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碼農勵志

碼農勵志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8 18:02:07

——讀胡适《為什麼要讀書》一文有感而發

碼農勵志(為什麼要讀書一)1

(網上截圖)

胡适,1930年11月下旬在上海青年會的講演詞——《為什麼要讀書》

摘要——為什麼要讀書?有三點可以講:第一,因為書是過去已經知道的智識學問和經驗的一種記錄,我們讀書便是要接受這人類的遺産;第二,為要讀書而讀書,讀了書便可以多讀書;第三,讀書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困難、應付環境,并可獲得思想材料的來源。我一踏進青年會的大門,就看見許多關于讀書的标語。為什麼讀書?大概諸位看了這些标語就都已知道了,現在我就把以上三點更詳細地說一說。

注批:我也分三點來談感想。每天談一點。

摘要——第一、因為書是代表人類老祖宗傳給我們的智識的遺産,我們接受了這遺産,以此為基礎,可以繼續發揚光大,更在這基礎之上,建立更高深更偉大的智識。人類之所以與别的動物不同,就是因為人有語言和文字,可以把智識傳給别人,又傳至後人,再加以印刷術的發明,許多書報便印了出來。人的腦很大,與猴不同,人能造出語言,後來更進一步而有文字,又能刻木刻字;所以人最大的貢獻就是[留下]過去的智識和經驗,使後人可以節省許多腦力。現在學校裡各種教科[書],如物理、化學、曆史,等等,都是根據幾千年來進步的智識編纂成書的,一年、兩年,或者三年,教完一科。自小學、中學,而至大學畢業,這十六年中所受的教育,都是代表我們老祖宗幾千年來得來的智識學問和經驗。所謂進化,就是叫人節省勞力,蜜蜂雖能築巢、能發明,但傳下來就隻有這一點智識,沒有繼續去改革改良,以應付環境,沒有做格外進一步的工作。人呢,達不到目的,就再去求進步,而以前人的智識學問和經驗作參考。如果每樣東西,要每個人從頭學起,而不去利用過去的智識,那不是太麻煩嗎?所以人有了這智識的遺産,就可以自己去成家立業,就可以縮短工作,使有餘力做别的事。

感想:“人類之所以與别的動物不同,就是因為人有語言和文字,可以把智識傳給别人,又傳至後人,使後人超越前人,…。”使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然而這個媒介是書本,而後人必須要能讀懂這些語言和文字,才能把智識據為己有,再貢獻給社會。而在清末民初,我們的文盲占到總人口的95%以上,真是不可思議。是否與讀書無用論有關,我不敢橫議,然而,肯定與社會發展有關。

“現在學校裡各種教科書,如數、理、化、曆史、哲學,等等,都是根據幾千年來進步的智識編纂成書的,一年、兩年,或者三年,教完一科。自小學、中學,而至大學畢業,這十六年中所受的教育,都是代表我們老祖宗幾千年來得來的智識學問和經驗。”我們常說,教育強則國家強,我們教育是否強了?我們的國民,有多少學子完成了十六年的學習,并學到了真知灼見?我們五零後的一代人,我不敢橫議他人,實事求是我與馬爺一樣,小學三年級學曆。錢學森對教育之問,我就不展開了。所以,今天讀到一個半甲子前,胡适先生的《為什麼讀書》一文,感慨多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