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家庭對孩子心理的影響

家庭對孩子心理的影響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7 16:05:42

  兒童心理異常大多有着病源性父母或病源性家庭,這些父母或者本身的心理健康狀況差,或者是教養方式不當,這些家庭的家庭成員大多數關系緊張,家庭氣氛異常。

  家庭成員間的關系是否正常,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父母感情冷淡的家庭,氣氛多沉悶,孩子則不得不小心謹慎,有什麼事也不敢跟父母說,故容易産生抑郁症狀,在父母常鬧矛盾的家庭,往往家庭氣氛異常緊張,孩子因缺乏安全感而極易出現恐怖症狀以及抑郁症狀。總之,處于不良家庭環境中的孩子容易患神經病,有的症狀在兒童期就已經很明顯,有的症狀則潛伏發展至成人期才顯露。

  某24歲的科技人員,一提家庭就感到恐懼,對女性更是恐懼萬分,他的恐怖症源自早年的家庭不和,由于他生長在一個大家庭中,家庭成員關系較為複雜,矛盾自然也多。他從小目睹了家人的激烈争鬥,故深感家庭特别可怕。

  某12歲男孩,生母病故後,生父再婚,可兩人感情不合,家庭内戰此起彼伏,該男孩覺得家庭沒有溫暖,整日思念生母,結果抑郁成疾,得了較嚴重的抑郁症。

  我國的父母對孩子的心理發育普遍表現漠視,據統計,110名有學齡兒童子女的離婚者,其中有89%的人承認在夫妻争吵時不避開子女,而能做到争吵時謹慎避開子女的人隻有2。7%。因此,處于父母不和家庭中的孩子,心理健康必然大受損害,也極易形成各種心理缺陷和人格障礙。P4

  精神病學教研室用親子關系量表對60名抑郁病人和60名正常人進行了童年親子關系評定,結果發現,在病人組,童年期父母關心少且管束多者占78%,而對照組隻有35%。也就是說,在父母關心有限而管束過多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容易患抑郁症,父母管教方式不當也是導緻孩子神經症行為的一個重要根源,其中發強迫症和社交恐怖症最為常見,那些患有這兩種神經症的成人患者,多可追溯出早期經曆中父母的不良教養方式,他們往往都有着要求嚴格且很挑剔的父母。

  某男青年,該進入婚戀階段了,可他一見女性就心慌氣短,緊張得說不話來,被診斷為社交恐怖症,該男子從小膽怯内向且文靜聽話,每日放學使自覺按家長的要求立刻回家,很少與同學來往,更不與女生來往,其實他在中學時就已有見了女生就臉紅、手足無措等症狀,而家長非但不以為然,反而覺得這樣挺好,很省心,直至孩子成年之後,才覺察到問題的嚴重性。

  事實表明,兒童期有退縮行為者成人後往往會出現社交方面的社經症反應,而退縮行為的形成同父母的管教過嚴及對兒童的人際交往限制過多有很大的關系。聯想到現在獨生子女比往任何時代的孩子都缺少人際交往的機會,加上父母出于各方面的考慮而限制孩子與外界交往,不難想象,在這一代獨生子女群中将會産生出比以往任何時代都多的社交恐怖症患者。

  某男孩剛上小學一年級,每逢乘車,車拐彎時都擔心車會翻,盡管家長再三解釋勸他放心,可他還是反複出現恐懼心理;每當母親獨自出門時,這個年僅6歲的男孩總要一再囑咐其母注意車輛,過馬路要小心等等;另外,每天上學前總要焦慮不安,老是擔心文具沒帶全。這個男孩,小小的年紀就已出現了焦慮、強迫、恐懼等多種神經症症狀。原來,孩子的母親生性膽小,對孩子的安全極為關注,即使孩子隻在院子裡玩,也要一再叮咛小心車輛、注意安全,孩子在将母親的囑咐牢記心頭之時,也鼗各種恐懼憂慮深深地刻入了腦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