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養生常識 秋季養肺三大要點

養生常識 秋季養肺三大要點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23 18:50:47

  秋季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喜歡養生的朋友一定都會注重秋季的養生工作。然而,卻沒有幾個人知道在秋季我們應該注重身體哪個部位的保養。小編今天來告訴大家,秋季最重要的是要養肺,那麼在秋季我們應該怎樣去養肺呢?下面小編來為大家解答。

  秋季養肺三大要點

  一、飲食以養肺為要

  秋季氣候幹燥,很容易傷及肺陰,飲食應注意養肺。可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甘蔗、燕窩、梨、芝麻、藕、菠菜、鼈肉、烏骨雞、豬肺、豆漿、饴糖、鴨蛋、蜂蜜、龜肉、橄榄;多食芝麻、核桃、糯米等,也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血的作用。

  飲食宜少辛多酸。秋天飲食要少食辛味食物,如:蔥、姜、蒜、韭菜、辣椒等。适當吃點酸味食物,如蘋果、橘子、山楂、石榴、葡萄、猕猴桃等。

  二、生活起居

  1、起居養生

  秋季應早睡早起,早睡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以舒達陽氣。中醫學的典籍着作《黃帝内經》在論述四季的養生方法時指出:"秋三月……早卧早起,與雞俱興。"意思是說,在秋季的三個月裡,作息時間要如同雞一樣,早睡早起。早睡(指晚10點左右),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指早晨6點左右)以順應陽氣的舒張。充足的睡眠可以提高人體的防禦能力,減少疾病的發生。

  适當調節居室的濕度,預防燥邪對人體的侵害。衆所周知,人們常用"相對濕度"(即空氣中實際水汽含量與同溫度下的飽和濕度的百分比值)來表示空氣中所含的水汽。一般來講,人體感覺最舒适的濕度是40%~60%。由于秋天空氣中的水汽含量小,空氣的潮濕程度低,其相對濕度也随之下降。當空氣的相對濕度低于40%時,人們就開始感覺幹燥而不舒服,而低于30%時,人體的皮膚、鼻腔和口腔黏膜的水分很快被蒸發掉,會明顯地出現皮膚幹澀粗糙,鼻腔幹燥疼痛和口燥咽幹,大便幹結等現象。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我們可以再房間裡種植一些盆栽,不僅可以淨化空氣,而且還能賞心悅目,同時,也能夠增加房間裡的濕度,對人的身體很有好處。另外,我們最好經常在地面上灑些水,以保持空氣的濕度。

  2、精神養生

  保持内心甯靜,情緒樂觀。避免悲傷情緒,是秋季養肺的一個好方法。秋季,在精神調養上也應順應季節特點,以“收”為要,做到“心境甯靜”,這樣才會減輕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才能适應秋天的特征。如何才能保持心境清靜呢?簡單地說,就是要“清心寡欲”。私心太重、嗜欲不止會破壞神氣的清靜。在現實生活中,則要求人們把精力多用在工作上,而不要“争名在朝,争利于市”,多做好事,多做奉獻。

  另外,秋天固然天高雲淡,碩果累累,令人愉悅,但難免也有“凄風苦雨”。自然界的秋風、秋雨常令人心生秋愁。尤其是老年人,他們常有蕭條、凄涼、垂暮之感,如果遇上不稱心的事,極易導緻心情抑郁。研究證明,在人的大腦中,有個稱作松果體的腺體,分泌一種“褪黑激素”。這種激素能誘人入睡,可使人産生消沉抑郁之感,而陽光可使褪黑激素分泌減少。同時,褪黑激素還有抑制人體内其他激素(如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的作用,甲狀腺素和腎上腺素的相對減少,會使細胞懶散癱瘓,從而使人們情緒低沉,多愁善感。

  為此,古人認為秋季的精神養生應做到“使志安甯,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也就是說,以一顆平常心看待自然界的變化,或外出秋遊,登高賞,令心曠神怡;或靜練氣,收斂心神,保持内心甯靜;或多接受陽光照射,轉移低落情緒。

  3、房事養生

  節制房事,蓄養陰精。

  4、運動養生

  秋季我們也要注重自身的鍛煉,每天早晨在起床之後最好能夠出去鍛煉一會,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以及個人條件選擇運動項目,但也要注意運動量不宜過大。

  秋季尤其應重視耐寒鍛煉,衣服不可一下增加過多,有意讓機體凍一凍,是增強機體對冬季寒冷氣候适應能力的重要方法。

  5、藥物養生

  秋季是“陽消陰長”,可以服用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進行保健,常用的藥物有西洋參、沙參、芡實、玉竹、天冬、麥冬、百合、女貞子、胡麻仁、幹地黃等。平素為陰虛體質的人,可用中成藥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等。秋季易傷損肺陰,産生口幹咽燥、幹咳少痰、皮膚幹燥、便秘等症狀,重者還會咳中帶血,除了上述藥物,可以加用養陰清肺丸、潤肺止嗽丸等益氣養陰潤肺藥物進行治療。食用中藥之前一定要咨詢中醫。

  三、參考潤肺食譜

  1、白梨蜂蜜羹

  大白梨1個,蜂蜜50克。将白梨去皮核,納蜂蜜于梨心中,放入碗中,置籠中蒸熟服食,每日1~2次,連續2~3天。此羹潤肺止咳,清熱化痰,适用于秋燥及肺燥咳嗽。

  2、蓮子百合粥

  大米150克,百合幹25克,蓮子25克,枸杞2顆,冰糖30克。百合幹用刀背碾成粉狀,蓮子用熱水泡軟,枸杞用熱水稍泡,大米淘洗幹淨用冷水浸泡半小時。鍋中放水,先放入大米、百合幹燒開後,再放入蓮子,改用中火繼續熬煮至熟,最後放入冰糖即可。此粥潤肺止咳,還能安神,有助于睡眠。

  3、山藥杏仁粥

  山藥100克,粟米100克,杏仁20克,酥油适量。山藥煮熟,粟米炒為面,杏仁炒熟,去皮尖,切為末,共煮粥食。适用于脾虛體弱、肺虛久咳患者。

  秋季養肺必吃七大水果

  

  秋梨味道甘甜,具有豐富的水分、果糖以及維生素,含有的營養價值非常高。秋梨能夠幫助我們清熱解毒,補充體内的水分,能夠潤肺化痰,對我們的身體很有好處。同時,秋梨對肺熱咳嗽有着很好的治療效果,大家在平時的時候可以多吃一些秋梨。

  甘蔗

  蔗汁性平味甘,為解熱、生津、潤燥、滋養之佳品,能助脾和中、消痰鎮咳、治噎止嘔,有“天生複脈湯”之美稱。中醫常把其作清涼生津劑,用于治療口幹舌燥、津液不足、大便燥結、高燒煩渴等症。

  葡萄

  葡萄營養豐富,酸甜可口,具有補肝腎、益氣血、生津液、利小便等功效。生食能滋陰除煩,搗汁加熟蜜濃煎收膏,開水沖服,治療煩熱口渴尤佳。經常食用,對神經衰弱和過度疲勞均有補益。葡萄制幹後,鐵和糖的含量相對增加,是兒童、婦女和體弱貧血者的滋補佳品。

  石榴

  石榴性溫味甘酸,有生津液、止煩渴作用。凡津液不足、口燥咽幹、煩渴不休者,可作食療佳品。石榴搗汁或煎湯飲,能清熱解毒、潤肺止咳、殺蟲止痢,可治療小兒疳積、久瀉久痢等。

  柿子

  柿子有潤肺止咳、清熱生津、化痰軟堅之功效。鮮柿生食,對肺痨咳嗽虛熱肺痿、咳嗽痰多、虛勞咯血等症有良效。紅軟熟柿,可治療熱病煩渴、口幹唇爛、心中煩熱、熱痢等症。

  大棗

  大棗能養胃和脾、益氣生津,有潤心肺、調營衛、滋脾土、補五髒、療腸癖、治虛損等功效。中醫常用其治療小兒秋痢、婦女髒燥、肺虛咳嗽、煩悶不眠等症,是一味用途廣泛的滋補良藥。

  柑桔

  柑桔性涼味甘酸,有生津止咳、潤肺化痰、醒酒利尿等功效,适用于身體虛弱、熱病後津液不足口渴、傷酒煩渴等症,榨汁或蜜煎,治療肺熱咳嗽尤佳。

  總結:在秋季之中,因為空氣越來越幹燥,所以我們應該尤為注意肺部的保養,無論是在生活還是飲食方面,我們都一定要注意好養肺。文章中已經詳細叙述了我們在秋季之中應該怎樣去養肺,希望大家能夠多多學習,讓自己健康過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