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學曆真的有這麼重要嗎

學曆真的有這麼重要嗎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2 18:30:43

學曆有多重要?自考本科在社會上的用途大不大?

在當今社會上無論就業、考編、考各種證都存在着一個高效、便捷的篩選辦法。那就是——學曆。

雖說有學曆并不一定代表有能力,但它确是别人跟你素不相識的情況下,對你的情商智商、交往舒适程度、社會适應能力等各個方面的最好判斷标準。

學曆不能決定你的一生,但它卻能決定你一生中有多少個選擇的權力。

我們打個比方來講:

一個大學本科畢業的同學他可以選擇送外賣,擺地攤,銷售這種無學曆要求的工作。但同時人家符合大部分公司的本科學曆要求條件,想體驗基層艱苦可以去炎炎烈日下滿大街發傳單,不想體驗随時去找個辦公室吹着25度的空調。

而如果是一個僅有高中甚至初中學曆的同學,除了隻能從事上述沒有學曆要求的工作,又能做什麼呢?

如果你有強大的背景那麼你可能會是這場遊戲裡的“開挂者“。但我們大部分人與生俱來的隻有一副皮囊,擁有一個學曆必然是我們留給自己最好的“背景”。否則“什麼都沒有”的我們就可能注定一輩子在底層摸爬滾打。

”學曆不重要,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這句話你是不是經常聽到?

我知道有很多高學曆的人能力很差,也不否認有很多學曆低的人很有能力。一個公司在招聘的時候也不想歧視任何人,隻想找來給公司帶來收益的人。

但現實是他們就會直接問你“你是哪裡畢業的”而不是聽你長篇大論講述“雖然我學曆低,但是我的能力怎麼怎麼樣”。

因為在大的基數環境裡學曆越高的人往往能力就越強。

“學曆”與“能力”是具有關聯性的,而不是對立的兩個層面。即使說高考是比賽打遊戲,那麼該上985的那些人還是該上985。

很簡單的一個道理,因為學曆它本身就是你個人能力的體現,一個人的個人能力強,往往一生中的各個階段都要強,在學習、打遊戲的康莊大道上又怎麼會弱于他人呢?

這時候可能你會說很多小學初中畢業的人都做了老闆,雇來了大學生打工。我承認這樣的老闆大有人在,但這種人僅僅隻是在學曆這一層次沒有達标而已。

個人實力外加運氣成分使他們快速掌握了社會資源并得以運用。人家在某個領域上的能力早已達到“碩士”甚至“博士”的水平。

可是最近幾年你是否發現中小學畢業當老闆這種情況的概率越來越低了?

很簡單!在階級逐漸固化、一切社會供需逐漸完善的現在,一無所有的我們很難再像以往一樣掌握“剛需的社會資源”

學曆真的有這麼重要嗎(在社會上有多大用處)1

現實往往是學曆越高能力越強

根據2019年高考的統計。

2019屆高考生是屬于00後的一年。在這一年能夠參加高考的适齡人口為1909萬人,結果僅有920萬人參加了高考,說明這一屆有将近1000萬的00後沒有參加高考而是進入了社會。

在參加高考的920萬人中僅有309萬人可以進入本科學校學習。進入211、985、清北複交名校的更是鳳毛麟角。920萬人中本科的升學率僅為33.6%。而剩下的66.4%的同學進入了專科院校或進入了社會。

學曆真的有這麼重要嗎(在社會上有多大用處)2

當然,我并沒有歧視的意思,專科生也是大學生,也是時代的驕子,國家的棟梁。

隻是希望大家不應該沉迷在“大專人、大專魂、大專都是人上人”這種虛僞的假象中,況且随着近年來高職擴招的不斷實施,在這個“标配本科學曆”的時代,專科學曆又能帶來多大的競争力呢?

有想法的專科生會選擇通過“統招專升本”這個途徑改變,但錄取人數終歸是有限的,而且全國大部分省份一年隻有那麼一次機會。一旦失利,全日制的本科學曆這一輩基本與你無緣,這部分人難道就一輩子僅限于這個文憑了?

另外的一部分同學,他們或是高考結束後的名落孫山、或是初高中辍學的懵懂無知,又或是原生家庭的悲慘不幸等等原因導緻他們沒有辦法繼續完成學業。

經曆社會錘煉後悔恨當初,下定決心痛改前非。但他們中絕大部分人不會有驚人的天賦支持着重新去參加高考。那麼這些同學隻能一輩子在底層工作中度過餘生了嗎?

并不是,這個社會還是會不斷獎勵積極進取的人的。這兩類群體中想要上進的人可以繼續走在提升學曆這條道路上。也就是成人教育,通常指成教、電大、自考這種形式。

其中自考是較難的,确确實實需要正兒八經的學習,而成教電大是無腦托管類型的,全程交錢拿證。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說句實話,報名成教電大的時候你是什麼樣,兩年後你還是會什麼樣,隻是手裡多了證而已,該空蕩的靈魂依然空蕩,世俗的觀念依舊根深蒂固,個人能力、習慣不會有什麼提升。

而如果選擇自考完整的考下來,你的自律能力不會輸一個本科大學生,而且你所獲得的精神層次的認知是非常難得的。

每個不曾鼓舞的日子都是在對生命的辜負,如果你還年輕,這幾種成人教育形式你為什麼不選擇自考呢?

“自考這東西沒啥用,社會都不承認,你就别傻了”

無論網絡還是會現實中這句話是不是常聽到?

然而我驚奇的發現:喜歡說這種話的人不會是統招本科大學生,更不會是處于學曆金字塔頂端的名校生。因為良好教育為他們塑造的三觀使得他們更會尊重努力改變、上進和自強不息的人。

喜歡說這種風涼話的人反而正是那些處于這個層次“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人

其實仔細考慮,由于社會和市場的選擇,使得我們專科生和自考生本身會有潛在的自卑感。

這種自卑在學習過程中的、人際交往中、想要進步的過程中、選擇與擇業中都會有所表現。對自己産生了過低評價。

過度的自卑很可能轉變成為兩種截然相反,但都存在弊端的心理防禦機制:一是逃避,表現為自暴自棄或自閉,四處散播負能量。二是在逆反心理驅使下的抗争或對立,所謂“知恥而後勇”。

可見,喜歡說風涼話的正是由于自卑心态下而産生自暴自棄的那類同學,這種情況其實值得我們深思。

學曆真的有這麼重要嗎(在社會上有多大用處)3

自考在社會上有用嗎?

這是個智者見智,仁者見仁的問題。

我一直認為關于”自考有沒有用“這種類型的問題本質就是一個眼界的問題。

一個非全日制學曆能有多大用途呢?能讓你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醒醒吧。

有人說“認命了,這個世界就是這個樣”。

但實際上你的眼界怎麼樣,你眼裡的這個世界就怎麼樣。如果你經常吃肉,你會發現這雞肋食之無味;如果你曾經隻吃過素,你會發現雞肋也可以這麼香。自考文憑它有沒有用,取決于你的眼界。

如果你的志向僅限于未來從事擺攤、流水線、銷售等工作,那這個學曆對你來說可能沒用。

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刮風下雨,面臨城管追擊不能擺攤的時候呢?流水線工廠衰退面臨破産倒閉的時候呢?銷售面臨好的機遇升職加薪的時候呢?甚至你未來填某個檔案隻能臉紅的在學曆那一欄填上初中高中的時候呢?

在未來每一個需要它的時候,你翻遍全身,發現自己兩手空空,可悲可歎。

面對喜歡的工作因為學曆無力追求,面對千載難逢的機遇卻因為文憑無力争取的時候,追悔莫及。

自考學曆不是萬能的,但沒有它你是萬萬不能的,與其抱怨黑暗,不如整裝前行。未來的路哪怕隻要有一絲機會,它都可能會在那一刻閃閃發光。

如果我們的志向是去擁抱大海,那麼溪邊的絆腳石不過是通往浩瀚的基石罷了。努力會上瘾,一個人如果堅持了自考,那麼他的目标也就早已不止自考這麼簡單了。

通過自考你可以做到很多以前無法做到的事情,它是一座橋梁,給了你向更高處競争的權利。

努力終歸會有回報。我們雖是人世間的塵埃,卻是自己的英雄。

沒人會一直順利,願你更加強大,然後終于有一天,可以笑着講述那些曾讓你哭的瞬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