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新生兒如何正确的合理喂養

新生兒如何正确的合理喂養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7:45:05

新生兒如何正确的合理喂養(關于新生兒的喂養小知識)1

新生嬰兒喂養主要有母乳喂養、人工喂養、混合喂養等方式。新生兒母乳喂養的注意事項有哪些?新生兒母乳喂養的方法有哪些?新生兒奶粉喂養的步驟是什麼?新生兒奶粉喂養的注意事項有哪些?新生兒混合喂養的注意事項有哪些?新生兒不吃母乳怎麼辦?新生兒不吃奶粉怎麼辦?

新生兒喂養方法

新生嬰兒喂養主要有母乳喂養、人工喂養、混合喂養等方式。其中,母乳喂養指的是用母親的奶水喂養,是新生兒喂養的最佳方法;人工喂養則是指當母親因為各種原因而不能進行哺乳時,可采用牛、羊等動物乳制成的奶粉或其他代乳品進行人工喂養;混合喂養指的是當母親奶水不足,不能夠多次喂養時,配合其他代乳品如牛奶、羊奶等來進行喂養。

新生兒營養

新生兒期也是中樞神經系統發育的關鍵期,需要均衡豐富的長鍊不飽和脂肪酸提供适宜營養和信息刺激,才可讓腦部獲得最佳的發育。此外,嬰兒越小,生長速度越快,所需蛋白質也越多,但新生兒的胃容量小、消化功能不成熟,這意味着嬰兒攝入蛋白質的數量要充足,質量要好,以易于消化的乳清蛋白為佳。

每天新生兒所需的營養如下:

1、蛋白質:足月兒每日每千克體重約需2~3克。

2、脂肪:每天總需要量為9~17克/100卡熱。母乳中未飽和脂肪酸占51%,其中的75%可被吸收,而牛乳中未飽和脂肪酸僅占34%。亞麻脂酸和花生四烯酸是必需脂肪酸,亞麻脂酸缺乏時出現皮疹和生長遲緩,花生四烯酸則合成前列腺素。

3、氨基酸:9種必需的氨基酸是:賴氨酸、精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颉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色氨酸。新生兒每天必須足夠地攝入這9種氨基酸

4、熱能:足月兒生後第一周,每日每千克體重約需250~335千焦;生後第二周,每日每千克體重約需335~420千焦;生後第三周及以上,每日每千克體重約需要420~500千焦。

5、糖:足月兒每天需糖17~34克/100卡熱。母乳中的糖全為乳糖,牛乳中的糖,乳糖約占一半。

6、礦物質、宏量元素及微量元素。

鈉:食鹽就是氯化鈉,提供人體必需的鈉。媽媽喂奶期間不宜吃得太鹹,但并不是一點也不需要鈉。乳母在月子中一點不吃鹽的做法是不對的,新生兒也需要鹽。

鉀:乳品中鉀能夠滿足新生兒的需要。氯:氯随鈉、鉀吸收。鈣、磷:母乳中的鈣,有50%~70%在新生兒腸道中被吸收;牛乳鈣的吸收率僅為20%。因此母乳喂養不易缺鈣,牛乳喂養容易缺鈣。磷的吸收比較好,不易缺乏。

鎂:鎂缺乏時影響鈣平衡。

鐵:母乳和牛乳中鐵含量都不高,牛乳中的鐵不易吸收,因此牛乳喂養更容易缺乏鐵。

鋅:新生兒期很少缺鋅,一般不需要額外補充。發鋅不能代表當時的血鋅情況。因此,不要以發鋅衡量當時的血鋅情況,發鋅低不能代表血鋅也低,應以血鋅為準。

7、維生素:健康孕婦分娩的新生兒,很少缺乏維生素,因此不需要額外補充。如果準媽媽妊娠期維生素攝入嚴重不足,胎盤功能低下并早産,新生兒可能缺乏維生素D、C、E和葉酸。

維生素K:維生素K缺乏,可引起新生兒自發出血症或晚發性V-K缺乏出血症。尤其是純母乳喂養兒,發生的概率比較大。因此,常規上給出生後的新生兒肌注V-K1 1.0毫克,是起預防作用的。早産兒腸道菌種成長較晚,肝功能發育不成熟,容易出現V-K缺乏,應每日補充維生素K1毫克,連續補充3次。

維生素D:雖然新生兒出生時儲存一定量的維生素D,但由于不能夠在室外接受足夠的陽光,又不能經食物攝入,嬰兒期可出現維生素D缺乏性嬰兒手足搐搦症和幼兒期佝偻病。應該從出生後半個月開始,補充維生素D,每日400國際單位。

維生素E:早産兒需要補充,每日30毫克。維生素A過量:在補充維生素D時,有的選用魚肝油制劑,即維生素AD劑。如果比例不合适,可發生維生素A過量,甚至中毒。

新生兒母乳喂養方法

正确的哺乳方法,應将一手的拇指和其餘四指分别放在乳房的上、下方,并把乳房托起成直錐形,而且穆嬰必須緊密相貼,頭與雙肩朝向乳房。哺乳時媽媽身體一定要放松,身體略向前傾,用手掌根部托起嬰兒頸背部,四指支撐嬰兒頭部。喂母乳時無論白天和夜間都要把孩子抱起來喂,吃空一側汁排空了才能更好地刺激乳腺再分泌。喂奶前要将乳頭洗幹淨,先擠出幾滴,然後再讓孩子吃。

嬰兒含接姿勢用乳頭輕觸嬰兒的嘴唇,當其嘴張大後,将乳頭和乳暈放人嬰兒的口中。嬰兒的嘴唇應包住乳頭和乳暈或大部分乳暈,下巴緊貼乳房。如嬰兒不張嘴,需要用乳頭刺激唇部,當嘴張大時母親快速将乳頭送進嘴裡。

哺乳結束時用示指輕輕向下按嬰兒下額,避免在口腔負壓情況下拉出乳頭而導緻乳頭疼痛或皮膚破損。

如乳汁米吸完者應将乳汁擠出,其方法是:将大拇指放于乳暈上,其餘四指放于對側,向胸壁方向擠壓,有節奏地擠壓;放松,并在乳暈周圍反複轉動手指位置,以便擠空每根乳腺管内的乳汁。

新生兒母乳喂養姿勢

在母乳喂養寶寶的時候,媽媽應将拇指與其餘四指分别放于乳房上、下方,呈“C”形托起整個乳房。母親舒适地坐着或躺着,最好在其腰部和手臂下方放置一軟枕,坐位時在足下放一腳凳,以使媽媽放松;嬰兒的身體貼近媽媽,面向乳房;嬰兒的頭與身體在一條直線上;嬰兒的口對着乳房。

側卧位适用于:①剖官産術後的媽媽,以避免切口受到壓迫;②媽媽倍感疲憊,希望在嬰兒吃奶時休息或睡覺;③乳房較大,利于嬰兒含接。

母乳喂養寶寶的各種姿勢

1、搖籃抱法:用媽媽手臂的肘關節内側支撐住寶寶的頭,使他的腹部緊貼住媽媽的身體,用另一隻手支撐着乳房。因為乳房露出的部分很少,将它托出來哺乳的效果會更好。

優點:通常最簡便易學的姿勢;多數父母最常用的姿勢。

2、交叉搖籃抱法:和使用搖籃支撐法的位置一樣,但這一次用對側的手臂,這樣就可以用手來支撐寶寶頭部,用前臂支撐身體。這樣媽媽可以更多的控制寶寶頭部的方向。

優點:使用手支撐頸背部,較使用前臂會對嬰兒頭部形成更好的控制;當用來為早産兒或叼牢乳頭有困難的嬰兒哺乳時尤其有效。

3、側卧抱法:媽媽可以在床上側卧,讓寶寶的臉朝向媽媽,将寶寶的頭枕在臂彎上,使他的嘴和乳頭保持水平。用枕頭支撐住後背。如果是在剖宮産術後,這也是一個很好的姿勢。

優點:哺乳中便于休息;會陰切開或撕裂疼痛或痔瘡疼痛的婦女采用此姿勢最舒适。

新生兒母乳喂養注意事項

1、不要用微波爐熱奶。給寶寶熱奶,最好是用熱水浸泡或者用專門的暖奶器來加熱,盡量不用微波爐加熱。因為微波是通過使食物分子激化而産熱的,瓶子并不燙,不好把握奶溫。而且微波爐加熱不均勻,很可能瓶口部分的溫度與瓶子中央的溫度不同。食道黏膜比皮膚更柔嫩,45℃左右就足以引起燙傷。食道燙傷會引起疤痕收縮,使食道變狹窄,吞咽困難,寶寶就會拒絕喝奶。而且咽部是發音的部位,受到損傷還會影響到語言的發育。

2、不要躺着喂奶。照顧小寶寶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加上新媽媽的體力還沒有完全恢複,很容易疲勞。如果躺着喂奶,不小心睡着了,乳房有可能壓迫寶寶的口鼻,引起窒息。

3、喝完奶要拍嗝。寶寶喝完奶,先别忙着讓他躺下。拍嗝能讓他排出胃裡的空氣,以防吐奶。如果寶寶經常吐奶,要讓他側卧,以免吐出的奶堵住口鼻引起窒息,或經鼻腔進入呼吸道引起吸入性肺炎。

4、很多媽媽在月子裡因為生産都非常疲勞,再加上白天不斷地給寶寶喂奶、換尿布,到了夜裡媽媽就非常困。

一遇到晚上寶寶哭鬧,媽媽就更累了,往往媽媽直接躺着喂寶寶奶,寶寶吃到奶也就不哭了,母親可能就不知不覺睡着了,這是十分危險的。因為寶寶吃奶時與媽媽得很近,熟睡的媽媽很容易堵住寶寶的鼻孔而引起寶寶窒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悲劇發生,媽媽夜間喂奶時最好能坐起。

新生兒奶粉喂養

新生兒奶粉喂養量怎麼安排

一般開始的時候是20-30ml,但具體的情況都是看新生兒的食量,奶量可以慢慢增多。其實寶寶隻要吃飽了就不吸了,所以媽媽不要勉強他。一般的奶粉盒上都有标注喂食量,按照上面寫的食用是最好的,用裡面帶的量勺不能随便換工具。

嬰兒出生的前幾天,奶量可按嬰兒每公斤體重計算,每日給配方奶100-200毫升,每隔3-3.5小時喂一次,一天要喂7-8次。

嬰兒滿月後到兩個月,奶量按體重逐漸增加,每日喂6-7次,每次間隔3.5-4小時,每頓約吃80-120毫升左右,最多可吃到150毫升。

當完全用奶粉喂養嬰兒時,應當計算奶粉的用量。在此介紹一種簡單的計算方法:按嬰兒體重來計算,1千克體重每月供給全脂奶粉500克,如果一個嬰兒體重6千克,每月應當供給奶粉3000克,約相當于市售奶粉6袋。每次用量多少合适,最好認真閱讀奶粉的産品說明書。

如嬰兒體重為3公斤,則需奶3×150毫升=450毫升奶,配出的總量再以頓數除,可得出每頓用奶量。總量為450-480毫升,分成7-8次服用,每頓為60-70毫升。在五、六個月均按此比例增加。

嬰兒15天到滿月,如消化正常,可吃純奶,近每公斤體重100-150毫升,每頓約吃60-100毫升。

新生兒奶粉喂養步驟

1、保障安靜溫馨的哺喂環境

無論是給寶寶喂母乳還是喂奶粉,都需要一個安靜溫馨的環境,可以用CD機播放一些輕柔的音樂,例如胎兒期播放過的音樂。

2、掌握正确舒适的哺喂方式

(1)奶瓶等調奶用具的清潔消毒疏忽不得,放入沸水中煮5分鐘或者用蒸汽、微波消毒。

(2)夜間喂母乳相對比較方便,如果需要喂奶粉,最好事先計量好單次的奶粉,儲存在奶粉盒裡,準備涼、熱開水在邊上,也可以用恒溫加熱器。

(3)泡奶前一定要将雙手洗幹淨。

(4)按說明沖調奶粉,濃度适當。因為寶寶胃腸、肝、腎發育尚不完善,奶粉沖得過濃勢必會加重這些髒器的負擔,引起這些器官的功能障礙,造成腹脹、腹瀉、便秘......甚至厭食或肥胖。

(5)40℃左右溫水調配。水溫過高,會使奶粉結塊,無法充分溶解,也會使奶粉中的乳清蛋白産生凝塊,影響消化吸收,此外,對熱不穩定的維生素、免疫活性物質(如含雙歧杆菌)等容易遭到破壞,營養價值大打折扣”。或者将1/3的涼開水和2/3的熱開水混合,然後放入适量奶粉。

(6)雙手滾搓瓶身,使奶粉完全溶解,而非上下震動,以免産生大量氣泡。

(7)無論對哪個年齡階段的寶寶來說,讓他倍感安全的事,就是被媽媽緊緊地摟抱着,依偎在她溫暖的懷抱裡吃奶,即使沒有喝上母乳,能聞到媽媽身上親切的味道,也能讓寶寶倍感安心。

(8)讓奶水充滿整個奶嘴和瓶頸後再放入寶寶口中,避免吸入過多的空氣。

(9)奶嘴孔的大小會影響到奶水的流量,要留意奶嘴孔的大小是否合适。孔太小,寶寶吸奶就非常費勁;孔太大,奶水流量過快,容易嗆到寶寶。

(10)大多數寶寶以吃飽為止,但有一些在吃到一半時就不肯再吃,這時需要将寶寶斜抱起,輕拍背部,讓胃中的空氣排出後再喂;如仍不肯吃,則要查找原因,看他是真正地吃飽了,還是由于身體不舒服而不想吃。

(11)不要強迫寶寶每餐必須喝完一定量的奶,大部分情況下,寶寶自己知道可以吃下多少,勉強吃下的後果隻會加重吐奶,久之可能導緻厭奶。

(12)喂完奶後,用棉柔的毛巾将寶寶的嘴巴擦拭幹淨,用直立式抱法将寶寶的下巴靠在媽媽的肩膀上,空心掌自下往上地輕拍寶寶的背部,幫助打嗝排出不小心吃下去的空氣。

(13)每次吃剩的奶一定要倒掉,不能留到下一餐吃,因為奶水是良好的細菌培養基,剩奶留到下一餐時,很可能已被細菌污染,寶寶吃後可能會發生嘔吐、腹瀉等症狀。

新生兒奶粉喂養注意事項

給寶寶選一款合适的奶粉很重要,而添加β-植物油(超優質親和結構脂)的均衡配方奶粉,促進鈣和能量吸收。優質的奶粉在其沖調階段就呈現出差異性,媽媽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進行區别:一看,粉體細膩、松散,無結塊;二沖,40°溫水沖調均勻溶解;三倒轉,雙手滾搓瓶身,倒挂瓶底無沉澱,無挂壁。營養無損耗,全面優吸收。同時,适當的益生菌攝入,能增加腸道屏障功能,抵禦外來有害菌定殖腸道,抑制有害菌生長,調節寶寶腸胃,增強寶寶抵抗力,讓寶寶吸收更好。

1、切忌沖調奶粉時先加奶粉後加水。

正确的沖調方法是:

(1)首先先加水并調整好水溫:40—60℃。過熱可以放涼開水,過涼可以兌熱水。沖調奶粉不能用滾開的水,這樣會破壞奶粉中的營養物質。

(2)将定量的溫開水倒入奶瓶内,再按照寶寶需要的量和奶瓶上的刻度調整水量。

(3)然後再加入适當比例的奶粉。過濃過稀都不符合寶寶的需要,後加奶粉比較好控制奶粉的量,沖出的奶粉濃度準确。

這樣沖調比較容易控制水溫和水量。如果先加奶粉,水溫不合适,水量沒掌握好,都可能浪費時間和奶粉。

2、切忌将已沖調好的奶粉再次煮沸。

已經沖調好的奶粉若再煮沸,會使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結構發生變化,從而失去原有的營養價值。寶寶再喝這樣的奶水,所獲得的營養會大打折扣。

3、切忌自行增加奶粉的濃度及添加輔助品。

由于嬰幼兒的毛細血管很嫩弱,如果奶粉濃度過高,容易引起孩子腦部毛細血管破裂,導緻出血,如果經常給寶寶喝過濃奶粉,出血多了會影響寶寶智力發育,還會增加他的腸道負擔,導緻消化功能紊亂,引起便秘或腹瀉,嚴重的還會出現壞死性小腸結腸炎。

有些媽媽用高湯給寶寶沖調奶粉,認為這樣既有奶粉的營養又有高湯的營養,但寶寶長期喝這樣的奶粉。對血液、腎髒都是有害的,還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4、切忌直接給寶寶更換奶粉。

很多寶寶吃奶粉的中途都會因為某種原因面臨轉奶的問題,給寶寶更換奶粉一定要逐漸過渡,更換奶粉一般需要需1—2周。寶寶胃腸道功能發育不完善,頻繁換奶粉,容易引起消化道不适。給寶寶轉奶的方法,可将兩種奶粉摻着,每頓逐漸減少舊奶粉的比例,可于3—7天内轉完。整個過程可曆時1—2周,讓寶寶有個适應過程。

寶寶轉奶(包括從母乳喂養轉混合喂養,從一個品牌轉另一品牌奶粉,同品牌奶粉轉不同階段),都應在寶寶健康情況良好時進行,沒有腹瀉、發燒、感冒等,接種疫苗期間最好不要轉奶。

寶寶腹瀉時,短期内可适當将奶粉稀釋(根據情況如對半稀釋),一般母乳可繼續;嚴重的腹瀉,醫生會建議暫停母乳和配方奶粉,改為腹瀉奶粉;病愈後仍然可以恢複以前的母乳和配方奶粉。

5、切忌給新生兒喂太多奶粉。

産後的最初3天,隻有少量初乳,如果媽媽暫時沒有母乳或者确實量很少不能滿足寶寶的需要,隻能在吮吸母乳後,再用小奶杯或勺子喂配方奶粉。新生寶寶的消化功能非常弱,不能消化全奶,通常最初的3天喂1/3奶(多加2倍水),接着的4天喂1/2奶(多加一倍水);新生寶寶的胃容量也小,最初一周大約每頓最多能喝到30—60毫升;大約隔2小時左右喂一次,一晝夜喂10—12次(最初的3個月按需喂奶,喝奶的量、間隔時間和次數需視寶寶個體的需求而定)。勤哺乳是促使乳汁增多的好方法,一旦母乳量足夠,完全可以改為純母乳喂養。

6、别忘了給寶寶喂水。

混合喂養和人工喂養的寶寶,需要在2次喂奶粉中間加喂一次白開水,簡單的估算方法是每天的配方奶量與水量的比例約為100:15。

新生兒母乳喂養和奶粉混合喂養

母乳和奶粉混合喂養是在确定母乳不足的情況下,仍然保留母乳喂養,同時附加奶粉的喂養方法。

不管是采用母乳奶粉混合喂養,還是其他方式的混合喂養,媽媽每次哺乳時,都要以喂母乳為主,不管媽媽是否奶水充足;混合喂養的奶粉要嚴格按照奶粉包裝上的說明為寶寶調制,不要随意增減量或者濃度。混合喂養的寶寶,應該在兩餐之間适當地補充水。

母乳和奶粉混合喂養的幾種方法:

1、采取先喂母乳,不夠再拿配方奶粉補齊,這對增加母乳分泌有幫助,能最大限度地保證母乳喂。不足之處是容易造成嬰兒對乳頭錯覺,可能會出現營養不良。

2、以母乳為主,隻是偶爾加點兒配方奶。如果寶寶生長發育得很好,說明你的乳量還足夠嬰兒吃,就不必添加配方奶了。

3、喂幾次母乳,再喂幾次配方奶。

4、白天全部喂配方奶,晚上全部喂母乳。

5、一次母乳、一次配方奶交替喂養。

新生兒混合喂養的注意事項

混合喂養寶寶的注意事項

當媽媽給寶寶采用混合喂養的時候,一般采用母乳和奶粉混合喂養,媽媽需要了解混合喂養的注意事項,這樣能幫助寶寶營養吸收更好。

1、母乳不足時,需加牛奶或其他乳制品進行混合喂養。混合喂養雖不如母乳喂養效果好,但要比完全人工喂養好得多。

2、混合喂養時,每次應先哺母乳,将乳房吸空後,再給寶寶補充其他乳品,補授的乳汁量要按寶寶食欲情況與母乳分泌量多少而定,原則是寶寶吃飽為宜。補授開始需觀察幾天,以便掌握每次補授的奶量及寶寶有無消化異常現象。以無腹瀉、吐奶等情況為好。

3、在給寶寶喂配方奶時,可以用小火煮沸3-5分鐘,一方面可以消毒殺菌,另一方面可使配方奶中的蛋白質變性,易使寶寶消化吸收。

新生兒不吃奶怎麼辦

對于新生兒不吃奶怎麼辦這個問題需要引起注意,有些新生兒會忽然不愛吃奶了(牛奶或配方奶),媽媽往往找不到任何原因。此時,小編建議媽媽應該做的是:

1、放下焦慮的心情,仔細觀察孩子。如果孩子隻是不愛喝奶粉,但喝水、吃母乳正常(許多孩子此時為混合喂養或仍有少量母乳),而且孩子的臉上經常挂着笑(這一點很重要,有疾病或不舒服的孩子是不會面帶微笑的) 此時就不要太着急。這也許是給孩子一個自我調整的好機會。

2、研究表明,此種情況可能與孩子的肝腎功能發育相對不成熟有關。新生兒對奶中蛋白質的吸收會較剛出生那幾天增加,但肝腎功能相對不足。長期超量工作,會使肝腎“疲勞”,需要适當地“休息”與“調整”。因而,就出現了進食牛奶減少的情況。

3、此時如果孩子仍吃部分母乳,可增加喂母乳的次數,還可以給孩子換換口味,如:換換奶粉品牌,把奶粉沖調稀一點或加一點點米粉等。一般不主張強迫孩子進食。

新生兒不吃母乳怎麼辦

寶寶剛出生時,很多新媽媽由于沒有奶,家裡人怕寶寶餓,就給寶寶吃了奶粉。後來媽媽的奶下來了,但是寶寶卻不吃媽媽的乳頭。寶寶餓的時候給他吃乳頭,可是寶寶吸兩口,就吐出來大哭。遇到這種情況媽媽們不要着急,還是有辦法可解的。

1、寶寶隻吃奶嘴,不吃母乳,那是乳頭混淆了,因為吸奶嘴比吸媽媽的乳頭要省力得多,而且用力方法也不太一樣,所以寶寶會不吸媽媽的乳頭。遇到這種情況,媽媽不要放棄,同時千萬記得每天要按時擠奶,否則等寶寶願意吃了,你卻沒奶了。

2、首先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來在奶瓶裡喂寶寶吃,讓寶寶習慣母乳的味道。注意要奶不很脹的時再給寶寶吃,喂奶時優先媽媽身體裡面的奶水。

3、用觸感跟媽媽奶頭差不多的奶嘴給寶寶喂奶,可試着在寶寶不注意的時候與媽媽的奶頭交換,讓寶寶習慣吸媽媽的奶頭。

4、可以試着在寶寶昏昏欲睡或者睡着了的時候喂奶,許多醒着不吃奶的寶寶在困了或者睡眠中不會拒絕母乳。有些孩子不喜歡媽媽坐着喂奶,而是喜歡媽媽抱着自己走來走去。無論是怎樣的情況,媽媽都應該騰出幾天的時間把全部精力放在寶寶身上。多抱一抱、多愛撫寶寶,多與寶寶有直接的肌膚接觸,都會有濟于事。讓寶寶遠離家庭的嘈雜,單獨安安靜靜地和媽媽相處一段時間,也有助于鼓勵寶寶回到媽媽奶頭上來。

5、有正确的銜乳姿勢:将寶寶的臉完全對準乳頭、身體完全側過來,做到寶寶的嘴含住大部分的乳暈、下颏緊貼着乳房、下方的乳暈含的比上方多(因為乳汁是依靠嬰兒下颌擠壓乳暈而泌出的)下嘴唇完全翻過來貼在下颏。

新生兒不吃奶粉怎麼辦

新生兒不吃奶粉讓很多奶少的媽媽頭痛,沒有母乳的媽媽們很是着急,可是新生兒不吃奶粉怎麼辦?

1、選擇合适的奶嘴:雖然再好的奶嘴和吃媽媽奶的感覺仍會不一樣,但可以選擇接近一點的奶嘴。還有一種說法是把奶嘴多煮煮,讓它變軟,可能寶寶會接受點。

2、看寶寶是不喜歡奶嘴還是不喜歡奶粉的味道:試着擠出母乳在奶瓶裡給寶寶吃,如果他接受了,可能他不喜歡奶粉的味道,可以換一個接近母乳味道的牌子試試。另外可以把奶粉調淡一點或冷一點或熱一點試試。

3、給母乳多點信心:如果太小還沒吃輔食,就要多吃母乳。很多媽媽都覺得自己母乳很少,實際上母乳可能比你想象的多。在寶寶不願吃奶粉的時候,更要發揮母乳的作用。

4、奶嘴口弄得大點:很多小孩最不喜歡吃奶粉時看到奶瓶或吃到奶粉就大哭,扭過頭去。心情好時,會把奶頭含在嘴裡,但是不吸。把奶嘴口開大,結果漏到嘴裡也會吃。雖然比較慢,但比起不吃總是好的,一次能吃90ml左右。

5、少食多餐:一頓吃很少的話,就多吃幾頓。媽媽可以在平時多培養寶寶吃奶粉的興趣,有機會就喂寶寶吃,寶寶不吃就算了。在寶寶吃米粉前也可以先喂喂奶粉,不吃再吃米粉,讓寶寶慢慢消除對于奶粉的排斥感。

6、其他方法:睡覺時迷迷糊糊地吃,或吃着母乳突然換成奶瓶,被認出來再趕快換回來,這個方法多數寶寶可以。用米湯沖奶粉比較香,寶寶可能愛吃。洗完澡寶寶口幹是給他吃奶粉。補鈣補鋅,寶寶缺少微量元素時也會産生厭食的情況。分散寶寶的注意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