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國寶之旅石家莊毗盧寺壁畫

國寶之旅石家莊毗盧寺壁畫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5-18 16:02:02

  中新社石家莊10月24日電 題:河北“草根畫家”潛心十年 複原臨摹毗盧寺壁畫

  中新社記者 陳林

  “幹這個事,必須靜下心來,你要是想着出名,想着錢,那就幹不下去了。”

  “情懷毗盧寺”——姚淑龍複原臨摹毗盧寺壁畫展正在河北師範大學展出。面對參觀者詢問10年間是如何堅持的,自喻“草根”的姚淑龍先是糾正别人對其“畫家”的稱呼,然後如上表示。

  始建于唐代天寶年間的毗盧寺,位于河北石家莊,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内保存的明代水陸壁畫,與甘肅敦煌壁畫、北京法海寺壁畫、山西永樂宮壁畫并稱中國現存四大壁畫。

  

  10月17日,“姚淑龍複原臨摹毗盧寺壁畫展”亮相河北師範大學博物館。石家莊畫家姚淑龍曆時十載,最終依原貌、原比例繪制完成全堂六壁十彩壁畫摹本,使壁畫再現原有風采。 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 攝

  展廳内,姚淑龍曆時10年,依原貌、原比例繪制完成的毗盧寺毗盧殿明代水陸道場壁畫,首次全部對外展出。大小共約120多平方米的壁畫上,從神仙帝王到市井商販,一個個神态逼真,色彩絢麗。

  兒時随父親偶然到訪毗盧寺,他“就被壁畫的美所震撼,每個人物都那麼傳神”,“幾十年來,這個畫面一直深深埋在腦海中。”

  姚淑龍父親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多年來一直從事美術工作。父親教授哥哥畫畫時,他耳渲目染,喜歡上了美術,尤其喜歡傳統人物畫。對于一直未能到專業美術院校學習培訓,讓他留有遺憾,自嘲“草根”。

  

  10月17日,“姚淑龍複原臨摹毗盧寺壁畫展”亮相河北師範大學博物館。 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 攝

  2006年,42歲的姚淑龍決定“要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此前的經商“隻是謀生”,複原臨摹毗盧寺壁畫“才是喜歡的事情”。他回憶說當時壁畫上的塵土很厚,很多地方破損嚴重,希望通過努力,再現“震撼的美”。

  “也要有一定資金支持”,姚淑龍補充說,自己當時正好有點積蓄,可以暫時不為生計奔波,“一心幹自己喜歡的事”。

  重拾畫筆,告别喧嚣,姚淑龍“守住了寂寞,也守住了夢想”。10年間,他進深山、尋古寺、摹古畫、查文獻,為補繪殘缺部分,又多次到國家文物局、河北博物院等地尋師取經。“自己用心去一點點畫,但如果不求師請教、尋訪古寺,我也做不下來。”

  白描4年,上色4年,瀝粉貼金2年,姚淑龍坦言當時沒想到會用10年。毗盧寺壁畫講究“重彩勾填,瀝粉貼金”,壁畫顔色要用礦物和金屬染料,需買金箔等材料。“後期隻得借錢,好在堅持了下來。”

  2016年,他複原的部分毗盧寺壁畫在台灣佛光山展出,星雲大師的認可,讓他一直心存感動。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幸福的,如果對社會還有點意義,那就更好了。”相比10年前的目的單純,如今他說自己複原臨摹毗盧寺壁畫目的有所變化:喜歡之餘,也多了一份責任感,這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會一直做下去。“如果有可能,想再教幾個學生。”

  今年4月,經過2年多的磋商、調研和方案論證,來自敦煌研究院的壁畫修複專家開始對毗盧寺的壁畫進行搶救性修複。去年底,也已按照1:1比例完成了壁畫數字化保護工程。談及此事,“大叔”級的姚淑龍,如孩童般高興,直呼這是好事,留住了傳統文化。

  10年前臨摹時,塵土太厚看不清,也不允許到壁畫上直接臨摹,隻得通過一份粉本稿按照1:1比例來畫,“現在再畫,會更加形象逼真。”

  河北省文化廳黨組書記王離湘表示,臨摹古人壁畫既是敬畏曆史,更是傳承中華美學,姚淑龍用10年時間複原臨摹毗盧寺壁畫,這種堅守值得稱道。(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