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是很平常的一件事,不僅是洗掉髒東西,也有益于緩解疲勞感,對身心健康都好。但一天中什麼時候洗澡比較好呢?到底是晚上還是早上?洗澡也有講究,洗澡又有什麼要注意的呢?不妨和作文庫知識百科一起多了解一下,看看你都洗對了嗎?
早上洗澡好還是晚上洗澡好?
要根據不同的人來看,對于睡眠不好的人,睡前三小時左右是比較适合洗澡的,晚上睡前洗個澡,既能洗掉污垢,也能幫你釋放一天下來的壓力,減輕疲憊感,身體也放松了,洗過後更有助于睡眠,睡眠質量或許能因此得到改善。
如果皮膚比較幹,或者皮膚出現某種異常了,在晚上洗澡更加适合,因為皮膚上的神經在夜晚的時候會更加鎮靜。還有白天劇烈運動或做其他事情,流汗多的,晚上洗澡也更為合适,正好洗過後就睡覺了,不會再劇烈運動,也不容易出很多汗。
但也有些人習慣早起後洗澡,自己的精神會更加充沛,對于一整天的工作和學習都有積極的作用,如果你早上洗澡之後,身體什麼異常都沒出現,可以為之。但如果體内陽氣較弱,不建議早上洗,而且早上溫差大,陽氣若不足,一旦受涼了,免疫力也會跟着下降,容易感冒。
油性皮膚的人,油脂可能在夜間會堆積,早上如果不洗個澡可能感覺油膩膩的,也影響形象,可以适當簡單洗個澡或注意臉部等清潔也是可以的。
因此早上洗好還是晚上洗好,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看,洗對了差别并不大。不過,有幾個時間段最好不要洗澡,還有洗澡時也有注意事項,大家也要了解清楚。
不宜洗澡的情況
飽餐後和饑餓時不應洗澡。飽餐後洗澡,全身表皮血管被熱水刺激擴張,較多的血液流向體表,腹腔血液供應相對減少,會影響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虛脫、昏倒。
酒後不應洗澡。酒精會抑制肝髒活動,阻礙體内葡萄糖的恢複。而洗澡時,人體内的葡萄糖消耗會增多。酒後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時補充,容易發生頭暈、眼花、全身無力,嚴重時還可能發生低血糖昏迷。
勞動後不應立即洗澡。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後,均應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則容易引起心髒、腦部供血不足,甚至發生暈厥。
血壓過低時不應洗澡。在水溫過高時,人的血管擴張,低血壓的人易出現一時性腦供血不足,發生虛脫。
發燒時不宜洗澡。當人的體溫上升到38℃時,身體的熱量消耗可增加20%,身體比較虛弱,此時洗澡容易發生意外。
什麼人不宜常洗澡
腦血管病患者不宜常洗澡。洗澡時産生的熱刺激,會使患者體内血流加速,進而增加血液對血管的壓力。當血流通過某些局部病變部位時,容易發生血管破裂。
癫痫患者不宜常洗澡。洗澡時,由于大量的水蒸氣被吸入體内,使得體内含氧量下降,加之機體排出的汗液增多,電解質平衡被打亂,易造成暫時性機能紊亂,誘發癫痫。
老年人洗澡不宜過頻。老年人體力較弱,皮膚變薄,皮脂腺逐漸萎縮,洗澡過勤,皮膚容易變得幹燥,引起瘙癢。洗澡時水溫過高,體内熱量不易散發,還易造成毛細血管擴張而引起大腦缺血,發生頭暈,甚至暈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