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内科的一些并發症,那麼也是比較嚴重的并發症,所以一旦出現了這些方面的并發症,對于一個患者來說,會影響很嚴重,所以出現這種情況的一些患者,就想具體了解一下神經内科的護理有哪些?為了你能全面了解,就來看看下面護理的内容有哪些吧。
并發症護理
1.機械性并發症
鼻咽食管損傷是長期經鼻咽食管進行腸内營養的并發症,與長期放置鼻飼管壓迫刺激胃食管黏膜有關,喂養管質地過硬或管徑過大均是導緻鼻咽食管損傷的因素。通過臨床護理觀察,發現腸内營養常見的機械性并發症有鼻咽部不适,鼻咽部黏膜糜爛和壞死,鼻部膿腫,急性鼻窦炎,聲嘶,食管炎,氣管食管瘘等。護理方面應給予加強監護,熟練掌握規範操作技術,選擇直徑小、質軟的鼻胃管。
2.腹瀉
腹瀉是腸内營養最見的并發症。其原因為鼻飼操作過程污染,輸注量過多,速度過快,溫度過低,高滲營養快速進入胃腸道時,胃腸道會分泌大量的水分稀釋營養液,刺激腸蠕動加速。因此,應保證質量,使用營養均衡的營養液,護士應注意:
(1)通過腸内營養泵于16—24 h連續性滴入,根據營養液的總量調節滴速,開始時速度可減慢至20 ml/h,待胃腸适應後,根據病人胃腸功能調節最大速度不超過120 ml/h。
(2)控制速度的同時要注意營養液的溫度和濃度,在輸注管道上使用輸液加溫器,但須定時更換位置,以免局部溫度過高,并根據加溫器離輸入口的距離調節溫度,保持溫度38℃左右。
(3)定時評估腸鳴音及排便次數與性狀。
(4)已開啟的營養液,最多放置不宜超過24 h,如并發腸道感染,可遵醫囑應用抗生素,必要時暫停鼻飼。
3反流、誤吸
誤吸為腸内營養中最嚴重和最危險的并發症,由于氣管導管和胃管的插入,使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增加,病人不适感增加,易産生惡心、嘔吐,從而引起反流;插管病人的吞咽反射減弱或喪失,嘔吐、咳嗽、吸痰有可能引起營養液誤吸入氣管内。據有關報道,氣管切開病人鼻飼反流率高達30%,神經系統疾病病人的鼻飼反流率高達12.5%。因此,臨床護理工作中應注意:(1)胃管插入深度為55—60 cm使胃管前端到胃體部或幽門處,食物不易反流。鼻飼前确定胃管位置正确,吸痰時動作輕柔,若出現嗆咳嚴重,暫停吸引。(2)實施腸内營養時,除有禁忌證者,應擡高床頭30 o -45 o卧位。借助重力作用加速胃排空,防止胃潴留、反流的發生。(3)氣管插管或氣管套管氣囊壓力保持25~30 cmH2O,達到氣道密閉,防止吸人性肺炎。(4)當出現嘔吐、反流時,使病人保持側卧位,盡快吸盡呼吸道、口鼻腔的嘔吐物,暫停鼻飼。
4.代謝性并發症
代謝性并發症的護理包括水、電解質、糖、維生素和蛋白質代謝的異常,臨床上常見有高血糖、水過多、脫水、低血糖、鈉、鉀離子失衡及脂肪酸缺乏。護理時應每日記錄出入量,定期監測全血細胞計數、凝血酶原時間,營養開始階段,每2 d測1次血糖、肌酐、尿素氮、血清電解質的變化。以後1次/w進行測定。應注意血清膽紅素、氨基轉移酶等的變化情況,以調整營養液的輸注速度及輸注量。對危重患者血糖的控制,必要時應按醫囑給予靜脈泵入或皮下注射胰島素治療,急性期血糖控制目标1.0~2.0 g/L,病情平穩後應控制于1.0~1.5 g/L。
5.感染性并發症
(1)吸人性肺炎:誤吸是EN最嚴重和緻命的并發症。臨床表現為呼吸急促,心率加快,X線表現肺部浸潤影。如有大量的胃腸内營養液突然吸入氣管,可在幾秒内發生急性肺水腫。神經内科危重症患者常常合并意識障礙、吞咽、咳嗽反射減弱或消失。每次EN時都應采取适當體位,鼻飼前驗喂養管的位置,喂養過程中避免管道移位,監測胃潴留情況,如果潴留量>200 ml,應暫時停止輸注和降低輸注速度。同時注意觀察有無嗆咳、呼吸改變及發绀情況。一旦發生,應立即停用EN,并将胃内容物吸淨,即使小量誤吸,也應鼓勵患者咳嗽,咳出氣管内液體。如有食物顆粒進入氣管,應立即進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并予以清除,應用抗生素治療肺内感染,行靜脈輸液及糖皮質激素消除肺水腫。
(2)營養液的污染:通常是由于操作不規範所緻。因此,在EN時營養液配制要保持清潔無菌,操作前要洗手并戴口罩。營養液最好現配現用,開啟後未用的液體應放人冰箱内保存,時間不超過24 h。營養液輸注時應适當加溫,一般保持在37—38℃,尤其在冬季,以避免刺激胃腸道引起腹瀉。
神經内科的護理,以上就做了詳細的介紹,所以對于很多的人來說,當出現神經内科的一些疾病以後,一定要對以上的護理,做一個全面的了解,因為神經内科的疾病,必須要做到很好的護理,才能讓自己能通過護理,更好地進行康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