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在和另一個睡覺的時候,有沒有發現身邊的這個人在夜裡會不自覺的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其實這就是磨牙的聲音,聲音會時大時小,有時還會不定時的出現,為什麼有些人睡覺會有磨牙的習慣,而這種情況一般會出現在小寶寶的聲音,在他們長牙的期間就會出現,可是除了兒童以外,就連一些成年人晚上睡覺還會有磨牙的習慣,這到底是為什麼,到底什麼因素會導緻有磨牙的現象,磨牙應該怎樣治療。和作文庫知識百科一起來看看吧。
1、牙齒咬合因素
咬合關系不協調被認為是磨牙症的一個主要因素,包括錯牙合、缺牙、牙齒缺損或過長、單側咀嚼等。正中牙合或側向牙合早接觸是最常見的磨牙症始動因素。在換牙期,大部分兒童由于咬合關系不協調,接觸高點緻使上下牙齒不能很好地吻合,于是患者常會出現一種下意識的意念,想使多數的牙齒緊密接觸,在熟睡中這種白天的意念就會變成咀嚼肌痙攣和收縮而引發夜間磨牙。
2、神經因素
研究認為,夜磨牙症是睡眠障礙中的一種表現,它的出現和睡眠中的輕度覺醒異常有關。中樞神經系統和神經化學方面的研究顯示,磨牙症的發生于中樞神經系統信息傳遞的介質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異常改變有關。
3、精神心理因素
精神緊張是導緻磨牙症的原因之一,情緒緊張、過度疲勞、思想有壓力或兒童白天玩得過于興奮或過度緊張等往往會造成晚上不能平靜入睡,即入睡後雖然大腦皮質的大部分處于抑制狀态,但仍有一部分處于興奮狀态,緻使咀嚼肌收縮而發生磨牙。磨牙症患者常有焦慮、心理不成熟等特征,且焦慮程度越高,磨牙症的發生頻率越高。
4、全身因素
腸道寄生蟲感染、胃腸功能紊亂、内分泌不平衡、過敏性疾患、維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尿酸增多症、甲亢、膀胱應激症等都有可能引起磨牙症。當兒童積食、消化不良,使胃腸道内的細菌所分泌的毒素吸收後刺激到大腦皮層,使其興奮或抑制過程失調,造成夜磨牙。
5、遺傳因素
研究表明,兒童期的磨牙症往往持續存在,遺傳因素不可忽視。
磨牙應該如何治療?
1、心理和行為學治療
(1)心理治療确實有精神心理因素的作用,使颌骨肌肉張力過度。消除緊張情緒,解除不必要的顧慮,合理安排工作。必要時口服安定片(有依賴性)。
(2)減輕大腦興奮睡前休息放松、做适當的體操、避免興奮性食品和吸煙、改善睡眠環境等有利于減輕大腦的興奮狀态。調動患者的自我意識自我控制的心理作用來減輕牙的發生。作用很小。
(3)肌肉松弛療法颌骨肌肉過分緊張是引起磨牙症的原因之一,治療中解除肌肉過度緊張是控制磨牙症的必要手段。常用的方法有:肌肉松弛儀的應用;體療,進行咀嚼肌的生理功能訓練;按摩;視聽暗示等方法。作用很小。
2、生物反饋療法
(1)睡眠中喚醒刺激通過生物反饋,使患者在磨牙發生時被聲音等電信号驚醒從而暫時停止磨牙。有學者對嘴唇進行暫時性的傳入電刺激,結果對控制磨牙症有效。但這種方法幹擾了患者和同居人的睡眠、效果不長期。
(2)味覺生物反饋有學者将有令人厭惡味道但安全的液體密封置入膠囊中,将其配戴與患者的上下颌後牙之間的舒适位置上,當患者磨牙時,膠囊中的液體會擠出到達口腔,惡劣的味道産生的強烈刺激通過生物反饋機制産生作用,使磨牙動作停止。
3、牙齒咬合的治療
(1)調整牙齒的咬合關系通過調磨少量牙體組織,去除咬合幹擾,建立咬合平衡關系,以達到牙颌、咀嚼肌、颞下颌關節三者間的生理平衡,消除磨牙症。對于有牙合畸形的患者先進行正畸或進行修複。糾正單側咀嚼、咬鉛筆、常嚼口香糖等不良習慣。
(2)咬合闆的使用制作一個牙墊,晚上睡前戴在牙齒上,早晨取下,緩解肌肉緊張。目前最容易被醫師和患者接受,防止牙磨損效果明顯但并不能治療磨牙症。
4、藥物治療
(1)肉毒杆菌毒素主要着眼點是試圖調整牙颌面運動障礙和肌肉張力失常。局部使用肉毒杆菌毒素(BTX)對治療運動障礙有效。将BTX注射入常年磨牙患者的兩側嚼肌中,結果多數患者在注射後立刻至4周内開始停止牙齒磨動,但也有患者出現吞咽困難。
(2)中樞神經系統藥物使用L-多巴調節中樞神經系統,可明顯減輕磨牙者的磨牙次數,但容易引起惡心、嘔吐、失眠、心律失常、精神病發作等。隻在對磨牙症進行藥物治療時其他治療無效時才可考慮。
(3)其他藥物治療針對腸道寄生蟲感染、胃腸功能紊亂、内分泌不平衡、過敏、維生素D缺乏、兒童積食、消化不良等疾病給予針對性的藥物治療,以去除引起磨牙的可能原因。
總結:以上就是一些寶寶會出現磨牙情況的因素,特别是在寶寶的長牙期間若是出現磨牙的現象就要給他們從小要重視,可是有些還是遺傳的因素這些不可忽視。可若是成年人一直有磨牙的習慣,也要及時的進行治療,因為這件看似比較小的事情,其實對身體也有一定的危害,要找出病因才能從根本來解決磨牙的情況,否則當你和心儀的另一伴睡在一起的時候這種小事會影響到别人對你的感受,那就得不償失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