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老張頭書攤(孔網店鋪:半畝書田)
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态
#讀書偶得# 大概是十幾年前吧,媒體曾經播出過一則新聞,說某校長為弘揚孝道,召集1200名師生,當衆“為母跪安濯足”。什麼意思呢,通俗地說就是屈膝下跪替老娘洗腳丫子,此事轟動一時,傳為美談。想想看,一盆清水淹着一雙赤腳,1200名師生觀看,又有新聞記者采訪,該是多麼壯觀的情景啊,着實令我等凡夫俗子為之汗顔自愧不如。
洗足,并且還要跪着,真是至孝至順,足可以上“孝子烈女傳”了。又比如被尊為國學大師的季先生,收弟子時的儀式就非行跪拜禮不可,而且也有傳媒跟着起哄,以至于現在随便網上一查,某家名師收徒了,或者某個名人死了,弟子都是齊齊下跪,黑壓壓一片,磕頭如搗蒜,頗能體現國人志誠志孝的姿态。由此想到一個問題,所謂的孝,是不是就意味着跪下去呢?當你對某人某事雙膝折下去的一刹那,心靈大概已經塌陷,意識是已經臣服了吧。
“有些事不需要你想,自然可以不去想,但有些事卻硬是讓你看,你卻不能不看,否則你就非主流。再比如春節照例是要回家拜年的,按照舊俗隻要是鄉親,不管遠近,要去家裡走一走,但晚輩在長輩面前,隻能撅着屁股下跪磕頭才和禮數,各地不都這樣嗎。如今滿大街是“孝善”标語和“二十四孝圖”,真是傳統之下,束手就擒了。既然要“回複傳統文化”,就得做“忠臣孝子”,否則不隻是“家門不幸”,還有可能“國将不國”了。所幸老母親今年八十有四,耳不聾,眼不花,牙口好,平日粗茶淡飯,性情豁達,喜歡拉呱聊天,無病無痛。兒孫不敏,既不配做“忠臣”,也無意争“孝子”,抽空陪老人看個電視聊聊天,比起那些個手持波浪鼓故作“娛親”的“老萊子”們來,确實差距很多。
咱凡人,凡人隻做平凡事。“郭巨埋兒”“卧冰求鯉”之類的事别說去效仿,想都不敢想。要做聖賢先得說大話,編大故事,不管是否經得起推敲,既然古已有之,就由不得你不信。魯迅先生曾說,所謂的文明,不過是“有時想做奴才不成”和“有時做穩了奴才”的時代。有趣的是,明明是荒唐滑稽可笑的,一旦披了“孝道”的外衣,即便是混蛋邏輯,是非也不許分辨了,騙人玩玩而已。
現不知那個替母親洗腳的孝子如今怎麼樣了,是天天如此呢,還是像紅樓夢裡的薛大爺進學堂似的,“偶動了龍陽之性了呢”?上有好下必甚,桓公好服紫,一國盡服紫。當是時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