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水流已經自然疏通,沒有危險了。”9月6日下午,泸定縣當地人士告訴第一财經,當地的灣東河一度斷流,是因為地震導緻山體滑坡形成的堰塞湖。
官方也通報,灣東河堰塞湖對大渡河幹流及下遊影響不大。當地“把搶救生命作為首要任務”,沿灣東河受威脅的100餘人已轉移到安全地帶。據現場觀測,堰塞湖已過流。
新華社6日從四川省甘孜州和雅安市石棉縣相關部門獲悉,目前四川泸定地震已造成66人遇難,另有15人失聯。
基于汶川地震的經驗,泸定地震震區又處于高山峽谷地帶,根據預報未來數天可能持續陣雨天氣,震區可能還将面臨更多的地質災害。
灣東河順利除險
在四川泸定6.8級地震發生後6個多小時,四川省水利廳于9月5日19時15分接到甘孜州水利局的報告,稱大渡河一級支流灣東河已斷流近6個小時。四川省水利廳随即在當天20時發布了做好人員避險轉移的緊急通知。
也就是說,泸定6.8級地震後不久灣東河就被堵塞。不過,當時斷流的原因并未查清,官方緊急通知甘孜、雅安提前轉移下遊受威脅區域群衆,在确保安全情況下,派出專業技術隊伍查明斷流原因,同步加強對地震影響範圍内的河流監測預警。
不過,山體滑坡造成道路受損。位于堰塞湖區域的得妥鎮灣東村進村通道全部受損,人員轉運困難。
應急管理部官方微博消息顯示,9月6日淩晨,四川省阿壩州森林消防支隊第一時間組織人員駕駛3艘皮劃艇通過堰塞湖進震區。由于道路不通,救援人員采取繩索救援辦法,先由1人攀爬70多度陡坡再放下繩索,後續人員通過繩索将傷員背下山,再通過水路轉運群衆。
“灣東河流域人口很少,幾乎沒什麼村落。”泸定縣當地人士告訴第一财經。不過,灣東河是大渡河的支流,灣東河流域有幾個很小的小型發電站,距離最近的大渡河梯級電站就是大崗山水電站。
在灣東河和大渡河上有多座梯級電站,堰塞湖的出現讓人擔心。其實,地震之後,甘孜州組織人員深入泸定縣德威鎮、得妥鎮和海螺溝燕子溝鎮、磨西鎮以及泸定水電站、小天都水電站、冷竹關水電站等地開展查災核災工作。
成都理工大學副校長、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許強教授向第一财經表示,堰塞湖就是山體滑坡形成滑坡壩堵塞河道,然後蓄水成湖,随着水位不斷升高漫壩溢流造成洪水,威脅下遊地區。
汶川大地震之後,唐家山堰塞湖就是一個著名的案例。這個堰塞湖位于澗河上遊,距北川縣城約6公裡處,其總庫容達1.45億立方米,湖上遊的集雨面積達3550平方公裡。唐家山堰塞湖的出現成為地震之後最大的一個險情。為了處置這起險情,水利部緊急協調租用了一架俄羅斯米26直升機,幫助運送大型搶險機械最終打通水道,讓淤塞的湖水得以下洩。
灣東河雖不長,落差卻驚人。河長26.98公裡,流域面積166.08平方公裡,河口多年平均流量5.56立方米/秒,總落差3232米。據遙感分析,堰塞湖距大渡河交彙處約4公裡,灣東河彙入大渡河後直接進入大崗山電站庫區(總庫容7.77億立方米)。
比較幸運的是,灣東河堰塞湖很快自然流通,沒有經過人為處置。
9月6日16時,四川省“9·5”泸定地震抗震救災省市(州)縣前線聯合指揮部新聞發布會在磨西鎮召開。前指發布消息稱,大渡河一級支流灣東河出現斷流,形成堰塞湖。目前已有較大自然洩流,風險總體可控,受威脅群衆已進行疏散轉移。
地震之後,四川省水利部門統計,震中附近50公裡範圍内有大型水庫水電站4座、中型水庫1座、小型水庫水電站176座、堤防39段。
排查發現,甘孜泸定縣震損一般嚴重中型水電站1座(昌源電站)、小型水電站6座、供水工程7處;雅安石棉縣震損渠道5處、堤防2處。
山崩地裂帶來地災隐患
震中磨西鎮明珠花園酒店老闆滕飛(化名)告訴第一财經,5日中午在房間正準備午休,突然站立不穩摔倒,這讓他意識到地震了。跑出門之後看到,街上有些木結構和磚混結構的房子在倒塌。“不遠的高山多處崩塌,一片一片地塌方,塵土飛揚,四面轟隆隆的聲音,很恐怖。”
滕飛說,他家酒店因為是上下一體成型的框架結構别墅,所以沒問題。到來的救援專家們,評估後也決定6日晚住下。“前不久避暑遊高峰時,小鎮每天都有幾千上萬的遊客。我們有119間房,目前幾十号員工都平安。但我們還有一間開在六層樓裡的酒家,因為樓是磚混結構,牆體已經開裂。鎮上的房屋基本是磚混結構,約百分之二三十的房子沒有頂了。”
滕飛還透露,地震後其他人都被聚集到了小鎮的廣場上,5日晚支起了大約50頂應急帳篷,每個帳篷裡住二三十人。6日帳篷增加到了七八十頂。免費發放的瓶裝水和方便面都供應充足,應急通訊保障車的到來,也保障了通訊暢通。連通外界的公路也在5日就搶通了,救援車輛進出還算順暢。
而震中山體滑坡的實時場景通過短視頻在網絡上廣泛流傳,其巨大的轟鳴和卷起的濃煙令人震撼。這比以往地震後流傳出來的畫面更為劇烈,也更具沖擊力,讓人直接真切地感受到地震的破壞力。
對于這些視頻造成“泸定地震更為劇烈”的印象,許強認為有3個方面的原因:泸定地震震區處于高山峽谷,地形決定了山體滑坡比較劇烈;震區處于地震活動斷裂帶,曆史上發生多次地震,岩體破碎;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現在智能手機和短視頻的普及使用,使得人們可以直觀感受災難現場。
許強說,山體滑坡的現場視頻對學術研究也起到很大作用。以前研究滑坡都是事後看到,教科書上講的是整體性滑坡,但是這些視頻改變了科研人員的認識,從這些視頻可以看出發生的滑坡是流動狀、呈散狀滑動的。
由于高山峽谷的地形,泸定地震的山體滑坡尤為明顯,雖然灣東河堰塞湖風險暫時可控,但是整個震區後續的次生災害也成為抗震救災的一個重點。
此次地震震中位于鮮水河斷裂帶南東段的磨西斷裂附近。該區域曆史上地震活動強烈,1700年以來沿該斷裂帶發生震級7.0級以上地震8次,空間距離最近的為1786年6月1日四川康定-泸定7.75級地震;時間最近的為1973年2月6日四川爐霍7.9級地震。
相關研究表明,在2008年汶川8.0級地震以及2013年蘆山7.0級大地震後,鮮水河斷裂附近庫侖應力明顯增加,斷裂帶走滑速率存在自北西向南東遞增現象,具備誘發大地震的可能性。
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強震地質災害研究團隊利用前期已研發的地震誘發地質災害預測模型,對本次泸定地震誘發地質災害進行了預測,為指揮部提供決策參考。
這一模型是根據汶川地震10多年的研究從地質學角度建立的模型,獲得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預測結果顯示,受本次地震影響,震中東南地區地震誘發地質災害概率最高,地質災害類型可能主要以高位崩塌滑坡為主,局部可能出現少量大規模深層滑坡。
許強表示,汶川地震之後10年,泥石流非常多發。崩塌山體成為泥石流新的物源。山體滑坡之後,造成物源很豐富,又沒有固結,遇到降雨天氣很容易造成泥石流。如果泥石流離河水較近,未來尤其是遇到降水天氣,這些滑坡堆積物就會滑到河中形成堰塞湖。因此,泸定地震後的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的風險比蘆山地震要高很多。
據悉,四川正在全力以赴搜救傷員,妥善安排受災群衆,加緊打通救援通道,同時嚴防餘震和次生災害,加快搶修受災地區基礎設施,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災害損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