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身體這處的粘液增多當心是腸癌

身體這處的粘液增多當心是腸癌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4-30 04:24:47

  腸癌是一個發病率很高的疾病,一直以來都有很多人受到它的侵害,那麼出現什麼症狀就有可能是腸癌呢?腸癌的症狀有哪些?直腸癌又是怎麼回事?什麼地方突然變黏則說明有可能是腸癌,下面就來通過文章一起了解下。

  直腸癌是指從齒狀線至直腸乙狀結腸交界處之間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我國直腸癌發病年齡中位數在45歲左右。青年人發病率有升高的趨勢。

  出現兩個症狀要當心

  我們怎麼才能提早發現直腸癌呢?其實直腸癌是有早期表現的,我們最容易察覺的有以下兩個症狀。

  1、大便出血:血液呈鮮紅或暗紅色,常混有黏液或膿液。

  2、大便習慣的改變:由于癌腫的刺激,患者可在短期内出現無明顯原因的大便次數增多或交替出現便秘與腹瀉,或有排便不盡的感覺。随着病程發展、病竈增大,癌腫可阻塞直腸出口,引起便秘、大便變細、大便變形以及腹脹等症狀。

  如果出現便血、腹痛等症狀,要及早去醫院檢查,通過肛門指檢、腸鏡都可以發現病情,一旦發現有息肉或腫塊,一定要盡快治療。

  如何預防直腸癌

  近年來腸癌日趨年輕化,特别是一些40歲左右的各界精英更易患大腸癌。他們久坐少動,都因忙于工作而飲食不規律,消化道生理節律被打亂,腸道運行不暢,工作壓力大,影響大便功能改變等等,都是易患大腸癌的因素。做到以下幾點,對于直腸癌的預防有較大的幫助。

  1、飲食:健康飲食 遠離腸癌

  a、每天至少攝取5份蔬果美國癌症研究院指出:每天至少攝取5份蔬菜、水果,就可以降低20%的患癌症風險。多吃菠菜、青花菜,能遠離大腸癌。

  b、澱粉類食物越多,結直腸癌的發病率越低多項研究發現,食用澱粉類食物越多,結腸、直腸癌的發病率越低。比如,以肉類食物為主食的澳大利亞人,結腸癌發病率是以澱粉類食物為主食的中國人的4倍。

  所謂澱粉類食物,主要指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如大米、玉米、小麥等,以及根莖類蔬菜,如土豆、山藥、薯類等,此外,還包括各種豆類和香蕉等含澱粉比較多的水果。

  c、限制肉類攝取通常食用脂肪含量高的人體重比較高,患癌幾率比一般人要高。因此,應盡量選擇低脂的食物,尤其要限制動物性脂肪。

  2、運動:每周運動3次以上

  運動可以增加腸胃的蠕動并縮短有害物質在腸道内的時間,可以預防直腸癌。每周進行3次以上的運動,每次運動30分鐘以上,癌症就會遠離你。

  3、疾病防治:及時治療

  腸胃疾病各種慢性腸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血吸蟲病形成的肉芽腫等與結直腸癌的發生有直接的關系。多數研究表明,80%的結直腸癌都與直腸腺瘤有關。因此發現有直腸腺瘤的患者都需要及早摘除,以免惡變。

  腸癌的早期症狀

  1、腹脹、腹痛

  原因是由于腸道功能紊亂,或者腸道梗阻而緻。部位多集中在中下腹部,多為隐痛或脹痛,還有漸漸加重的趨勢。

  2、便血

  因病變距肛門較近,血色多呈鮮紅色或暗紅色,且往往是血便分離。隻在出血量較多時,才可見大便呈棕紅色、果醬樣。右半結腸癌病人中有這種,肉眼可見的便血者占36。5%。這也屬于大腸癌的早期症狀表現。

  3、貧血

  當長期慢性失血,超過機體造血的代償功能時,病人即可出現貧血這種,大腸癌的早期症狀。腫瘤阻塞,當腫瘤長至相當體積,或浸潤腸壁肌層時,可引起腸管狹窄,腸腔變小,腸内容通過受阻。

  4、大便習慣和性狀改變

  直腸癌患者大便次數可增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根本沒有糞便,隻是排出一些黏液、血液,且有排便不盡的感覺。當大腸腫瘤相對較大且有糜爛、潰瘍或感染時,才可能發生大便習慣、次數的改變,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瀉。

  如果癌腫突出向直腸腔内生長,導緻腸腔相對狹窄,則排出的大便往往變細、變形,可呈扁形,有時變形的大便上附着一些血絲。

  腸癌的治療方法

  1、外科治療

  大腸癌的治療中的唯一根治方法是早期切除癌腫。探查中如發現已有癌轉移,但病變腸曲尚可遊離時,原則上即應将大腸癌切除,以免日後發生腸梗阻。

  另一方面,癌腫常有糜爛、滲血或伴有繼發感染,切除後能使全身情況獲得改善。對有廣泛癌轉移者,如病變腸段已不能切除,則應進行造瘘或捷徑等姑息手術。

  放射治療

  療效尚不滿意,有人認為大腸癌的治療分為

  1.術前放療可使腫瘤縮小,提高切除率,減少區域性淋巴轉移、術中癌細胞的播散及局部複發。

  2.術後放療對手術根治病例,如腫瘤已穿透腸壁,侵犯局部淋巴結、淋巴管和血管,或外科手術後有腫瘤殘存,但尚無遠處轉移者,宜作手術後放療。

  3。單純放療:對晚期直腸癌病例,用小劑量放射治療,有時能起到暫時止血、止痛的效果。

  中西相結合的方式

  “五行平衡緩控療法”此特色療法堅持中醫五行相應、子午流注的整體觀、時間觀指導診療過程,中藥與針灸及特色療法配合,提高預防及治療的效果。

  還根據患者體質、病情特點,綜合運用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以毒攻毒、益氣健脾、扶正固本、疏通經絡等多種治療法則。使患者延長生存期限,提高其生存質量,還有緩解患者的症狀,減少痛苦,建立自信心等特點。

  腸癌早期症狀與痔瘡非常相似。很多患者因為忽視了這不疼不癢的便血,沒能及時确診。但實際上這兩種病還是有區别的。

  首先,便血不同。痔瘡便血的特點是在排便時出血,血色鮮紅,排便完後便血自行停止;直腸癌則是大便帶血,很多情況下同時混有黏液或膿液,這種血的顔色比痔瘡出血顔色要暗一些。

  其次,直腸癌會出現排便習慣的改變,比如大便變細,次數增多或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此外,直腸癌常會伴有其他症狀。比如腹部不适、腹脹感或持續性隐痛。

  由于腫瘤消耗,患者還可能出現貧血、無力、體重減輕、低燒等全身症狀。如果是痔瘡,則很少引起這些不适。

  一旦出現便血以及大便功能紊亂等可疑症狀,不要輕易斷定自己是患了痔瘡,而應及時找專科醫生就診,做一下肛門指診、直腸鏡、結腸鏡等必要的檢查。

  凡40歲以上有以下任一表現者應列為高危人群

  1.一級親屬有結直腸癌史者。

  2.有癌症史或腸道腺瘤或息肉史。

  3.大便隐血試驗陽性者。

  4.以下五種表現具兩項者:黏液血便、慢性腹瀉、慢性便秘、慢性闌尾炎史及精神創傷史。高危人群更應定期檢查,警惕腸癌的發生。

  結語:腸癌是一種會嚴重危害人們身體健康的疾病,上文中給大家介紹了一些預兆還有早期症狀,隻是列舉的其中一部分,反正無論如何一定要好好對待自己的身體,隻有這樣才能讓整個人的身體狀況更好,如果出現了一些異常的身體情況,那麼就要多加警惕了,希望本篇給你們帶來幫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