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腹脹的原因
1、喂養不當
(1)寶寶進食、吸吮地太急促而使腹中吸入了空氣,尤其是當寶寶餓得太久才喂牛奶的時候。
(2)奶瓶的奶嘴孔大小不适當,造成空氣通過奶嘴的縫隙而進入寶寶體内。
(3)寶寶過度哭鬧。
(4)吸入的奶水或其他食物,在消化道内通過腸内菌和其他消化酶作用而發酵,産生大量的氣體。
2、生理腹脹
嬰兒自身本來就存在生理性腹部膨隆,所以小寶寶的肚子本來就會比成人大。其次,新生兒基本以腹式呼吸為主,正常情況下,新生兒的腹部也會稍微的隆起。
此外,嬰兒的身體前後是呈圓形的,不像大人那樣略呈扁平狀,這也是讓肚子看起來脹脹的原因之一。
3、嬰兒下腸道阻塞
寶寶下腸道阻塞以腹脹為主。嬰幼兒的腸阻塞,嚴重的完全阻塞,多在出生後不久就會因症狀明顯而被發現。但如果隻是不完全的阻塞,也有可能拖很久後仍被遺漏。如先天性巨腸症,是因為胚胎發育期腸道神經節由上往下發育不完全而停止,造成大腸末端無法放松,使得上方正常的大腸脹得很大。症狀除了寶寶有顯著的腹脹外,通常也會有胎便延遲解出或便秘的現象。
4、嬰兒消化不良或便秘
消化不良及便秘使腸道因糞便堆積,促使産氣的壞菌增生,或牛奶蛋白過敏、乳糖不耐、腸炎等引起消化、吸收不良,易産生大量的氣體。
寶寶腹脹的症狀
嬰兒腹脹氣表現為嬰兒腹部充滿氣體,雙腿上提,尖聲哭喊。這是因為其腹壁肌肉尚未發育成熟,但幼小的腹部卻需容納和成人同樣多的五髒六腑造成的。在腹肌沒有足夠力量承擔的情況下,腹部會因此顯得比較突出,特别是寶寶被抱着的時候,腹部會顯得突突下垂。
如果腹脹明顯,伴有頻繁嘔吐、寶寶精神差、不吃奶、腹壁較硬、發亮、發紅,有的可見到小血管顯露(即為靜脈曲張)、可摸到腫塊;有的伴有黃疸,解白色大便、血便、柏油樣大便,發熱或上述的“五不”症狀,這些都是疾病的表現,嚴重而頑固的腹脹往往表示病情危重,應盡快到醫院診治。
嬰兒腹脹怎麼辦
1、避免寶寶長時間哭鬧
當寶寶哭的時候很容易脹氣,遇到這種情況,爸媽應該多給予安慰,或是擁抱他,通過調整他的情緒來避免脹氣的加重程度。
2、不要讓寶寶餓得太久後才喂奶
寶寶餓的時間太長,吸吮時就會過于急促而吞入大量的空氣。所以要按時給寶寶喂奶,并且在喂奶之後,輕輕拍打寶寶背部來促進打嗝,使腸胃的氣體由食道排出。
3、媽媽要減少糖分的攝入
如果母乳中含的糖分過多,糖分在寶寶的肚子裡過度發酵,也容易使寶寶出現腸脹氣,這時媽媽就應該注意限制自己的攝糖量了。此外,如果懷疑自己的進食可能引起寶寶腹脹,那麼,母乳喂養的媽媽就應該将那些有嫌疑的食物,如豆類、玉米、紅薯、花菜以及辛辣食物從飲食中剔除掉。
4、多給寶寶的腹部進行按摩
可順時針按摩5分鐘。或腹部使用驅風油、用溫毛巾敷蓋也有幫助,這些有助于腸胃蠕動和氣體排出,以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5、減少攝入易引起脹氣的食物
某些固體食物也可能導緻嗝氣、腹脹。比如谷物粗糧,有些蔬菜如豌豆泥、黃豆泥等都含有可導緻大腸脹氣的纖維。而猕猴桃、梨、菠蘿、果汁等含有高濃度糖分也是導緻嬰兒腹脹的誘因,應少吃。
6、避免吸入空氣
人工喂養的寶寶,應當注意讓奶水充滿奶瓶嘴的前端,不要有斜面,以免讓寶寶吸入空氣。母乳喂養的寶寶,如果在寶寶吃奶的時候,寶寶的嘴與母親乳房的位置擺放不适當的話,那麼,寶寶就有可能吸進過多的空氣,以至于嗝氣或腹脹。正确的姿勢是最好讓寶寶的臉正對媽媽的乳房以保證他的嘴将乳頭和乳暈全都含住。
7、如有必要需就醫
寶寶若出現腹脹合并嘔吐、食欲不振、體重減輕、肛門排便排氣不暢,甚至有發燒、解血便的情形,或肚子有壓痛感,或合并呼吸急促,或在腹部能摸到類似腫塊的東西,應特别注意并盡快帶寶寶就醫檢查治療。
嬰兒自身如何排出氣體
其實,有一些方式可以幫助嬰兒排出氣體,例如:喂奶之後,輕輕拍打寶寶背部來促進打嗝,使腸胃的氣體由食道排出。有些寶寶很會排氣,可以通過肛門将氣體排出;另外,依靠胃腸壁的吸收,也可以緩解腹脹的現象。
如何預防嬰兒腹脹
1、不要讓寶寶餓得太久後才喂奶。寶寶餓的時間太長,吸吮時就會過于急促而吞入大量的空氣。所以要按時給寶寶喂奶,并且在喂食後促使寶寶适當排氣。
2、盡量不要讓寶寶哭泣。當寶寶哭的時候很容易脹氣。遇到這種情況,爸媽應該多給予安慰,或是擁抱他,通過調整他的情緒來避免脹氣的加重程度。
3、喂奶時,應當注意讓奶水充滿奶瓶嘴的前端,不要有斜面,以免讓寶寶吸入空氣。
4、多給寶寶的腹部進行按摩,這樣有助于腸胃蠕動和氣體排出,以改善消化吸收的情況。
5、暫時停止食用容易在消化道内發酵并産生氣體的食物,例如甘薯、蘋果、甜瓜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