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小編認為穿秋褲是件在正常不過的事,但如今,穿秋褲卻成了一個“陰謀”,這差别也太大了,想小編都無法把它們相提并論,秋褲真的隻有中國人才穿嗎?秋褲的由來都是什麼?冬季防寒我們到底要不要穿秋褲呢?帶着這些問題與小編一起來看文章了解吧!
現在人把秋褲稱為“神器”,這是為啥,因為這秋褲非常有中國色彩,在冬天裡無論男女老少都必須穿上秋褲,做動作時還會時不時看到腰間那顯亮的彩色,它甚至還有一個英文名“chillcool”。
其實,秋褲并非中國人的首創。它的起源是北美大陸。據說最早取得秋褲設計專利的是加拿大的弗蘭克·斯坦菲爾德(FrankStanfield)。他與自己的兄弟以号稱“不縮水”的棉内衣起家,在1915年12月7日正式申請了秋褲的專利,成為現代商業秋褲之父。
秋褲名字的由來,乃我國華北對春秋褲之簡稱。此物于華南稱線褲,或棉毛褲,又于台灣省稱衛生褲。從這些名稱就可以看出秋褲的功能,即于春秋季貼身穿于外褲之内或戶内以保暖,或于冬季穿于毛褲、棉褲之内便于換洗清潔。
秋褲在國外的行情還好麼?
在網絡上的一篇文章中寫道:
在日本島國,也是有秋褲存在的。不過……隻有歐巴桑才穿的起?
在日本,也是有是有秋褲的。不過……隻有歐巴桑才穿?
在韓國,也是有是有秋褲的。不過……隻有爺爺奶奶輩才穿?
在英國,也是有是有秋褲的。不過……隻有沒出息的人穿?
在浪漫的法國,也是有是有秋褲的。不過……隻有上世紀50年代的農民穿,這代溝也太大了!
曾經盛傳一段有關秋褲君的流言,大概的意思是說:秋褲是蘇聯為了使中國永遠失去蘇聯遠東地區,使用的秘密武器,能使中國人禦寒能力下降,不再追要那片土地。發明者告訴斯大林,假如一個國家穿了60年秋褲,就再也沒可能脫下它了。
流言畢竟不是真理。到底中國人該不該穿秋褲呢?我們來看專家怎麼說。
醫學專家:鍛煉可提高耐寒力
北京世紀壇醫院骨外科主任于方介紹,寒冷是緻病的原因之一,最常引發感冒,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并導緻運動系統疾患。如果不穿秋褲,受到傷害最大的就是皮下脂肪組織比較少的膝關節,可能會得風濕、骨關節炎之類的疾病。
穿不穿秋褲會不會影響人的耐寒能力呢?于方認為,不同地域的人耐寒能力本就不同,如愛斯基摩人長年生活在寒冷的北方,其耐寒能力遠遠高于生活在熱帶地區的人群。而且,耐寒能力可以通過鍛煉提高,如遊冬泳的人,會比一般人更耐寒,體質也更好。
于方表示,現在冬季人們所穿的禦寒衣物要比十幾年前少很多,臨床上并沒有發現“耍單兒”的人比穿得多的人患病幾率更高。
此外,據記者了解,李森科基于“獲得性遺傳”的理論當年就遭到物理學家朗道等人的批判。這一理論早已經被達爾文的“進化論”證明是錯誤的。還有研究表明,哺乳動物低溫馴化實際上在一代之内就可完成。換句話說,即使秋褲可以讓人類“抗寒”能力下降,人類同樣可以在這一代之内脫掉秋褲,重新适應寒冷氣候。因此,“秋褲穿上60年就永久脫不掉”的論斷也不靠譜。
中國人到底該不該穿秋褲?
從衆心理對大家對服飾的選擇也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在一些歐美國家,穿太多的人往往被看作抵抗力低下沒有活力而被同齡人嘲笑,而且厚厚的冬裝也不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标準,所以很多年輕人甯願咬牙忍着,也不願意多穿那條秋褲。國内一些時尚圈的人士也受到這種潮流的影響,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表示自己不穿秋褲,也不接受秋褲。
但其實在北方,大部分人穿着秋褲是有必要性的,畢竟北方的冬天十分寒冷,供暖體系比不上國外,而且很多人不得不在寒風中苦苦地等待不靠譜的公交車。再者,也沒有哪個同事同學因為你穿了條秋褲嘲笑你一整天,在這種情況下,真的沒有必要那樣要風度不要溫度,保持舒适還是很重要的。
秋褲的由來
秋褲不知何時成了冷的代名詞——有一種寒冷叫“忘穿秋褲”。秋褲,到底是什麼?這問題看上去很簡單,卻遠比穿與不穿秋褲要複雜得多。
秋褲的各種稱謂
在英語國家裡,人們并不使用像“chill cool”這樣形象的稱呼。英文中,秋褲叫做long underwear或者long johns。從字面上來說,long underwear挺好理解,但為什麼秋褲還被稱為long johns呢?
對此,有兩種說法。一種是,19世紀末期,有一位美國拳擊手,叫約翰·L·沙利文(John L·Sullivan)。這位世界拳擊曆史上最後一個徒手(不戴拳套)的世界重量級冠軍,在登上拳擊台時,最喜歡的造型是赤裸上身,将長内褲外穿。2004年,一位名為米切爾·昆甯的英國詞源學家提出,秋衣的英文Long johns中的john 一詞,應與約翰·L·沙利文有關。另一個說法是,在英國德比郡,有一家制造秋衣的着名工廠,以沙利文的名字命名,其産品叫Long john。
秋褲的前世今生
本來,天冷了穿秋褲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在2008年,有一個對秋褲恨得咬牙切齒的雜志女主編在接受電視訪談時說:“我不穿秋褲,也不允許我周圍的人穿秋褲!”這個事情,在網絡上掀起軒然大波,引發衆多網友對秋褲的長久讨論。
實際上,你不用因為穿了秋褲而感到臉紅。要知道,秋褲的前身曾是時尚的代名詞。在西方,穿兩層褲子的傳統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紀。那個時候的西方人,為了便捷地騎馬,抛棄了羅馬式的長袍,穿起了褲子。
如果一定要深究秋褲最早的雛形,就不得不提到15世紀的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這位把威爾士并入英格蘭、有着6次婚姻的國王,最喜歡穿一種男用馬褲。這種褲子材質通常是羊毛,穿起來緊身裹腿,亨利八世還常常将它與當時流行的尖頭鞋一起穿着。不得不說,這樣的搭配,看上去有些怪怪的,但卻是時尚。
随着時間的推移,亨利八世中意的男用馬褲開始出現分化。其裝飾性的部分,變成了現在十分流行的打底褲,也稱Legging,絢爛的顔色和花紋讓人們忘記了它也是秋褲的一種。
現代社會的秋褲,往往略帶松緊,以保暖為主要目的,正式起源地在北美大陸。冬天,北美大陸的人們都會穿上禦寒用的連體内衣,其樣式是将人的上下身體全部包裹住,腕口收緊。我們可以把它簡單理解成一套無縫連接的秋衣秋褲,或者是現在女孩子仍然在穿的連體褲。
到了20世紀,一個名叫弗蘭克·斯坦菲爾德的加拿大人,發明了現代樣式的秋褲,并申請了專利,成為現代商業秋褲之父,開啟了秋褲的大規模生産和銷售之路。
從此,秋褲成了寒冷冬天人們生活的必備品。
結語:秋褲本是件防寒保暖的衣服,為什麼到現在卻被說成是“神器”,看完文章後小編對此還是很困惑啊,但不可否認現在穿秋褲的人越來越少,在日本冬天你還可以看到光腿的美女,她是真不怕冷嗎?其實在冬天我們還需要适當的保護自己的雙腿,不讓寒氣入侵,落下個老寒腿,老了那可是很難受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