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文藝複興時期偉大的文學大師莎士比亞一生創作了多種不同類型的戲劇形式,他将戲劇藝術形式的多樣性、廣泛性推向了文學史的巅峰。根據社會生活發展的需要,及時變換自己所運用的藝術形式,以達到内容和形式的盡可能的和諧統一,是莎士比亞藝術創造的鮮明特點。
結合作品分析特征
莎士比亞作品按題材主要分為曆史劇、喜劇、悲劇、悲喜劇、傳奇劇五大類。
莎士比亞的曆史劇展示了英國封建社會從動亂紛争到中央集權的整個曆史進程,從而表達了作者譴責僭主昏君、表彰明主賢君,反對封建割據、擁護中央王權的政治理想。作品多取材于英國史實,表達人文主義的曆史觀,通過生動的情節、衆多的人物和廣闊的曆史背景,再現曆史和各種社會力量的沖突,既具有史詩性,又具有豐富性。此外,莎士比亞注重曆史與現實的結合,創作曆史劇,一方面是為了追懷開明君主,另一方面則是表達16世紀下半葉英國強大的國力,彰顯作者的愛國情懷與樂觀精神。
喜劇作品顯示出莎士比亞早期浪漫、抒情的創作風格。首先,作品中的肯定性、歌頌性主題奠定了樂觀明朗的基調。諸如《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夢》等喜劇都是歌頌式喜劇,歌頌友情、愛情,表現人類情感的崇高與偉大。其次,女性形象的優美絕倫煥發出了明媚豔麗的光彩。再次,抒情與寫景的有機結合構成了優美恬适的喜劇氛圍,如《仲夏夜之夢》中在月光下的雅典森林。最後,喜劇語言突顯了莎翁喜劇的浪漫性與抒情性。
首先,莎翁的悲劇通過描寫各種對抗的社會力量的沖突,來反映人文主義理想與社會現實的矛盾。在《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雖然與惡勢力同歸于盡,但他以人文主義理想反抗黑暗現實的精神與努力值得所有人肯定。其次,外在的社會沖突與人物内心的情感沖突結合,揭示了主人公複雜的思想感情,推動人物性格發生變化。再次,莎士比亞的悲劇具有悲壯的色彩。他以高貴英雄在殘酷現實面前的可悲毀滅作為悲劇主題,充滿了沉郁悲憤的情感色彩。最後,悲劇中含有喜劇因素,達到了以喜襯悲、以喜促悲的效果。
莎士比亞的悲喜劇帶有“問題劇”的特色,其創作主旨和描述重心在于揭露社會,提出問題,顯示生活的真實面目。喜劇的框架表現悲劇性的矛盾沖突。這類戲劇對後世的“正劇”“社會問題劇”提供了借鑒,代表作有《一報還一報》《終成眷屬》《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
莎翁的傳奇劇多描寫有浪漫色彩的傳奇故事,劇情多以大團圓結尾,呈現出家庭關系由和到分,再由分到和的發展模式,場景相應出現了由宮廷到自然再到宮廷的變化,在主題上則以寬恕與和解的情節為主。代表作有《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風雨》等。
加深印象莎士比亞戲劇在藝術手法上達到了極高的成就。
其一,其作品使用寫實主義手法,展現廣闊的社會生活。正如馬克思所說,莎士比亞作品“反映自然,顯示善惡本來面目”“看一看時代演變發展的模型”。即使是非現實題材,如外國異域題材(《哈姆雷特》)曆史題材(《亨利四世》等曆史劇),也都能鮮明地反映英國16世紀末期的社會現實。
其二,情節的豐富性與生動性是莎翁作品的突出特征,在他的作品中,多條情節線索縱橫交織,悲劇中蘊含着喜劇因素,悲中見喜,以喜促悲。
其三,人物呈現性格化特征,莎士比亞多角度刻畫一個人物,觀衆可以從人物自身以及其他人物對該人物的評價中了解人物的多層次性。人物時常面對内外兩層矛盾,如哈姆雷特,既有着外界來自叔父的強權壓力,又有着自身矛盾掙紮的壓力。内心獨白很好地體現了人物内心源源不斷地心理矛盾。
其四,語言豐富多彩,詞彙量巨大,語言形式多樣,既有民間俗語又有貴族标準語,而且每一個人物都有其個性化的語言,如在《李爾王》中,李爾王采用的是宮廷貴族威嚴正派的語言,而弄人則一口俚語,語氣間充滿着诙諧調侃、插科打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