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讀了沒用的專業一覽表

讀了沒用的專業一覽表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1-17 05:16:03

  在大學裡,有這樣一群學生,他們總是活在歡迎與誤解當中——

  “你終于到了,來給叔看看這個體檢報告什麼意思?”

  “你都大四了,不是馬上要畢業了嗎?”

  “你都在實習了,工資應該很多吧?”

  對于這些問題,他們隻能默默說一句:“醫學專業,不是你們想的那樣。”

  01

  “四大名著335萬字,我的課本579萬字”

  外行人對醫學專業在讀學子的最大誤解,莫過于将醫學生等同于醫生。

  近至家中父母,遠至小區鄰居,他們一有個腰酸背痛頭暈眼花,就會想起(某某)家中有個醫學生,前去問診一番。

  還有人袖子一撸,手一伸,就讓中醫學生把脈看病的。

  這個時候,醫學生隻能祭出“學醫三連”:

  讀了沒用的專業一覽表(大學裡最苦累卷)(1)

  倒不是醫學生冷漠或者謙虛,而是醫學生本人也在投石問路,急求幫助,連線上問診的醫生前輩都不放過。

  讀了沒用的專業一覽表(大學裡最苦累卷)(2)

  充分展示了醫學生走投無路的時候會多麼不擇手段

  “線上問診”終歸是投機取巧的法子,更多的醫學生還是選擇傳統的學習方式:拎上行李箱,去把醫學教材拉回宿舍,和“死亡芭比粉”展開一段“藍色生死戀”。

  讀了沒用的專業一覽表(大學裡最苦累卷)(3)

  醫學生專屬的“藍色生死戀”和“死亡芭比粉”

  曾經有網友統計過,四大名著總字數為335萬字,醫學生需要掌握的“内外婦兒”多門課程的課本字數達到597萬字

  最可怕的是,這597萬字都需要熟讀成誦,因為——

  “沒有病人會按照考試重點生病。”現在記下的每個知識點,都有可能在将來救人一命。

  在面對厚厚的教材和寫卷答題的時候,醫學生總會有種選了文科的感覺。

  讀了沒用的專業一覽表(大學裡最苦累卷)(4)

  其實,醫科跟文科的區别,不是看學生能不能編滿答案,而是看各自課程數量的差别。

  極少數文科生的課程表會像醫學生的這麼色彩斑斓、飽滿豐富、周末還要上課。

  讀了沒用的專業一覽表(大學裡最苦累卷)(5)

  一如醫門深似海,從此雙休是路人。

  天天都像期末考,期末到了勝高考。

  好不容易運動會,竟要擔架比賽跑。

  讀了沒用的專業一覽表(大學裡最苦累卷)(6)

  ,時長01:04

  急救接力賽、救死扶傷隊、藍色生死戀方陣……這些醫學院特色運動項目,讓人一邊看得哈哈大笑,另一邊又萌生感動:他們每一次演練,都在為生命而争分奪秒。

  其實這些校運會項目也是醫學生平日裡演練課的内容之一,老師們都會特别嚴厲地教育學生認真演練,嚴肅對待。

  但是怎麼說也是校運會嘛,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們還帶着學生的稚氣,免不了有摔倒了、“病人”掉了、擔架跟不上的情況。

  嗯……網友表示:“答應我,先别讓他們畢業好嗎?”

  醫學老師承諾:“别擔心,我們不會那麼容易放過他們的。”

  且不提各種期中考、期末考和實驗報告,當學生前來看病問診的時候,醫學老師都會盡職盡責地考查一番,然後敲打敲打:“回去記得看看藥理學。”

  經常有醫學生看病之前,反複多次提醒自己:“不要暴露身份,不要喊老師,記得叫醫生。冷靜沉着,你是最棒的醫學生。”

  但是在挂号的那一刻,學校附屬醫院可能就會把醫學生“出賣”了。遠在診室裡的醫學老師嘴角微揚,開始盤算待會提問哪一個科目比較難。

  讀了沒用的專業一覽表(大學裡最苦累卷)(7)

  所以在醫學生圈子裡,“看病”有時候是一件充滿負擔的事情,一不留神就碰到任教老師,一聲“老師”脫口而出,診室立刻變成考場。

  相比起老師考核,醫學生或許更喜歡在日常生活中複習醫學知識。

  看個電視劇,他們要狠狠吐槽其中的醫學盲點;吃個牛骨煲,他們要觀察是胫骨還是腓骨;看完了文章,他們要收縮一下大魚際肌點個贊。

  讀了沒用的專業一覽表(大學裡最苦累卷)(8)

  進入這個階段,醫學生離畢業又近了一步。

  02

  從醫學生到醫生,路漫漫其修遠兮

  從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起,醫學生就被寄予了厚望。

  無論是家中長輩,還是遠房親戚,又或是同學朋友,都笃定地認為:醫學生肯定會成為醫生。

  “你好好學習,以後進個三甲醫院,咱有啥事就挂你的号了。”

  可是從醫學生到醫生,路漫漫,其修遠兮,談何容易。

  以基數最多、相對最熱門的臨床醫學專業為例,醫學生起碼得經曆本科、碩士/博士和規培這3個階段,取得4個證(執醫證,碩士學位證,碩士畢業證,規培證),才有資格踏入醫生行列。

  變相而言,不考研不讀研的臨床醫學本科生,尚未能獲得醫生的職業入門券。

  再者,在學曆通貨膨脹的當下,光有碩士學曆已經不足以達到一二線城市三甲醫院的招聘要求,博士學位和科研成果成了硬指标。

  讀了沒用的專業一覽表(大學裡最苦累卷)(9)

  在《令人心動的offer》第三季裡,陶勇醫生就分享過朝陽醫院眼科的招聘要求和過程。

  博士學位、科研經曆和反應能力,缺一不可;初篩、複篩簡曆,面試、筆試和心理測試,四道難關。經過層層選拔,最終從70多人中選出最合适的一個人。

  除了學曆要求高、就業壓力大,醫學生的求學之路也格外長久。

  目前國内的醫學生培養模式,主要存在着3種學制:大學5年制,本科畢業後起碼需要經曆考研、讀研(部分還需要另外規培),才有4個證;本碩5 3模式,畢業直接取得4個證;還有本博8年制,畢業後還需要規培2-3年。

  讀了沒用的專業一覽表(大學裡最苦累卷)(10)

  相較起其他專業,醫學生呆在學校的時間總會多出一兩年(如果算上醫學生總是學校裡最晚放假最早開學和不眠不休背書學習的時間,可能還得多一年),這就造成一種“時間差”:

  “怎麼這麼多年,你還沒畢業?挂科延畢了嗎?”

  在某乎上,就有網友分享過他的經曆。在大四的時候,他頻頻收到朋友的微信鼓勵,讓他“考研加油”,甚至在大四考研日那天還收到慰問。

  可是,身為醫學生的他,大五才有資格考研呀。

  讀了沒用的專業一覽表(大學裡最苦累卷)(11)

  從醫學生到醫生的進階之路,道阻且長。

  18歲邁入醫學院大門,将近30歲才能進入醫生行業,期間還要應對海量知識、大量考試和漫長考察。

  成為醫生之後,工作強度高、工作時間長、休息睡眠少、飲食不規律、晉升難度大等等問題依然讓曾經的醫學生們“沒有最忙,隻有更忙”。

  成日裡當健康衛士的他們,反而落得一身病痛。

  突然就理解了,為什麼“勸人學醫,天打雷劈”

  03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的程露醫生曾經說過:“學醫路上的艱難太容易刺破理想了。”她擔心孩子們隻是一時沖動就選擇了醫學專業,忽略了現實中學醫之路的種種難題。

  事實上,在如今信息資訊發達的時代,醫學生的“苦累卷”,已經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

  但即便如此,對于一心學醫的孩子而言,醫生職業是志之所向,值得他們迎難而上,“志之所趨,無遠弗屆。志之所向,無堅不入”。

  讀了沒用的專業一覽表(大學裡最苦累卷)(12)

  根據2022年《百度熱搜高考大數據》統計情況,2021-2022年臨床醫學重新回歸高考熱門專業Top5,近三年醫學專業錄取分數線多有擡高。

  醫學專業重新“熱”了起來。

  學生選擇學醫的初衷,可能很現實,看中醫生職業越老越吃香和社會需求大等優勢;可能很理想主義,因為懸壺濟世的夢想;可能很迷茫,一無所知就選擇醫學;可能很明晰,希望能幫助家人健康平安。

  讀了沒用的專業一覽表(大學裡最苦累卷)(13)

  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平安

  無論是哪一種,跨入醫學大門之後,他們的目标都會統一為:治病救人。甯願費盡心力,也要練就一身本事,開得良方,守住生命。

  “我在好好學習,好好鍛煉,克服心理障礙,努力向‘才近仙,心近佛’靠近。希望以後不要見到你。但如果見到,一定不會辜負你。”

  讀了沒用的專業一覽表(大學裡最苦累卷)(14)

  哪怕隻是偶然經過,看到陌生人陷入突發疾病,醫學生總會第一時間沖上去,檢查情況,跪地搶救,發揮專業技能,盡其所能地救人于危急之中。

  讀了沒用的專業一覽表(大學裡最苦累卷)(15)

  對于醫生和醫學生而言,不需要白大褂,不需要端坐在診室裡,對生命負責的使命感和責任心就已經常存在心裡。

  遇到緊急關頭的時候,他們的行動就像他們在入學時莊嚴宣誓的那樣:“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當我步入神聖醫學學府的時刻,謹莊嚴宣誓:

  “我志願獻身醫學,熱愛祖國,忠于人民,恪守醫德,尊師守紀,刻苦鑽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發展。

  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聖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着追求,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鬥終生。”

  最後,希望公共預防專業的同學能盡快夢想成真:“搞好預防,餓死臨床。”

  将疾病扼殺在搖籃裡。

  讀了沒用的專業一覽表(大學裡最苦累卷)(16)

  參考來源:

  1.DT财經.《比程序員還“卷”的專業,每年300多萬學子前赴後繼》

  2.DT财經.《深扒數據,我們找到了中國大學生最滿意的專業》

  3.南方周末.《醫學熱回潮,但“學醫路上的艱難容易刺破理想”》

  4.看天下實驗室.《為什麼醫學生這麼多,當醫生的卻很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