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秋季養生 想要保持健康需要做到七個按時

秋季養生 想要保持健康需要做到七個按時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3 07:09:51

  秋季養生是非常重要的,秋季天氣變的幹燥,人體水分流失也比較嚴重,為了保證身體的健康,必須學會一些養生的知識,那麼秋季改如何養生呢,下面小編就告訴大家,秋季養生需要做到7個按時。

  秋季養生需要做到7個按時

  按時休息

  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感覺累了才去休息,其實,這時休息已為時過晚。因為,當人感到累的時候,疲乏已到相當程度,這時休息需要較多的時間才能消除疲勞。過度的疲勞為疾病留下了隐患。而工作一段時間就休息一會,注意勞逸結合,不僅會很快消除疲乏感,還能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人體的陰陽氣血也可以得到調整平衡。

  按時鍛煉

  我國近年内,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和骨質增生等老年病已呈年輕化趨勢,即青壯年患者日益增多,青年脂肪肝患者的增加更是驚人,這些都與他們不鍛煉、吃得過多和喝酒過多有關。所以,青年人應該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養成鍛煉身體的好習慣。每天按時鍛煉,養成習慣,對健康大有裨益。

  按時喝水

  口渴,提示體内缺水已頗嚴重,這時再補充它為時過晚。據調查研究,有經常飲水習慣的人,患便秘、尿路結石者明顯減少于不常飲水的人。而且,還對心肌梗死和中風等嚴重疾病有預防作用。因此,老年人、動脈硬化、高血脂、血液黏稠、冠心病和中風病人,以及對水相對需要較多的孕産婦、青少年和嬰兒,更應該養成經常飲水的習慣。

  按時體檢

  每年的健康查體中,經常發現相當多的嚴重疾病患者,如肝炎、肺結核、高血壓、心髒病、糖尿病、癌症等。其實,許多疾病光靠自我感覺是很難早發現的,隻有定期去醫院進行健康檢查,才能早期發現,從而早期治療。所以,要定期去醫院體檢。

  按時如廁

  很多人都是當便意明顯時才去廁所,甚至有便不解。這樣做對健康極為不利,大小便在體内停留過久,容易引起便秘或膀胱過度充盈而受到損害,甚至也可能引起糞便和尿内的有毒物質被人體重吸收,導緻“自家中毒”。因此,應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尤以晨間為好。定時解大便可防治便秘,并可減少大腸癌的發病機會,對痔瘡病人也有益處。

  按時睡覺

  不少人不困不睡覺,誤以為困倦是應該睡覺的信号,事實上困倦是大腦相當疲勞的表現,不應該等到這時再去睡覺。養成按時就寝的好習慣,不僅可以保護大腦,還容易入睡,并能提高睡眠質量,減少失眠。

  按時吃飯

  生活中有一些人不是按時就餐,而是不餓不吃飯。這種做法容易損害胃,也會削弱人體的抗病能力。因為食物在胃内僅停留四至五小時,人感到饑餓時,胃早已排空,胃黏膜此時會對胃液進行“自我消化”,容易引起胃炎和消化性潰瘍。

  秋季養生小常識

  1、調理飲食

  秋季膳食要以“滋陰潤肺”為基本原則。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早餐食粥法來益胃生津,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此外,還應多吃一些酸味果蔬,少吃辛辣刺激食品,這對護肝益肺是大有好處的還可以适當選擇一些養生珍品,更好的呵護身體健康。

  2、早起早睡

  祖國醫學主張秋季“早起早睡,與雞俱興”。早睡可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可舒達陽氣。現代科學研究證實,秋天适當早起,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同時起床時不宜過急,适當懶床幾分鐘,舒展活動一下全身筋骨,對預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義。腦血管疾病在秋末冬初發病率極高,發病時間多在長時間睡眠的後期,這是因為在睡眠時血液在腦血管的流動速度變慢,血栓容易形成之故。

  3、重調達情志

  一般來說,秋天人的情緒不太穩定,易于煩躁或悲愁傷感,特别是身臨花木凋零,秋風蕭瑟深秋,常會在一些人(特别是老年人)心中引起苦悶與垂暮之感。因此,秋季養生要以調達情志、培養樂觀情緒、保持心理平衡為主。在陽光明媚的天氣裡,外出觀賞風景、喜悅溢于言表,可使憂郁愁煩頓消,令人心曠神怡,給生活增添無窮的樂趣。

  4、預防秋燥

  秋天氣候幹燥,皮膚内的水分蒸發快,易使人出現皮膚幹裂、皺紋增多、咽喉燥痛、大便秘結等症狀,因此預防秋燥是重要的秋季保健原則;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濕度,重視補充機體水分,要避免過勞和劇烈運動使津氣液耗損。為了防止皮膚幹燥可塗擦各種護膚霜。但應注意口唇幹裂不可擦甘油,更不可用舌經常舔口唇,否則會使口唇幹燥皲裂。

  5、增強抗病能力

  俗話說得好:"春捂秋凍,不生百病"。秋天氣候漸冷,衣服不可一下增加過多,有意讓機體凍一凍,經受一些寒涼之氣的鍛煉,也是增強機體對冬季寒冷氣候适應能力的重要方法。金秋時節天高氣爽,是運動鍛煉的好時期,尤其應重視耐寒鍛煉,如做早操、慢跑、冷水浴等,可提高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

  秋季養生食譜

  1、菊花大棗枸杞粥

  菊花是秋天的“花中仙子”。能很好地幫人本補氣、補力、除燥、解毒。對現代人的高血脂、高血壓、亞健康等慢性疾病,有很好的調理作用。大棗有入脾胃補氣益血之功效。枸杞有解熱、治療糖尿病、止咳化痰等療效。

  2、芋頭粉蒸排骨

  芋頭富含澱粉,營養豐富,主要含有蛋白質、鈣、磷、鐵、多種維生素,特别适宜脾胃虛弱、患腸道疾病、結核病和正處恢複期的病人食用,是嬰幼兒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

  3、豆沙紅薯餅

  紅薯含有豐富的澱粉、維生素、纖維等人體必需的營養萬分,還含有豐富的鎂、磷、鈣等礦物元素和亞油酸等,能保持血管彈性,對防治老年人習慣性便秘十分有效,還是一種理想的減肥食品。

  4、蒜泥拌茄子

  茄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D及蛋白質和鈣,可使人體血管變得柔軟,還能散淤血,降低血管栓塞的幾率。在秋季多吃茄子,老年斑會明顯減少。

  5、甜梨雙絲

  秋季天高氣爽,空氣中的水分減少,梨性微寒味甘,能生津止渴、潤燥化痰、潤湯通便等。每天堅持吃兩個梨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秋燥。還是肝炎、腎髒症患者秋令的保健果品。

  結語:秋季養生應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進補适度,注意保溫,保持清潔,适當運動都是十分必要的,尤其要做到文章中提到的七個按時,這對身體的健康非常有幫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