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沖稱象》這一課講的是曹操的兒子曹沖小時候動腦筋想出了稱大象方法的故事,體現了曹沖善于觀察,愛動腦思考,能大膽表達的美好品質。
學習目标:
1:認識會寫“ 曹,員,根,議,論,重,砍,線,止,量,稱,柱,底,杆,秤,做,歲,站,船,然 ”漢字。
2:會寫“ 柱子,到底,秤杆,船身,果然,一同,一邊,力氣,出來,石頭,地方 ”詞語。
3:正确,流利的朗讀課文。
《曹沖稱象》課文朗讀.mp3
多音字
杆 ( gǎn ) 一杆秤
杆 ( gān ) 旗杆
量 ( liàng ) 力量
量 ( liáng ) 測量
近義詞
下沉-----下降
果然-----果真
高興-----愉快
反義詞
下沉-----上升
高興-----難過
詞語擴展:“ 又~又~”表示幾種性質或情況同時存在。
這樣的詞語還有這些:
又高又大
又哭又鬧
又大又圓
又細又長
又香又甜
又瘦又小
又粗又壯
課文解讀
段解:這是故事的開端,曹操帶着兒子和官員去看别人送他的一頭大象,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大象的來曆。
段解:形象地描寫了又高又大的大象,官員們都在議論大象的重量,暗示知道大象的重量有一定的難度。
段解:這部分采用對話的形式,描寫了有官員想出造大秤的方法,但是方法根本行不通。
段解:曹沖提出了秤象的方法,分成三個步驟:①趕大象上船,在船身下沉處畫線,②把大象趕下船,往船上裝石頭,裝到船下沉到畫線處為止,③稱船上石頭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
段解:曹沖的方法果然可行,稱出了大象的重量。
讀一讀體會每組句子意思的不同
這組句子,第二句中的“才”突出表現了曹沖的年紀小,使第二句比第一句更能說明曹沖聰明伶俐,善于思考。
這組句子,第二句中多了個 “ 到底 "一詞,這個詞在句中起強調作用,表示地大象真實重量的追根究底,使第二句比第一句更能體現官員的好奇心理。
家長孩子課文互動
問題1:描寫大象的句子有那些?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回答:描寫大象的句子有,“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牆,腿像四根柱子。”文中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寫出了大象的高大,特别生動形象,也給後面如何來稱象帶來的難題。
問題2:官員們想用什麼辦法稱象?
回答:官員們想造一杆大秤,砍一顆大樹做秤杆來秤象。
問題3:為什麼要在船弦上畫線呢?
回答:畫線是為了标記出船身下沉的位置。
問題4:石頭為什麼要裝到船下沉的地方為止?
回答:因為裝到船下沉的地方為止的石頭的重量與大象的重量相同。
問題5:說說曹沖秤象的過程?
回答:秤象的過程是:①趕大象上船→②在船弦上做記号→③把大象趕上岸,往船上裝石頭→④稱石頭的重量。
問題6: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收獲?
回答:以後遇到事情要多動腦筋,養成勤觀察,多動腦筋,勤思考的好習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