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者常被不理解的人們指斥為“玩物喪志”。于是,不少人隻好用“玩物長識”、“玩物增知”類的話抵擋一下。無奈人家的“玩物喪志”有典可查,振振有詞,謂《尚書》雲:“玩人喪德,玩物喪志。”那有什麼增知長識之說。于是,一些持前議的收藏者隻有讷讷,無言以對。
其實,應當先問問喪的什麼志?鴻鹄有其高遠之志,燕雀也自有燕雀逍遙自在之志。“志”是什麼?無非是志向、志願的意思。大到世界大同,小到想弄清挖耳勺是誰發明的,都是一種願望、志向。大者無須強求小者,小者亦無須強學大者。“賢者識大,不賢識小”,似亦前人所言。何況,人生多彩,無論大事小事都無須“天天講,時時講”。又何況,人有此“志”的同時,也可以有彼“志”。既是勞動模範又是收藏家的朱大先即為一例。收藏者在其“玩物”的過程中,也就是實現其“志”的過程。因為搞收藏亦須有志。倘若收藏者“玩物”玩得不夠,半途而廢,這才是喪志。反之,玩得越好,越有水平,則其志大焉!或曰:那些文物“倒爺”、走私者,不是喪志的代表麼?此言差矣!這些人的“志”在于錢而并非物。不過,當其受到法律懲罰時,确實就喪“志”了——金錢夢的徹底破滅!
如果我們擴大一些範圍看,就會發現,大多數專家、學者都是“玩物”玩得極佳者。著名書畫鑒定家徐邦達先生如果不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地“玩”那麼多物,又怎能得來“徐半尺”的尊名呢?然而“玩物”與“喪志”确也有些因果關系,那就要看具體人、具體環境了。宋徽宗趙佶就是因小志而喪大志。作為“富有四海”的天子,他沒有把精力和責任放在江山社稷與黎民百姓身上,最終落得個國破家亡,淪落為坐并觀天的階下囚的悲慘境地,其教訓深刻至極。但作為一個收藏家,如果因為玩得投入玩得專心之緻而成了書畫、銀币、煙标、瓷器等方面的專家,那就是實現了他的“志”,就是為宏揚民族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做出了一定貢獻,大可彈冠相慶。
“玩物”可以怡情,可以益志,可以為國家造就各種人才。那些看見“玩物”者就翻白眼的人,不妨也請你們“下海”來玩一下,看看是否也能玩出點貢獻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