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小寒吃什麼 小寒養生如何科學飲食

小寒吃什麼 小寒養生如何科學飲食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8-20 12:43:54

  人們常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而“三九天”就在小寒的節氣内,所以說小寒是全年最冷的節氣。

  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最寒冷的節氣也是陰邪最盛的時期,從飲食養生的角度講,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一些溫熱食物以補益身體,防禦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

  小寒養生要吃一些溫熱食物

  溫熱食物可以補益身體,防禦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日常食物中屬于熱性的食物主要有鳟魚、辣椒、肉桂、花椒等;屬于溫性的食物有糯米、高粱米、刀豆、韭菜、茴香、香菜、荠菜、蘆筍、芥菜、南瓜、生姜、蔥、大蒜、杏子、桃子、大棗、桂圓、荔枝、木瓜、櫻桃、石榴、烏梅、香椽、佛手、栗子、核桃仁、杏仁、羊肉、豬肝、豬肚、火腿、狗肉、雞肉、羊乳、鵝蛋、鳝魚、鳙魚、鲢魚、蝦、海參、淡菜、蚶、酒等。特别要提出的是,小寒時節正是吃麻辣火鍋、紅焖羊肉的好時節。

  生活中常見的禦寒食物有

  根莖類

  醫學研究人員發現,人怕冷與機體無機鹽缺乏有關。藕、胡蘿蔔、百合、山芋、青菜、大白菜等含有豐富的無機鹽,這類食物不妨與其他食品摻雜食用。

  辛辣食物

  冬季是吃辣的好時節,而且辣椒中含有辣椒素,生姜含有芳香性揮發油,胡椒含胡椒堿。吃這些辛辣食物可以驅風散寒,促進血液循環,增加體溫,但是切記不可多食否則容易上火。

  肉類

  以狗肉、羊肉、牛肉、鹿肉的禦寒效果較好。它們含 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脂肪高,有益腎壯陽、溫中暖下、補氣活血之效。吃這些肉可使陽虛之體代謝加快,内分泌功能增強,從而達到禦寒作用。

  含碘食物

  海帶、紫菜、海鹽、發菜、海蜇、蛤蜊、大白菜、菠菜、玉米等含碘食物可以促進人體甲狀腺激素分泌。

  含鐵高的食物

  研究發現,人體血液中缺鐵也怕冷。貧血的婦女體溫較正常血色素的婦女低 0.7℃,産熱量少13%,當增加鐵質攝入後,其耐寒能力明顯增強。

  因此,怕冷的婦女可有意識地增加含鐵量高的食物攝入,如動物肝髒、瘦肉、菠菜、蛋黃等。

  小寒養生推薦四款滋補菜肴

  小寒是屬于養生的季節,那麼小寒節氣要如何養生呢?小寒養生滋補吃什麼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小寒養生推薦四款滋補菜肴。

  一、五元補雞

  原料:母雞1隻,龍眼肉30克,荔枝肉30克,黑棗30克,蓮子30克,枸杞子30克,冰糖30克,料酒、鹽、蔥、姜适量。

  制作:1、雞去毛去内髒,洗淨。龍眼肉、荔枝肉、蓮子洗淨。黑棗洗淨,去核。

  2、龍眼肉、荔枝肉、蓮子、黑棗、枸杞子、冰糖放雞腹内。

  3、雞放缽内,加料酒、鹽、蔥、姜,蒸2小時熟爛。

  功效:補氣益精,補血養陰。

  适用:氣血虛弱,病後體虛。食後能增加營養,增進食欲,強壯身體。

  本菜色澤淡紅,鹹甜适口,肉嫩味鮮,營養豐富,為滋補佳肴。《随息居飲食譜》:“雞肉補虛,暖胃,強筋骨,續絕傷,活血調經,托癰疽,止崩帶,小便頻數,主娩後赢。”蓮子補脾,養心,益腎。荔枝肉生津,益血,理氣。黑棗健脾,益氣,和胃。枸杞子補肝腎。龍眼肉益心脾,補氣血,安神。上述各味共煮,成五元補雞,具有補五髒,益氣血功能,為滋補強身佳肴。

  二、山藥炒魚片

  原料:青魚肉(草魚)250克,鮮山藥l50克,料酒、蔥、姜、鹽。

  制作:魚肉洗淨,切片,用生粉拌勻。鮮山藥洗淨切片。起油鍋,入蔥、姜末煸香,倒入魚片、山藥片翻炒,加料酒、蔥、姜、鹽,再炒熟。

  功效:健脾益氣。

  适用:脾虛食少,便溏洩瀉。

  脾為後天之本,脾主運化水谷精微。脾氣虛弱,脾失健運,故納呆或便溏洩瀉等。山藥有補脾止瀉,補腎功效,配青魚肉增強了健脾益氣之力。故本藥膳味美鮮嫩,且有較好的保健作用。

  再推薦兩道實用的湯菜吧!

  三、羊肉丸子(塊)海參湯

  原料:發制好的海參25克,羊肉(餡)150克,蔥、姜各10克,鹽2克。

  制作方法:将羊肉餡制丸内加入蔥姜末,在溫水中随着制丸的随着下入鍋中,水溫逐漸升溫,至沸騰時放入切好的海參片,開鍋後放入鹽,即可。

  功效:海參與羊肉同肴可為滋補肝腎,補益氣血,溫補脾胃的原料功效的強強結合,突出功能的上等佳品。

  适用于:肝腎陰的遺精、早洩、陽痿、肝血虛、脾胃陽虛、體弱者。

  四、羊肉枸杞煲

  原料:羊肉250克,枸杞10克,蔥、姜各10克,鹽2克,胡椒粉調味。

  制作方法:将羊肉洗淨切塊,入砂鍋,放入蔥段姜片,枸杞,再放入冷水,微量鹽,加熱至沸,改微火煲制20-30分鐘,加入剩餘的鹽及胡椒粉調味即可。

  功效:補腎氣,壯元陽。

  适用于:腎虛勞損,陽氣衰敗所緻陽痿、腰脊疼痛、頭暈耳鳴、聽力減退、尿頻、遺尿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