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曆史上的來曆? 上虞縣名從何而來?1990版《上虞縣志》專門附有《上虞縣名考》一文,所采用的結論是這樣的:《水經注》引(晉)《太康地紀》:“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縣”又雲:“舜與諸侯會事訖,因相娛樂,故曰上虞”“上”指“舜”,“虞”通“娛”這種說法如今被頻繁引用,廣泛傳播,似乎成了上虞地名由來的标準答案,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上虞曆史上的來曆?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上虞縣名從何而來?1990版《上虞縣志》專門附有《上虞縣名考》一文,所采用的結論是這樣的:《水經注》引(晉)《太康地紀》:“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縣。”又雲:“舜與諸侯會事訖,因相娛樂,故曰上虞”。“上”指“舜”,“虞”通“娛”。這種說法如今被頻繁引用,廣泛傳播,似乎成了上虞地名由來的标準答案。
然後,這種說法曆史上并不認可,至今備受質疑,多有牽強附會,筆者認為有必要為之正名。
上虞保存下來最早的縣志,為明代萬曆年間編纂的《新修上虞縣志》(以下簡稱萬曆志)。關于地名來曆,萬曆志《舊序》說,“上虞為東越望邑,由帝舜封支庶得名”;《輿地志·沿革》說,“邑所由名,以舜封也”。“沿革”接下去用大量的篇幅,引用各種史料,否定舜出生于上虞或曾經來過上虞,至于為什麼上虞有那麼多與舜相關的遺迹或傳說,是因“或為支庶之封邑,民感其恩,而子孫思表其德,因随在而立祠祀之”。又說“虞之人豈不欲顯附大聖人以光其桑梓之鄉?顧事屬傳疑,并無的證,庸敢誣之?”勸告上虞人不要盲目攀附聖人,以緻訛傳。
清光緒《上虞縣志校續》(以下簡稱光緒志)也承襲萬曆志的說法,《序》中說:“自秦置郡縣,上虞以舜封舊墟得名,至今不易。”光緒志卷二《沿革》中,全文轉載了萬曆志的說法。“附考”中又說,“唐虞,舜支庶封地。”但下面也引用了《水經注》引用《太康地記》“舜避丹朱于此”的話。對此,王振綱作撰的《虞志備稿》說:“案《水經注》述上虞命名之義,本《太康地記》雲‘舜避丹朱于此’,雖與《路史》‘舜之支庶或食上虞’之說皆無确據,未可臆斷其是非也,存之以備考。”
就算以這段話來說,光緒志也沒有把縣名的由來作出更改,僅是“存之以備考”,直到1990版縣志才把後者定為正統。
“支庶封地”與“舜避丹朱于此”兩種說法的關鍵在于,舜到底有沒有到過上虞?這還得從史料上找答案。
著名考古學家郭沫若考證,殷商甲骨文中已有“上虞”地名。他在《蔔辭通纂》中寫道:“上虞當是國名,其地距殷京頗遠,由下片推之,相距之路程在40日以上,當在3000裡内外。以聲類求之,疑即上虞,上虞之名頗古……當自殷周以來所舊有矣。”(注:古代“國”的含義與現代不同。)
有關舜的傳說,在《史記》中較詳盡。《史記·五帝本紀》雲:“舜讓避丹朱于南河之南。”傳說部落首領堯因兒子丹朱不賢,經考察,決定禅位于舜。堯死舜攝政,堯子丹朱不服,糾集一部分人作起亂來。舜堅持以理服人,不願跟丹朱争執,于是向南方躲避。舜避到了哪裡?從地理上說,上虞屬于“南河之南”,這似乎與《太康地記》“舜避丹朱于此”相符,但是《史記》接着說:“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獄訟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之丹朱而之舜。”這表明舜躲避之處離都城并不遠,臣民想觐見并不難。而上虞遠在千山萬水之外,離都城有超過40日路程,那時沒有任何交通工具,路途險阻,臣民怎麼能輕易到上虞與舜相見呢,這明顯不符。
《中國曆史地理論叢》(陝西人民出版社,1985.9)特别以上虞地名來源于舜避丹朱之說為例子,指出這是牽強附會:“……暫且不論堯舜等人物是否存在,在那個時代,對中原來說,浙江遠在荒外,把中原的傳說搬到浙江,這本身就是十分荒謬的。”
再看這句話:“舜與諸侯會事訖,因相娛樂,故曰上虞”(“上”指“舜”,“虞”通“娛”),這一說法也不可能成立。原因之一,遠古時代,部落首領與諸侯、百姓的地位很平等,不可能把首領稱作“上”,秦始皇起才出現皇帝的稱謂,而把皇權神化,成為高高在上的“皇上”,那是後世的事了,這裡的“上”僅指方位。原因之二,甲骨文中已有上虞,而甲骨文是文字之始,不存在通假之說。“虞”分明是國名,說通假了“娛”純屬無稽之談。
在原始古籍中,記載“舜避丹朱于此”僅有《太康地記》一書,此書早已佚失,無從考證,從上面兩條記載看,都出現了謬誤。退一步說,就算真僞難辨,也是孤證不立。
上虞地名不來自于“上娛”,但仍跟虞舜有關,即:上虞是虞舜後裔的封地。
史書上不乏“上虞是舜後裔的封地”的記載。郭沫若考證出甲骨文中的“上虞國”,證明為虞舜子孫封地;北宋詩人華鎮雲:“舜之後封于會稽”;作于南宋的《路史》稱:“舜之支庶或食上虞”;理學家朱熹亦曰:“上虞、餘姚二邑皆以舜名,而虞之村墟特多舜迹者,疑其子孫所封。”
古代上虞縣志全都持“支庶封地”說。著名的《百官鎮》詩雲:“風舞龍蟠聳碧峰,剡溪缭繞舊虞封,低绯野渡秦時日,出沒斜陽舜廟鐘。”詩中看到當時百官鎮有舜廟,但作者也認為這一帶是“舊虞封”。
《浙江古代史》雲:“舜有庶子七人,分布在餘姚、上虞、濮陽、餘虞、西虞、巴陵、衡山、長沙等地。因此傳說餘姚、上虞都是舜後代所封之地。”
鄰縣餘姚的地名由來,也可作為旁證。西晉時的《風土記》載:(餘姚是)舜支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曰餘姚。另外,“餘”與“虞”音同,餘可能由虞演變而來,即餘姚或等同于“虞姚”。
再從全國看,舜的國号為虞,中國地名中帶“虞”字的大多是虞舜子孫的封地,最典型的例子是河南的虞城。據載虞舜晚年,以其兒子商均不足以擔大任,把首領之位禅讓給禹,夏禹繼承虞舜的王位後,封了一塊土地給其長子商均,商均襲其父虞舜國号,稱虞國。商均死後葬于虞國城北13公裡的地方,其墓至今尚存。到公元569年,隋文帝将當時的虞縣改稱虞城縣。
虞舜的嫡長子封在中原地區的虞城,而支庶則封在比較偏遠的地方。
其實上虞地名的由來,清代的《越中雜說》就明确指出:“虞舜支庶封于餘姚,又封于上虞,以虞稱國,故曰上虞。”上虞之名中“虞”是指此地為虞舜後裔的封地,“上”是方位,以與别的封地相區别。
綜上所述,本地不是“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縣”,面因虞舜支庶的封地而稱上虞,更符合史實。
來源:上虞新聞網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