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為奴十二年》是由麥奎因執導的電影,這部影片深入描述了黑人奴隸所羅門所經曆的奴隸生活,将自由主義精神更好地诠釋出來。
影片中将所羅門被騙成為了奴隸後的12年生活經曆完全記錄下來,并能過影片反映出作者不懈抗争、追求自由、堅守尊嚴的心理充分展示出來。
這部影片将美國南方城市中後殖民時代下的奴隸體制主題清晰地表達出來。并通過影片呼籲大衆對不公正要勇于反抗,并為了得到自由進行不斷的換位思考、自我救贖,學會重視并尊重他人自由。
著名的三角貿易中,販奴船的航行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段路從本國航行到非洲海岸,第二段路運載奴隸從非洲航行到奴隸市場,最後一段就是賣完奴隸返回本國港口。
販奴船
這三段路,隻有中段航程,船上才有奴隸。相對來說,這是販奴船風險最大的一段路,也是黑人奴隸最悲慘的一段路。
當時黑人奴隸的一生,其實也能簡單的分為三個階段:身為自由人和剛被抓到的時候,還身處非洲的土地上;海上的運輸路程,茫茫大海一片茫然;被賣做奴隸,在種植園工作至死。
如果隻是将這部電影定位成一個講述美國華盛頓黑人奴隸曆史的影片,那麼就大錯特錯了,導演麥奎因再現奴隸制社會中黑人奴隸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基礎上,注入了很多對現代社會有重要啟示内涵。在《為奴十二年》的主人公所羅門并不是非自由人,而是一個自由人在飽受着各種不平等的待遇。主人公在醒來之後,發現了自己的身份發生了驚天的變動,這不禁引發了觀看者的換位思考。
在所羅門身份沒有轉換之前,他是一個自由黑人時,他對奴隸制的存在不以為然,可以說是一種無關痛癢的态度,在電影開頭時,所羅門在為妻子挑選生日禮物時,一位黑人奴隸試圖想要希望所羅門可以幫助他,但所羅門直接走開,連看都沒有看黑人奴隸一眼。
同樣,自199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後,托尼·莫裡森的《寵兒》引起了國内學者以及讀者的廣泛關注。作者精湛的寫作技巧把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的那段苦難的曆史展示的淋漓盡緻。在奴隸制中,黑人女性不僅像黑人男性一樣作為白人奴隸主的工作機器,她們還遭受着白人奴隸的洩欲侮辱并作為他們免費的再生産勞動力的工具。
《寵兒》的内容素材取自一個真實的黑人曆史事件——一名名叫瑪格麗特·加納的黑人女性因不願讓自己的孩子淪為奴隸制的受害者,她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孩子。在《寵兒》中,作者通過對黑人女性身體的描寫,展現了黑人種族,尤其是黑人女性所受的身體及精神的雙重折磨。
白人奴隸主對奴隸的身體折磨是奴隸制的普遍現象。黑人女性作為奴隸主的私有财産,遭受着他們的非人待遇和鞭打。
即使在奴隸制廢除後,黑人女性身體依舊被商品化。小說中丹芙,雖然生活在奴隸制廢除之後的環境中,她的身體依然是被當做工作機器為白人服務。她為鮑德溫一家工作就是黑人女性身體商品化的标志。
為了養家糊口,丹芙不得不為他們工作。在鮑德溫家,丹芙看到的小人雕塑就是丹芙自己的縮影。它暗示着丹芙将以自己的身體的勞作來換取很低的報酬。盡管鮑德溫不像學校老師那樣殘暴,他依然使黑人女性身體商品化來剝削他們。
一定意義上,美國的黑人的曆史就是他們身體的曆史。他們的身體承載了美國奴隸制的罪惡。小說中通過黑人女性對他們過去的回憶,展現了奴隸制時期他們所受的種族性别的雙重壓迫以及他們身體所受的非人虐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