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盤點你不知道的生活史趣聞

盤點你不知道的生活史趣聞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1-09 22:17:33

  我們身邊每天都會有很多的趣聞發生,那您知道多少呢?那您知道歐洲貴族曾将金制牙簽挂脖子上嗎?您知道105歲老人每天化妝做發型嗎?今天小編就為您介紹一下有關你不知道的生活史趣聞,感興趣的朋友們趕快來看看啊。

  你不知道的生活史趣聞

  一、喝酒碰杯為防對方在酒裡下毒

  您知道我們在喝酒的時候為什麼要碰碰杯字嗎?現在隻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古希臘人創造的出來的說法。

  傳說,古希臘人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在舉杯飲酒之時,人的五官都可以分享到酒的樂趣:鼻子能嗅到酒的香味,眼睛能看到酒的顔色,舌頭能夠辨别酒味,而隻有耳朵被排除在這一享受之外。

  怎麼辦呢﹖希臘人想出一個辦法,在喝酒之前,互相碰一下杯子,杯子發出清脆的響聲傳到耳朵中 。這樣,耳朵就和其他器官一樣,也能享受到喝酒的樂趣了。

  然而另一種說法是源于古羅馬。古代的羅馬非常崇尚武術,經常性的會開展 一系列的“角力”競技比賽。在開始競技前選手們習慣一起飲酒丙炔碰碰杯子,這樣是為了以示相互勉勵的意思。

  由于酒是事先準備的,為了防止心術不正的人在給對方喝的酒中放毒藥,人們想出一種防範的方法,即在角力前,雙方各将自己的酒向對方的酒杯中傾注一些。以後,這樣碰杯便逐漸發展成為一種禮儀。

  二、吐痰:内涵豐富 被林語堂視為“國粹”

  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社會學教授羅斯·孔伯(Ross Coomber)目前的課題是關于吐痰的社會學研究。5月,他自費到中國、日本、韓國、印度、印尼、馬來西亞等亞洲六國進行調研,有了一些有趣的發現:在中國、印度和韓國,吐痰行為很普遍。印度人愛嚼槟榔,嚼槟榔要吐汁,因此在印度無論男人女人窮人富人都會吐痰,他們吐在街上、牆上、垃圾箱裡、下水道裡。

  在韓國,吐痰的大部分是男人,他們經常一小撮人聚在街上垃圾箱旁抽煙,然後把痰吐在垃圾箱或下水道裡,但很少直接吐在地上。

  但是在中國的吐痰卻有着不一樣的意思,假如您是在上海最繁華的陸家嘴這樣的商業中心,大家是不會随地吐痰的,但是如果是在一般的火車站廣場或鄉村集市上就毫無顧忌吐痰。

  羅斯·孔伯認為,不應預設性地把吐痰視為“極其惡心的”,這種行為背後有着曆史的、文化的因素。事實上,在西方,吐痰被建構為不文明行為是從19世紀末開始的,此前人們也肆無忌憚地吐痰;而在很多國家,吐痰是一種生活方式。“在中國,很多人認為吐痰是排出身體的毒素。以亞洲文化來看,西方國家的人将噴嚏打在手帕上,然後放進口袋裡,這更惡心,比吐痰還要糟糕。”

  不論在東方還是西方,吐痰都有着豐富的内涵

  在漢語中,跟“吐痰”或者說相對程度輕一些的吐口水相關的動詞有唾、啐、吐、呸、咳等。人家往自己臉上吐口水,不擦掉而讓它自然幹掉,這叫“唾面自幹”。

  把口水吐在手上,然後跟對方握手,表示達成協議,這叫“唾掌而決”。

  李白有詩句“咳唾落九天,随風生珠玉”,民國時馬寅初講課講得“唾沫橫飛”,以至于一些坐在前排的學生說“聽馬先生上課,要撐把雨傘”,可見唾沫漫天不但不惹人厭,還是雅事。而女子刺繡時,停針換線、咬斷繡線時,口中常沾滿線絨,随口吐出,俗謂“唾絨”,也是可以入詩的,南唐李煜《一斛珠》詞雲:“繡牀斜憑嬌無那,爛嚼紅絨,笑向檀郎唾。”

  所以林語堂在《吾國吾民》中把吐痰視為“國粹”:“那吐痰的動作普遍有三拍,起先二拍是準備那最後的一吐的咳嗽與掃喉嚨的聲音。那最後的一吐是一種急而強的聲音作出來的,是慢闆後的急眼。如果吐痰吐得合乎美學,我倒委實不介意細菌會因此而播散到空氣中去,因為我曾親受過這種細菌,而沒有覺到對我的健康上有什麼顯着的影響。”

  也因此,痰盂(也叫唾壺,小一點的叫痰盒)一直是中國人的必需品。唐魯孫在《也談痰盂》一文中寫道,當年無論大宅小戶,凡是來客起坐的地方總有一隻或一對痰盂,以供客人痰嗽或磕煙灰之用。

  冠冕人家大廳正中炕床之前,一對二尺多高銀光晃耀的白銅痰桶是不可少的用具;普通人家,也得有一對藍邊白搪瓷的擺着,少了它就好像短點什麼似的。

  傳教士福開森曾盛贊:“中國人用痰盅吐痰實在高明,如果怕不衛生痰盂裡灑點消毒藥水,再加上個蓋子,豈不是盡善盡美了嗎?”

  而吐痰本身,不論在東方還是西方,都有着豐富的内涵。就像羅斯·孔伯所說,在很多地區的文化裡,吐痰表現為一種男子氣概。

  中國人的“唾棄”就不必說了,在歐洲,年輕男孩湊在一起吐痰,表示自己有力量,已經長大了。電影《泰坦尼克号》中,羅絲要求傑克教她吐痰,她要“像個男人般吐痰”。

  “有合乎禮義廉恥的新生活,就從不亂吐痰做起。”

  羅斯·孔伯認為,吐痰被建構為不文明行為,在西方是一個漫長過程,經過好幾百年時間的不斷推進才将可以接受的行為演變為不能接受的行為。總的來說,這和人們認識的轉變、政府強制以及疾病傳播有關。

  首先是精英階級出于區分階層的需求,将吐痰歸為不得體行為。在中世紀的歐洲,人們可以将痰吐在桌子底下,但絕不能遠遠地吐到桌子的另一邊;站着的時候,可以把痰吐到地上,并立即用腳底蹭掉。

  但早在15世紀,一位不具名的法國作家就将這種行為斥為“下流的”。到了16世紀,荷蘭學者伊拉斯谟與意大利作家卡薩分别于1530年與1558年在着作中恥笑随地吐痰行為是“龌龊的”、粗野的、不文明的。

  再就是公共衛生觀念的建立和普及,吐痰作為傳播病菌的元兇,遭到民衆的厭惡和排斥。以英國為例,工業革命後大批農村人口湧入城市,轉化成為産業工人。

  暴漲的人口使城市無法提供足夠的生活設施,産業工人生活環境惡劣,導緻流行病大規模爆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肺結核。

  1882年,德國生物學家科赫發現了肺結核杆菌,并指出吐痰是傳染的重要媒介,結核杆菌能在痰中存活一整天。人們由此談痰色變,1886年,法國衛生部發布了全世界第一個禁止随地吐痰的法令;截至1916年,美國213個城市中有195個制定了禁止随地吐痰的法令。

  在世界各地,到處都能看到警告語:“為了我們的孩子,不要随地吐痰!”“男人們,看我們的了!随地吐痰傳播疾病,女士們可不随地吐痰!”婦女們被告誡不要在城裡穿長裙,以免拖地的裙邊沾上痰漬而把結核菌帶回家。

  1875年,清代光緒年間,全國首部公辦學堂使用的《簡易識字課本》中有這樣的警句:若有痰唾,勿吐于地。這大概是我國最早的禁止随地吐痰的呼籲。

  孫中山曾感慨随地吐痰和任意放屁是中國人的兩大惡習;到了1930年,細菌學家高士其結束留學歸國,以科普文章告誡國人不要随地吐痰:“每24小時之内,一個肺痨病頗深的人,口裡所放出的結核杆菌,共有15億到40億……真是一痰之微,不知害人多少呀。”

  緊接着,民國政府以江西為試點,推行“新生活運動”。蔣介石在《新生活運動之要義》演講中指出,“有合乎禮義廉恥的新生活,就從不亂吐痰做起”。

  其後是不斷的戰争、紛争、動亂,要到上世紀80年代之後,随地吐痰才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1984年,上海在全國率先禁止随地吐痰,違者罰款兩毛。

  據說實行罰款的當日,共收到罰款二十餘萬,可見随地吐痰現象之嚴重。1988年甲肝大流行,人們對預防傳染病有了切身需求,随地吐痰的罰款金額也提高到10元。2003年起,罰款金額提高到200元。

  不過,要論懲治力度,上海比不上香港:在香港随地吐痰可處最高5000港元的罰款。香港又比不上新加坡,在新加坡,随地吐痰已經不是不道德行為,而是一種罪行,最高可處鞭刑。

  新加坡禁止随地吐痰始于1964年,1994年,“搞笑諾貝爾獎”把“心理學獎”頒給李光耀。美國人的心态大概是,随地吐痰可恥在西方社會已經是共識,李光耀居然要用法律來禁止它,是不是小題大做?

  其實,他們忘記了,一百多年前他們的祖先才向随地吐痰宣戰,甚至在白宮裡,随地吐痰也一度極其普遍。

  三、牙簽:歐洲将金制牙簽挂脖子上

  牙簽早在數千年前,便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了。有個着名的考古學家在伊拉克加爾亞地區的一座古城遺址,曾發掘出一副金制牙簽。據考證,這是5000年前遺留下來的古物。

  古代的希臘人使用的牙簽,是用乳香木制成的。自從神聖羅馬帝國縱橫歐亞大陸以來,希臘人使用木制牙簽的習慣也傳到羅馬。羅馬人每年都要從希臘輸入大量的乳香木來制作牙簽。

  中世紀時,歐洲封建國家的王室和貴族,生活日趨奢華、糜爛,牙簽也随之由木制品升為黃金制品。當時的宮廷顯貴和一般的貴族、騎士,人人都要用金制的鍊子系上一枚金制的牙簽挂有脖子上,以顯示其排場,殊不知,很多人卻因使用這種牙簽而得了牙周炎。今天的歐洲國家當然不再盛行這種金制牙簽,全部改為木制,而且也不必再挂在脖子上。

  再趣的是,在意大利的餐館和酒吧,即使你不進餐僅僅是喝上兩杯開胃酒或其它飲料,侍者也會供給你牙簽。因為意大利人對橄榄極為偏愛,經常嚼食,吃完橄榄後,就非得用牙簽不可。

  四、高跟鞋設計由來:原來是為防止妻子亂跑

  高跟鞋與性感有關嘛?被譽為“高跟鞋之帝”的ManoloBlahnik會說:“當然!”高跟鞋就像是一把尖銳、性感、緻命的匕首,讓女人征服男人。古代的中國,當男人看到裹小腳女人走路搖搖欲墜時,會想過去攙扶,并滿足了男人想要約束女人行動的占有欲。高跟鞋使女人重心後移,腿部挺直,并造成臀部收縮、胸部前挺,這都使女人的站姿和走姿富有風韻。

  瑪麗蓮夢露與高跟鞋

  關于高跟鞋的由來,有一個小故事。15世紀時期,一個威尼斯商人娶了一位美麗迷人的女子,商人由于做生意,經常會出遠門,他擔心自己美麗的妻子會外出招惹是非,但又不知該怎麼辦。一個雨天,他走在大街上,地上都是泥,他的腳後跟沾上了很多,這令他步履艱難。不過商人由此受到了啟發,請人制作了一雙後跟很高的鞋。

  威尼斯是座水城,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認為妻子穿上這雙高跟鞋後就無法在跳闆上行走,這樣她就不能到處亂跑了。可他沒想到,妻子穿上這雙鞋子,變得更加迷人,妻子常常在傭人的陪伴下,上船下船,到處遊玩。高跟鞋使她走起路來婀娜多姿,人們見到後,十分羨慕,于是一些講求時髦的女士開始效仿,高跟鞋便很快流行了起來。

  很多人認為高跟鞋源于西方,其實不然,最早的高跟鞋源于中國明朝,其鞋底後部裝有4厘米至5厘米高的長圓底跟,并以絲綢裱裹。在北京定陵出土的尖足鳳頭高跟鞋,制作十分講究,是中國古代高跟鞋的代表。這雙高跟鞋早于西方100年之久。

  17世紀起,高跟鞋成為了男女時裝的一個重要元素。不過當時的造鞋技巧隻能造出一款高跟鞋的樣式。18世紀時,人們開始嘗試制造纖細的鞋跟,可惜支撐力不足,到了18世紀後期高跟鞋的高度漸漸回落,流行起一種加上絲帶及蝴蝶結的鞋子。

  20年代至今,鋼釘技術為女性帶來了福音,讓設計師能夠設計出讓女士又愛又恨的尖細鞋跟。當年瑪麗蓮?夢露就是穿上由SalvatoreFerragamo設計的金屬細跟高跟鞋才一舉成名的,她曾當衆承認高跟鞋對她的事業有極大的幫助。

  五、105歲老人每天化妝做發型

  居住在美國華盛頓市一家養老院中的西爾瑪· 奧斯汀老人,今年3月16日度過了自己105歲的生日。目前,她已經有了4個孫輩、5個曾孫輩和5個玄孫輩。老人的愛好就是每年和孫輩到全美各地去旅遊觀光。

  在退休以前,西爾瑪在奧爾登百貨商店當會計員。這是一家時尚用品商店,老太太在這裡養成了喜歡穿時髦新衣服的習慣。她至今仍每天堅持給自己化妝和做發型設計,始終保持着優雅的儀容。她認為,優雅的形象讓别人看着舒服,自己也會維持好心情。她告誡身邊的朋友,絕對不能上了年紀就邋遢。

  雖然老人的視力和聽力已經有所衰退,而且還要坐在輪椅裡,但她的晚年生活一點也不空虛。西爾瑪喜歡結交新朋友,還愛給身邊的人講一些幽默的小故事。養老院中一名員工說:“老奶奶的記憶力超強,她能詳細叙述一戰和二戰的曆史,回憶起經濟大蕭條時期所遭受的各種苦難,對本地的各種趣聞轶事也一清二楚。”

  西爾瑪對一切新事物都充滿了激情。左鄰右舍都盼望買到她親手用鈎針編織的各種工藝品,家裡人都非常喜歡她做的炸雞塊。在沒坐輪椅以前,西爾瑪還能下地摘草莓,72歲時曾花了一整個夏天把自己的住房重新粉刷了一遍。

  結語:看了小編上文的介紹,您應該已經知道105歲老人每天化妝做發型的趣聞了吧,您也應該知道你不知道的生活史趣聞都包括哪些了吧,是不是迫不及待想分享給您身邊的小夥伴們呢?那還等什麼,趕快行動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