。”(《靈樞邪客》)人的生命活動是遵循自然界的客觀規律而進行的,人體自身具有與自然變化規律基本上相适應的能力,如果人能掌握其規律,主動地采取各種養生措施适應其變化,就能避邪防病,保健延衰。例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即提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這種“順時攝養”的原則,就是順應四時陰陽消長節律進行養生,從而使人體生理活動與自然界變化的周期同步,保持機體内外環境的協調統一。

  二、重視精神調養

  1、 避免不良刺激

  避免不良刺激,主要包涵着兩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要盡量地避免外界環境的不良刺激對人體的影響。因為,一個優美的自然環境,良好的社會環境,和睦幸福的家庭氛圍等,有利于精神的調養。因而,要積極創建這種環境和氛圍,盡量避免來自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家庭因素等方面的不良刺激。

  其二,要積極地治療軀體性疾患,防止其内源性因素的不良刺激。軀體疾患既可給患者造成痛苦等不良刺激,重病或久病常易形成患者的精神負擔,其内源性刺激還可産生異常的情志變化,加重病情,影響康複,遂緻早衰。

  2、提高自我心理調攝能力

  過激、過久的情志刺激,隻有在超越人的心理調節範圍時才能成為緻病因素。人的心理調節能力,首先與人的“志意和”密切相關。亦即《靈樞本髒》所說的:“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髒不受邪矣。”具體言之,“志意和”與人群中個體的氣質、性别、年齡、經曆、文化思想修養等密切相關,從而表現在對情志緻病的耐受性、敏感性、易發生性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而要求人們能通過養生活動善于自我心理調攝,通過經驗認識及思想活動過程來轉移情緒情感反應,消除其不良刺激,保持良好的心境。

  三、房事有節

  男女兩性的性生活是先天賦予的本能,是人類種族延續所必須的,而且男女從青春發育期開始就自然地産生性行為的欲望,這是腎中精氣充盈的表現。性生活适當,不但有利于個人的健康,同時對民族的繁衍昌盛,社會和家庭的安定和睦都有重要意義,所以曆代醫家未有不重視性生活者。

  自古以來,人們皆主張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說明性生活是必須的,是順應自然的。如果成年之後,沒有适當的性生活,不但生理上得不到滿足,日久易釀成疾病;而且在心理上由于所欲不遂,隐曲難伸,易形成氣機郁滞之證。古代醫籍中每有論及寡婦、鳏夫之病者,認為肝失疏洩者居多,其緣故即在于此。

  由于性生活要消耗腎精,因此必須節制。腎中精氣是人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全身陰陽之根本,過于消耗,必緻虧虛,往往導緻性機能減退,全身虛弱,甚至早衰,故腎精不可不惜。

  四、注意形體鍛煉

  形體的鍛煉,不僅可以促進氣血的流暢,使人體筋骨勁強,肌肉發達結實,髒腑功能健旺,增強體質,還能以“動”濟“靜”,調節人的精神情志活動,促進人的身心健康。因而,運動養生是養生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的内容。

  對于形體的鍛煉,一般要求運動量要适度,做到“形勞而不倦”。并且要求循序漸進,持之以恒,方能收到動形以養生的功效。

  五、謹和五味

  “食能排邪而安髒腑,悅情爽志以資氣血”。(《備急千金要方》)因而,前人十分重視飲食養生。食養,亦需遵循一定的原則:

  1、辯飲食之宜忌

  《金匮要略》曾經指出:“凡飲食滋味以養于生,食之有妨,反能為害。……若得宜則益體,害則成疾,以此緻危。”說明已認識到了飲食與人體健康之間存在着宜與忌、利與害的辯證關系。因而,辯飲食之宜忌是食養的原則之一。一般說來,體質偏熱者,進食宜涼而忌溫;體質偏寒者,進食宜溫而忌涼;平體之人,宜進平衡飲食而忌偏。

  2、平衡膳食

  安身之本必資于食,而機體對于營養物質的需求則是多方面的。含有多種豐富營養的飲食物可以促進機體的生長發育,可以推遲衰老的發生,可以減少因衰老而招緻的多種疾病,因而,要求食養中膳食的調配要盡可能地全面、合理、互補,即平衡膳食的原則。例如:《素問藏氣法時論篇》記述的“毒藥攻邪,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已經包涵着在食養中飲食調配要求營養全面、合理的認識。

  六、防止病邪侵害

  慎避外邪,是寓于養生學中的一條重要原則。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是“虛邪賊風,避之有時。”(《素問上古天真論篇》)其二是要注意“避其毒氣”,以防止其緻病和“染易”。其三是實施藥物預防等。如:早在《素問遺篇刺法論篇》中就已有“小金丹……服十粒,無疫幹也”的記載。至于近代采用藥物預防傳染病及某些疾病的發生與流行,其内容更為豐富,構成防病養生活動中重要的一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