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素食飲食會給嬰兒帶來健康風險 寶貝飲食三餐三點有講究

素食飲食會給嬰兒帶來健康風險 寶貝飲食三餐三點有講究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2-12 09:07:02

  目前英國有超過100萬素食者和50萬純素食者(嚴格的素食主義者),而且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長,盡管這些人都是15歲以上的人群,但如今有越來越多的嬰兒可能會在素食或純素食的環境中成長。下面和作文庫知識百科一起來看看吧。

  但是,即使不進行飲食的限制,确保嬰兒獲得适當數量的飲食及維持營養平衡也是一項非常棘手的工作,即使在發達國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比例的兒童缺乏足夠的微生物和礦物質,有研究證據表明,純素食飲食可能會加劇兒童出現營養不良的表現,因此,素食者或純素食者父母在傳遞他們的食物洗好時,要做到這一點是非常困難的。

  嬰兒需要獲得大量營養,在出生頭12個月裡,其體重可能會增加兩倍以上,這就表明他們需要足夠的營養物質來制造皮膚、骨骼、血液和器官等機體組分;當涉及他們所需要的營養類型和平衡時,嬰兒又有着特殊的需求,在成年人的健康飲食建議中會鼓勵人們少吃脂肪多吃纖維素,但這種健康飲食建議完全不适合兩歲以下的兒童。

  在出生後的最初6個月裡,嬰兒會從母乳或嬰兒配方奶粉中獲得其所需要的所有營養,WHO建議在可能的情況下對嬰兒進行母乳喂養,但在這段時間之後的一年裡,嬰兒在攝入母乳或嬰兒配方奶粉的同時還需要攝入一些高質量的輔食。嬰兒的飲食中應該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并與蔬菜、水果和谷物混合在一起,但不要攝入太多纖維素,因為過多的纖維素無法提供嬰兒成長所需的最夠營養物質;嬰兒應該盡量少吃一些高度加工食品以及鹽,糖分能夠滿足其所需要的能量,但糖分應該作為含有大量其它營養物質的食物的重要組分,嬰兒攝入的食物種類越多,其缺乏營養的可能性就會越低。

  人們普遍存在一種誤區,即純素食者和素食者很難獲得足夠的蛋白質,但發達國家的人群所攝入的蛋白質中大約有一半都來自于植物,的确,植物(除了種子)主要由碳水化合物和組成蛋白質的少量必須氨基酸(除了大豆)組成,而動物産品和大豆則在一小部分食物中含有大量這種氨基酸。

  但這一切僅僅意味着植物性飲食應該包含多種蛋白質來源,比如烤豆配烤吐司、豌豆和米飯,而意大利面和小扁豆就可以滿足嬰兒的各種需求。

  維生素和礦物質

  比較重要的是,植物性的飲食通常能夠獲得特定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比如鐵、鈣、碘、鋅和維生素B12和維生素D,在植物中,這些礦物質不僅限于某些來源,而且由于其能與植物中的纖維結合,所以機體很難吸收。但是由于這些維生素和礦物質存在于奶制品和雞蛋中,如果嬰兒有較好的食欲,那麼包括這些食物在内的各種素食或許不太可能引起擔憂。

  一旦嬰兒開始吃固體食物,攝入足夠的鐵對其健康發育來說就非常重要了,因為嬰兒比大一點的兒童和成年人需要更多的鐵,因缺鐵導緻的貧血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營養缺乏症,而且5歲以下的兒童最容易患貧血症,但嬰兒可以從多種食物中來獲取鐵,包括雞蛋、豆類、果醬、深綠色植物(比如西藍花等)、強化谷物、母乳或嬰兒配方奶粉等。

  然而,對于純素食主義者來說,事情似乎就難多了,即使多樣化的純素飲食也可能對嬰兒的成長和發育産生一系列問題,不攝入乳制品和雞蛋或許就無法有效足夠補充其所需的關鍵維生素和礦物質,純素飲食中脂肪含量較少,而脂肪是嬰兒生長發育的重要能量來源,同時純素飲食中天然糖類的含量也相對較少,因為攝入牛奶不足,而牛奶就是乳糖的天然來源。

  如果不攝入任何動物制品,維生素B12唯一可靠的來源或許就是強化食品或補充劑了,無法獲取足夠的維生素會引發嬰兒的神經性損傷,而碘也很難獲得,這對嬰兒的智力發育也至關重要;我們可以買到碘鹽,但這種鹽并不适合嬰兒攝入,而碘補充劑也并不适合,因為無法控制嬰兒的補充劑量;其中一種解決方法就是攝入海藻,雖然我們需要花一些時間來學習如何在廚房正确使用這種海藻,但卻是非常通用的,一些植物性的奶制品也含有碘,但并非是全部的。

  純植物性的飲食或許并不理想

  孩子們的适應力非常驚人,其會在不理想的環境中生存,但我們真正想要的是基于相關證據來鼓勵兒童們得到最佳的生長和發育,僅僅依靠植物性飲食來滿足嬰兒的所有需求并不是不可能的,但也是不太理想的。

  目前研究人員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說明,當前的素食飲食習慣如何在人口層面上影響嬰兒的健康,但是素食飲食被指責為導緻兒童健康問題的原因并不難被找到,研究人員對荷蘭的兒童進行研究,給予其一種特别嚴格的植物性長壽食品,結果表明,這些兒童在6-18個月大的時候會缺乏營養并發育遲緩。

  然而,如果父母有一種明智的态度,并且是公認的純素食主義者的話,那麼孩子就沒有理由不遵循多樣化、主要是純素食的飲食,在理想狀況下,這些食物中的全谷物含量應該是有限的,而且偶爾補充雞蛋和牛奶也能補充其植物性的飲食。

  三餐三點有講究

  由于寶寶的活動能力增強,讓他坐着喂食就很不容易了,他會在吃飯的過程中去玩。為此,如何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對于爸爸媽媽來說非常重要。

  關于喂輔食究竟用多少時間合适,由于寶寶吃飯快慢不同,不能一概而論,重要的是寶寶是否吃得高興。

  對不喜歡吃粥的寶寶,即使花40~ 50分鐘讓他吃完飯碗裡的七成粥,他也不會高興地吃下去。如果用匙子把粥喂進寶寶的嘴裡,他老是含在嘴裡不往下咽,那就是不愛吃,這時喂餐時間30分鐘就可以了。

  在動物性食物方面,寶寶不吃魚、雞蛋、牛肉、豬肉等食物中的任何兩種, 都不會導緻營養失調。即使寶寶不吃土豆,但隻要吃米飯、面包、面條,也不會導緻碳水化合物不足。在米飯、面包、面條中,隻要吃其中一種,就不會出現熱量不足。

  從這個月齡開始至一周歲,寶寶的日常飲食要向三餐三點的模式靠攏,所謂三餐三點是指:

  7點喝奶加些小點心。

  9點半吃蒸雞蛋( 8個月前的寶寶不吃全蛋),補充魚肝油。

  11點半吃午餐(菜粥或是爛面條)。

  14點半午睡後喝白開水、吃水果,補鈣(偏瘦的寶寶可以加半瓶奶)。

  17點半吃晚餐(菜粥或是爛面條)。

  20點半吃睡前奶。夜晚不提供奶。

  添加輔食的注意要點:

  在輔食的添加過程中,爸爸媽媽應注意的要點。

  1.有的媽媽把副食和粥放在一起喂,這種方法不科學,應該分開喂,讓寶寶能夠品嘗到不同飲食味道。

  2.在輔食添加中,爸爸媽媽不能機械照搬書本上的東西,要根據寶寶的飲食愛好、進食習慣等靈活掌握。

  和大人一起吃飯的注意事項

  有的寶寶喜歡和大人一起吃飯,也喜歡吃大人的飯菜。媽媽完全可以利用寶寶的這一特點,在大人午餐和晚餐時添加兩次輔食。隻要寶寶消化好,能和大人一起進餐是很好的事,同時,媽媽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在烹饪時,要選擇适合寶寶胃口,飯菜要爛 ,少放食鹽,不放味精、胡椒面等刺激性調料。

  2.抱寶寶到飯桌上,一定要注意安全,熱的飯菜不能放在寶寶身邊,寶寶會把飯菜弄翻,比如熱湯會燙傷寶寶。嬰兒皮膚嬌嫩,即使大人感覺不很燙的,也可能會把寶寶燙傷。

  3.不要讓寶寶拿着筷子或飯勺玩耍,可能會戳着寶寶的眼睛或喉嚨。有的寶寶就喜歡吃輔食,無論如何也不愛吃奶,就要多給寶寶吃些魚蛋肉,補充蛋白質。

  從這個月開始,媽媽要注意減少寶寶對乳頭的依戀。如果乳汁不是很多,應該在早晨起來、睡前喂母乳。吃完飯菜或牛奶後,媽媽知道寶不會餓時,即使有吃奶的要求(媽媽抱着時,頭往媽媽懷裡鑽,用手拽媽媽的衣服等),媽媽也不要讓寶寶吸吮乳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