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想遠離細菌,不想因為細菌而生病,然而看不見摸不着的病菌就在我們的身邊,那麼我們應該怎樣減少細菌對于我們的危害呢?今天作文庫知識百科的小編就來告訴大家哪些地方容易滋生細菌以及應對的策略,一起來看看吧。
身邊很容易讓你感染病菌的地方,必須要提高警惕。保持環境的幹淨是讓我們遠離疾病的主要措施。在生活中總會有一些地方和角落容易被我們忽視掉,而且他們卻是細菌最容易滋生的地方,隻要清潔不幹淨,也會引起一些疾病。讓我們看看哪些地方會滋生細菌吧。
1、辦公桌
看似幹淨整潔的辦公桌,也許就是你讓你緻病的病菌溫床。它是職場第一大污染源。斯泰姆建議,每天要用消毒劑擦拭電話、鍵盤、顯示器和桌子,不要在電腦前吃東西。茶水間冰箱門也是一大污染源,使用的人越多,食物滲漏越多,病毒交叉傳染危險就越大,因此接觸後必須洗手。
2、超市
超市中手推車和重複使用購物袋最容易傳染病菌。除了購物車把手可能帶菌之外,生肉等物品也會污染購物車。重複使用購物袋的确環保,但90%的人不經常清洗它,導緻上面藏匿大腸杆菌等多種緻病菌,很容易造成交叉傳染。
3、健身房
在健身房中,許多人共用一套健身器材,健身器材很有可能沾染細菌。而當健身者用手觸摸眼睛、鼻子或嘴時,就會感染細菌。可以建議,在運動的時候多多洗手,盡量少用手直接擦汗。
4、銀行
自動取款機每個操作鍵會帶有很多細菌,包括大腸杆菌、流感病毒。因此在辦理完業務後應盡快徹底洗手。
5、公廁水池
水池潮氣大,最容易滋生細菌。使用公廁烘手機會使手上細菌數增加45%。洗手後最好用紙巾擦幹。
6、酒店
酒店被病菌污染最嚴重的是電視按鍵、遙控器和電燈開關。因此,我們在入住後要使用幹淨紙巾将電視按鍵和電燈開關擦拭一遍。
下面為大家介紹日常家居中容易累積細菌的東西,這些東西要經常清洗和消毒,還要時常把他們拿出去曬曬太陽,因為陽光的紫外線很強可以很好的殺滅這些細菌。
1、抹布
抹布因接觸污物而積累大量細菌,如不消毒可使擦過的地方“更髒”。所以抹布要時常拿出來曬一下,就能消滅大部分細菌。此外,抹布還要經常更換。
2、盆、桶
衛生間、廚房使用的各種盆、桶,用久了也會積累污垢,因此盆、桶也應經常曬曬。
3、毛巾
一般家庭使用的毛巾都是放在室内甚至衛生間裡,由于空氣不夠流通,毛巾每天要用幾次,難有幹的時候,極容易滋生繁殖病菌,久之對人體健康不利,可導緻皮膚病等。要學會正确使用毛巾。洗臉或洗澡時宜先用沐浴露和清水沖洗幹淨後,再用幹毛巾擦幹,這樣可以減少人體髒物對毛巾的粘附。毛巾要洗淨後經常拿到室外進行“日光浴”消毒。
清潔方法:毛巾用完後要及時清洗幹淨,每星期用開水煮10分鐘消毒,晾挂處要通風,最好能及時烘幹或曬幹。毛巾要經常洗幹淨後拿出室外進行日光消毒。
5、拖鞋
家人的拖鞋,尤其是客人使用的,應經常在陽光下曬曬。
4、冰箱
别以為細菌在冰箱裡不可能存活,冰箱充其量能夠減慢細菌的繁殖速度,但不能殺滅細菌。生肉和蔬菜裡隐藏着大量的細菌,它們不僅可以繼續繁殖,還會污染冰箱裡的其他食物。冰箱中取出的食物須加熱後方可食用,否則便可能出現腹瀉、惡心、嘔吐、發熱等症狀。
清潔方法:用清潔劑擦拭冰箱内壁。注意使用幹淨抹布,别使用舊抹布,那隻會讓細菌來一次愉快的旅行。新鮮蔬菜應在兩天内烹饪上桌。貯存已經做熟的肉類、禽類和魚類,不要超過3天。
5、拖鞋
家人的拖鞋,尤其是客人使用的,應經常在陽光下曬曬。
6、洗衣機
全自動洗衣機一般都有内、外兩筒,内筒與外筒間的洗衣機槽是很多細菌的滋生地。洗衣機使用的時間越長,積累的污垢和細菌越多,對衣物造成的二次污染也就越嚴重。很多家庭将洗衣機擺放在潮濕或者通風不好的地方,由于環境濕度較高,就更會加快細菌的大量繁殖。常見的真菌皮膚病汗斑、體癬,還有病毒性肝炎、傷寒、痢疾、滴蟲等都能通過衣服而引起感染。
清潔方法:一般應每隔3個月對洗衣機進行大掃除。洗衣時外衣、床單最好分開洗滌,内衣、襪子盡量手洗。用完洗衣機後不要馬上蓋上蓋子,應讓其敞開通風一段時間。
7、菜闆
據報道,使用7天的菜闆表面每平方厘米病菌多達20萬個,這對人的健康是一個很大的威脅。菜闆也是家裡最髒的地方之一。生、熟食物交叉污染是發生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擱置生食後,細菌就在這些地方停留并繁衍生息。當您又在上面擱置其他食物時,細菌便會借機進入人體。
清潔方法:生食和熟食分别使用專門的切菜闆和菜刀。每次用完菜闆,一定要認真清洗,盡量在食物殘渣沒有滲進菜闆時及時清理。清洗時,一定要仔細,可以用刷子來刷,記住要把每個縫隙都刷幹淨。
8、淋浴噴頭
黴菌最喜愛浴室潮濕的空氣和陰暗的環境。不知何時,人們發現噴頭和浴簾上已爬了一層黏糊糊的東西,不僅看起來令人惡心,還能引起眼睛發癢、咽痛和鼻腔充血等過敏症狀。
清潔方法:最好用全金屬質地的花灑,這樣讓細菌很難找到藏匿之處;使用前先通熱水流3分鐘,以起到除菌的作用;盡量不要讓其直接對着臉沖洗,以免細菌被吸入體内;花灑内的過濾網應每周清洗、消毒,清洗時可将其浸泡在白醋和水的混合溶液裡1小時,也可使用漂白粉和消毒液清洗。
9、枕頭
枕頭是每天陪伴我們度過甜蜜8小時的親密夥伴,可它也是各種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聚集的“避風港”。有時候頭發上的油膩、灰塵、頭屑都會粘在上面,尤其是男性分泌物更多,形成油污,如果長時間不更換,就能看到枕套上面黃黃的一層,這裡就成為細菌的栖身之所;晚上睡覺要是貼面呼吸,很容易把枕頭上的細菌吸入氣管。夏季頭部容易出汗,枕芯極易成為藏匿病菌的地方。經過晾曬之後的枕芯,不但松軟、無異味,而且睡起來更舒适,能提高睡眠質量。
清潔方法:要經常清洗、消毒枕套,把枕芯多暴曬,必要時還可灑上一些消毒藥水。平時要保持頭發幹淨衛生。
除此之外,人的本身也有四個部位最易繁衍細菌
1、頭皮
每平方厘米的頭皮上約有100萬個微生物,其中最多的是毛囊脂螨,他們喜歡把家安在頭皮的表皮層之内,三五成群地結合在一起,組成一個“大家庭”,齊心協力地靠吸吮皮脂腺分泌的脂質為生,最終導緻的結果就是脫發。想要與它們抗争,除了勤洗頭,每天早晚最好用梳子梳梳頭發,這樣能刺激頭皮,讓其通風。
2、腋窩
在人群擁擠的公共汽車或地鐵中,你也許不止一次領略了那種難以忍受的氣味!它從腋下散發出來,肆無忌憚地污染着周圍的空氣。藏在腋窩的微生物每平方厘米高達10億—100億個。汗水本身并沒有異味,都是腋窩“常客”,棒狀菌群被皮膚分泌的脂肪酸滋養,從而繁殖滋生大量細菌,由此産生難聞的氣味。腋窩出汗并不是疾病,隻要勤洗澡,勤換衣就能消除,内衣最好選擇棉質衣物。
3、口腔
口腔是食物的必經之地,而我們的口腔中每平方厘米就有超過一億個微生物,其中有好的菌群,也有相當一部分壞的微生物,這是導緻口氣的罪魁禍首。它們寄生在牙齒之間和舌頭上,在分解食物殘渣和唾液的同時,産生難聞的硫化合物。保持口腔清潔衛生,早晚認真刷牙,刷牙前記得用牙線清理牙縫,刷完牙再清潔一下舌頭,殘留在舌頭上的細菌同樣會破壞口氣。
4、腸道
腸道内的大腸埃希氏菌是人體客棧中的好房客,它幫助我們消化,而且也是我們防禦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在腸道之外的大腸埃希氏菌卻能緻病,如果它“溜進”食物,就可能引起惡心、嘔吐和腹瀉。要想保護腸道,建議每天喝1—2瓶酸奶,另外,堅持适度鍛煉,常做俯卧撐、揉腹等,可防止腸道老化。
總結:通過小編的上文介紹,大家都知道家裡容易滋生細菌的物件了吧,相信大家也知道了生活中那些地方會引發疾病了吧,對付細菌的有效利器大家也都知道了嗎?那麼在生活中我們要講究衛生,防止因細菌而感染疾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