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時代見證了人類主動賦權自我知覺的過程,神的法則被我們感官的确定性、經驗觀察的确定性所取代。此後我們更主動地将認知世界的關系進行梳理與重塑,情感流動從事物的物理屬性解放,虛與實在我們的主觀世界流動,并得到了确認,這是我們創作活動的打下基礎。
閱讀Dries Van Noten,這位金牛座設計師,始于1986年的創作生涯——如同閱讀一部如《少年pie的奇幻漂流》的奇幻成長小說。在他手中,認知與行動,意象與現實巧妙流轉。以繁複的印花和他所強調的“内部觀念“主軸,向外不斷延展出新的嘗試,獲得新的技藝與意義,并且如孩童般沉迷其中,不知疲憊。
必須承認的是,以“Dries Van Noten”之名書寫的故事,在當今的時裝世界中不可謂不傳奇。在已經習慣了設計師與時裝屋不再牢固捆綁的當下,Dries Van Noten與其個人品牌的時裝生命跨度之長令人驚歎。他見證了時尚作為精神信仰的時代升起又下落,串聯了其中紮根又出走的人與物,而他自身的蓬勃生命力卻從未凋謝或松懈。這種罕見的恒定之力,不失為一種奧秘。
Dries Van Noten 2005春夏系列,是設計師Van Noten的第五十場時裝發布會,規模龐大的水晶吊燈形成隊列,照亮了被置于來賓餐桌上的天橋,将古典戲劇與流動的盛宴兩種語義疊加,造就了輝煌的張力。
Van Noten出生于1958年,從“安特衛普六君子”(Antwerp Six)時代便為人所熟知。近四十年間,他的名字和其背後深邃複雜的存在原理,超越了時裝本身的屬性意義。Van Noten長于對面料的甄選、印花的設計、對撞風格的聚合,加以調和世紀之交時代中人人追逐的極簡聲潮,并運用他毫不落于窠臼的折衷技藝,優雅地推翻了在弗拉芒地區沿襲了幾個世紀的陳舊中産階級審美——在Van Noten眼裡,那是“過去的舊事物”。也正因為此,他的作品從來不是簡單的戀舊與緻敬作業。在某種程度上,懂得如何在自我與前路的中間點揚棄,是這位時年64歲的設計師眼神依舊炯亮澄澈,從未停止探索的原因。
“時至今日,每一季的新系列我都試圖尋找新的方法。如’瘾君子’一般,新鮮的事物讓我産生興趣,引導我去體驗、體現它。這不僅僅是内部觀念的演變,而是以更主動的方式營造出品牌的一緻性。這對我來說非常重要。”
Van Noten與同為安特衛普六君子的好友Ann Demuelemeester,來自一篇1981年2月的報道。
Van Noten的首秀舉行于1986年的倫敦奧林匹亞展覽中心,以航海為主題。
事實證明,他口中的“一緻性”,無論是對于設計師Van Noten,還是他業已長久生存的品牌,都無比珍貴。出現在視訊軟件zoom中的Dries Van Noten理性和善意依舊,鮮亮跳躍的普魯士藍色圍巾(圍巾,幾乎是他的必備出鏡單品)讓人的視線以色彩為圓心逐漸聚攏、沉浸。秉持穩固的“内部觀念”為基底,他善于運用顔色的力量與穿着者的心緒産生持久的震動——這不是憑空的臆造,甚至從設計師自身的映射便能一斑窺豹。如果你是Dries Van Noten的“信衆”,你一定會知道這是幾度在秀場上被不同面料演繹過的“藍”:絲絨浮雕半裙、大麗花百褶半裙、真絲綴珠串上裝、棋盤格針織毛衫……盡管介質各不相同,但不同密度的同一色調像是被喚醒了多重的生命角色,他無比重視每一種面料的生命活性。其中被隐藏串聯的一緻性讓人一看便知:它一定提取自Dries Van Noten的原生基因。
Dries Van Noten的時裝通常擁有自然、柔和、平滑的調色盤——紫色與綠色代表神秘,黑白灰色指向極簡思潮在品牌中的停留,不同明度的粉色象征着春日的回歸,深紅色則濃縮了玫瑰的熱烈情緒。
而黃色與藍色之于Van Noten像是一對和諧的反義詞,同一個種設計常常出現黃色與藍色兩個對照版本,而出現在品牌2022秋冬時裝紀錄片中的Van Noten同樣身着黑色羊絨大衣頸間佩戴着黃色或藍色的圍巾——與采訪當天出現zoom視頻中的他保持了連貫性,也似乎是他通常出現在媒體面前的模闆式個人搭配。
手眼同頻,對于一以貫之的“美”,釋放着猶如暗夜燈塔般的影響與意義。與此同時,它與時代性的嬗變又息息相關。時間的更替和社會形态、思潮的變化,正在以最大程度的滿弓之力牽引改變着觀衆和批評家們對于“美”的釋義。而Van Noten是站在“現在”,同時與“過去”和“未來”交談的人。他毫不畏懼地讓“高”與“低”對話,将”雅“與”野“融合。縱觀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到如今依舊讓人翹首期待的Dries Van Noten秀場與發布,你不會看到任何耽溺于“過去”的停滞或喘息。
幾年前,他邀請他尊敬的設計師Christian Lacxious共同操刀設計,在Lacxious禮服形制的經典廓形之上,大膽地融合性感、誇張、狂野的獸紋紋樣,擾亂當代與古典的秩序;而之後,Van Noten也能在困頓閉塞的時局下,放棄高級時裝的矜持姿态和繁複意象,以口号式标語的振奮力量,重申街頭活力對于當下人類世界恢複活力與信心的現實意義。這是一個設計師對于他的受衆和所處環境的尊重,也是他縱橫半生所累積的人生智慧。
2020秋冬系列,Van Noten邀請設計師Christian Lacxious共同完成這一季作品,二位設計師将所擅長的創作風格拆解重構,借此,二者風格的交集之處得以無限放大,這場秀旨在重新向當代人展示充溢着被華麗時裝包裹的愉悅之情的往日情懷。該系列有着繁複的印花、規模誇張的配飾、單品層層交疊,使得秀場造型頗為複雜、奇異、難以捉摸。
Van Noten對于如何诠釋、呈現一種純粹的矛盾擁有近乎文學創作者般的執念。一方面,他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迷戀運用各種工藝手段實現不同風格、性情、氣質,甚至性别的印花在面料上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他運用不同形制的服裝母體,孜孜不倦地憑借光影、裝飾、三維視效實踐出新的花樣。橫跨男女成衣類别中層次感鮮明、複雜隐晦、不能一言以蔽之的“作者型風格”,并不是所謂“平滑”的美,然而這種充滿矛盾的複雜性卻像故意抛出的謎面,讓人想一看再看,探出個究竟。
2017 秋冬系列是Van Noten的第100場時裝發布會,品牌檔案庫中記錄的100個印花圖案被重新加工,以回顧、溯源、重審品牌以往的創作,記錄Van Noten創作曆程的畫冊《Dries Van Noten: 1-100》亦被擺放在每一位來賓的座位上。他邀請了對他職業生涯産生重要作用的女性參加走秀:Kristina de Coninck、Alek Wek、Guinevere van Seenus、Carolyn Murphy、Tasha Tilberg、Esther de Jong等,見證品牌曆經過的歲月的同時,為不同年齡、樣貌的女性表達激賞與贊美,
“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地理與世界意象,是Van Noten一直以來着迷的創作母題。在疫情發生之前,他的足迹遍布幾大洲,視野涵蓋範圍之廣,仿佛繪制出了自己的獨有疆域。如今,盡管不能随時出發,但存在于非常觀景象中的人、事,文化、文明,時至今日仍舊豐滿着他的觀察和轉化。“每一次你睜開你的眼睛,都要極盡可能地,以一種特殊的方式看待眼前的事物。實際上我就是這樣去要求自己發現事物的。我想擁有這種觀察和幻想的能力,這是最重要的。”Van Noten解釋說道。
畫冊《Dries Van Noten: 1-50》中收錄了品牌往季發布會中别出心裁的邀請函設計——有着太陽神圖案的小書、列印着阿拉伯語的車票、開本宛如護照的記事本,其間躍動着Van Noten對于神秘主義與未知國度的無限向往,宛如一個悉聽《一千零一夜》故事的幼兒。
2015春夏系列,以仲夏夜之夢為靈感,講述了沉睡在蘆葦水草掩護下的奧菲莉亞的故事。秀場的唯一裝置來自藝術家Alexandra Kehayoglou,是一條于布宜諾斯艾利斯手工編織完成的地毯,深淺不一的綠、長度不一的絨線複刻了苔藓的景觀。此系列是品牌最富有異國情調(exotica)與神秘色彩的系列之一,該系列的邀請函是一個裝着綠色水生植物的透明匣子。
若時尚有一處魅力讓這位設計師再度依戀,那必然還是秀場。Van Noten迫切地希望時尚能夠正常地回到秀場。這對于最大限度去展示廓形、面料、動感、身體關系有着不能忽略的決定性作用。但他不摒棄與新手段相互磨合,培養默契。
從2021年秋冬系列開始,受客觀環境所限制,Van Noten試圖用時裝電影的手法嵌入每一季新系列發布的節奏中。從一場單一光線下盛放的現代舞,到光影變化如同有色鏡面強烈反射般的多人群戲;在2022秋冬系列中,Van Noten邀請知名的時尚紀錄片導演Lisa Immordino Vreeland執導新季女裝短片。他的種種嘗試,是一位時裝設計師對于高級成衣傳統和輝煌過往的勇敢維護。
2021秋冬系列,以一場别開生面的現代舞串聯起76個造型。強調核心控制的現代舞與Van Noten一直叙述的“内部觀念”暗合,更将時裝秀中的線性叙事變得更加顯著。此外,在模特與舞者們大幅度的肢體動作下每一顆珠片每一縷流蘇、乃至每一處絲絨的褶皺皆被追光燈注入生機,而在此般大開大合的表演中衣物始終追随着人們的身體,功能與造型的兼備在此處得到強調。
今年3月,設計師Van Noten将自己的美學嘗試蔓延至彩妝領域。那些繁複神秘的拼接意象,被兩兩對比嫁接到更為具體的日常物件當中。Dries Van Noten這個本就涵蓋了複雜釋義的品牌如今又附着于新品類之上。他在接受《Wallpaper*》四月刊采訪時解釋道:“很多人喜歡的美,在我眼裡恰好是無聊的。這就是我為什麼如此喜歡強烈對比和沖撞感美學的原因。我喜歡在我們美妝産品裡,讓人能看到一絲怪趣的意味。”
刊載于《Wallpaper*》四月刊,以Dries Van Noten開辟美妝線為契機接受獨家專訪,這些美妝産品擁有着沒藥、廣霍以及紫色等彰顯搖滾、神秘、反傳統氣味與顔色;搭配以蛇皮、陶瓷、孔雀石質感的古典包裝設計,表裡之間或可窺見Dries Van Noten一以貫之的美學。
無論是哪一個身份,哪一種視角,創作對于Van Noten來說,是幾十年不變的生活線索。他親自書寫了一部難以效仿的時裝傳記,為後輩設計師們提供了一個具有長久參考意義的時裝設計師範本——如何通過安靜、内省,複雜地表達自己,并以沉着從容的方式應對漫長時代的流變。
卷宗Wallpaper*以下簡稱W*
Dries Van Noten以下簡稱DVN
W*:時至今日,每一季的發布仍然會令你感到不安或緊張嗎?
DVN:這種感覺我相信沒有變過。新的一季總是如此。如果隻是針對這次來說,并不是有這麼多不同的元素,而是讓每一種元素服務于整個系列中,這是我現在緻力于的平衡。我們生活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必須通過一個完整的系列來強調時裝的完整性。漂亮的衣服必須與整體相互依存的時候才能發揮出它的意義。每一季我都在試圖尋找講述時尚的方式。
但我希望我的“詭計”不會一下被人全部看清楚,我相信當你被人看到“詭計”時,你就失去了魔法。時尚應該是更刺激的東西。
Dries Van Noten 2017春夏秀場裝置出自日本花卉藝術家、植物雕塑家Azuma Makoto之手。2016年9月初藝術家團隊于荷蘭采購鮮花,在比利時工廠捆紮成束後,将花束浸泡于大型冰塊模具中冷凍後二次修整,于9月底運輸至巴黎Dries Van Noten 2017春夏發布會場地。鮮花、冰共同指向了一種易逝的、脆弱的、臨界的意象,為這場發布會制造了唯美的緊張感。
W*:你的設計生命如此之長,是其中的見證者和參與者,你覺得在整個時裝界不斷變化、遊移的時間跨度中,Dries Van Noten的變化體現在哪裡?
DVN:我認為品牌的定義可以是任何類型,由穿着它們的人去回答。正是被穿在不同人身上,他們打破了原有的我設定的所有想法,這是作為設計師,能夠和接受我們傳達的實用價值受衆之間,互換創造力的信号。一開始隻是你想講一個故事,但後來它也許會變成許多個故事。
滑動查看:Dries Van Noten 2019 春夏男裝系列,靈感來自被認為是丹麥 20 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家具和室内設計師之一的Verner Panton,并獲得了 Verner Panton 工作室的許可,被允許訪問檔案并使用 Verner Panton 的原始設計來制作這個系列。
W*:那如果有什麼是穩定不變,未被侵蝕改變的呢?
DVN:我認為是其中的一緻性。這并不是說我在回顧過去,不是說我懷舊。懷舊會放慢你思考和往前推進的速度,我喜歡更多地去展望未來。我期待在很快的速度之中運轉,或許是我已經習慣了。在展望未來的同時,去想想還有哪些事情要發展。
Dries Van Noten 2019秋冬系列,月季、格桑花、火焰蘭、波斯菊、大麗花——平日生活中最常見的植物成為了這一季的主角,這些花卉皆來自Dries Van Noten的私人花園。
鮮花連同自身在背景布上落下的陰影變成為印花的一部分,它們被轉譯到時裝之上後,構成了細膩的明暗關系表達,因此這一季的作品獨具一種古典、柔和的油畫質感。
W*:對于通過時裝電影來傳達一季故事與主題,你是怎麼看待的?
DVN:我覺得那是個很有趣的事情,這意味着我們一直在嘗試新的東西。也許以前我并不會選擇這樣的方式,如果不是我們有準備去嘗試,那可能永遠不會開啟這個源頭。時裝電影可以發揮的空間很多,它是我作為時裝設計師延展自己思考空間的更開闊的形式。但另一方面,我必須承認我還是很想念時裝秀,因為在時裝秀中,面料、色彩、裝飾或者裝置都是真實地被感知到的,我想我們是非常強調人性化的設計,我希望人的角色可以在一場秀的裡面充分地觀察到他想要的的東西。所以我們會更多地嘗試在時裝秀中尋找新的方式,我們可以制作一個時裝秀,電影也是這樣的。這是擁有非常巨大的潛能空間的嘗試和探索。
W*:你認為它有巨大空間可以嘗試,是因為環境的受限,還是你認為這是代表了未來方向的東西?
DVN:肯定有呈現方式受到限制的因素。但我認為我們在當下的環境中必須執着地往前走。我們必須考慮未來。我已經說過,我愛過去,我愛特别是沿襲、尊重了傳統表達方式之下做出的美和善意。但同樣重要的是,我們的時代發展需求,也給我們自己帶來了一些新奇的東西,這是一種驚喜,你制作的東西是你最初想到的,但另一方面,你會看到不同的角度,我覺得往前走這個行為,會為更廣闊的時尚空間帶來革命般的改變。
2022春夏系列,運用時裝電影的形式發布,短片質感詭谲,如同大衛林奇的電影《妖夜慌蹤》,描畫了神秘的儀式與集會。該季的調色盤與其他設計元素仿佛兀立于設計師創作舒适區的邊緣,似一場關于先鋒性的探讨和嘗試。
W*:你覺得我們現在所身處的時尚,是否與你更年輕的時候經曆的階段完全不一樣?您也在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中定期任教,現在的年輕設計師是否也會對你提出這樣的問題或者疑惑?
DVN:我相信時尚肯定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這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沒有變化也肯定是哪裡出了問題。更年輕一點的時候我想我可以改變時尚,我想改變一些既有規則。但其實作為時裝設計師,你需要充分認識到時尚是商業,如果它屬于藝術,也必定有一部分屬于商業世界中的藝術。如今在時尚品牌方面,大集團機制占據了絕對的主流。衣服越來越多,它需要一個完整的營銷系統,去運轉這樣一台大機器。但另一方面,更多的人參與其中,在自我化的表達、更多個性化的設計之外,需要用更理性的頭腦去平衡内心的“超級興奮”。他們需要訓練自己更全面化的思維方式。當然我遇到的很多設計師希望工作室租金可以更便宜一些,大集團對他們的培養和提攜可以有更個性、更針對自身的長久方案。年輕的設計師和他們帶來的時尚會以自己的方式成長,但也會以他們自己的方式成為被世界認知的時尚。
2022秋冬系列由Casper Sejersen指導,故事圍繞着巴黎7區一家廢棄的舊屋“Hotel de Guise”中一處神秘的黃色帷幕展開,模特或在帷幕前移形換影,或行走于蜿蜒的樓梯上,彼時一場為期三天的Dries Van Noten小型展覽也在此處展開。
W*:你覺得現在的世界環境是否對時尚保持友好态度?時尚在其中能發揮的作用到底是什麼?
DVN:作為從業者,我還是相信時尚。我相信它的存在的意義。但與此同時,這其中更多人必須保持開放的心态。如今我們一定是全面進入了互聯網時代,你打開你的筆記本電腦可以訪問整個世界,獲取别人看待世界的觀點,但它非常片面。我認為我們需要養成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這就是你看待自己的方式。時尚的存在就是倡導美和善意,所以我們必須相信我們在做的事情。
另一方面,與更具體的某人進行個人接觸。找到那個可以讓你感覺良好,更加敞開心扉去理解和學習的交流對象,這比吸收别人的觀點更重要。尤其是在這樣世界範圍内的發展危機中。而且我認為人們可以通過再次開始旅行去親自發現世界,而不是在筆記本電腦或手機的“眼睛”中發現。即便不能遠途旅行,但如果有可能可以盡量選擇實踐難度不大的短途旅行也可以。
真實的分享一直以來對我都非常重要。我不再是年輕人了,但我仍然想學習很多東西,我真的很享受進入學習狀态的感覺。當你渠道某個地方,甚至是你自己熟悉的城市時,你去一個畫廊。我希望尋求幫助有人向我解釋其中各個方面的含義。這讓我感覺可以在我自己的城市旅行。睜開你的眼睛,以一種特殊的方式看待事物,實際上這就是發現,保持這種渴求的心态會讓人的關系更友好。
手機上的社交網絡對于時尚界來說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溝通方式。我們現在沒有看到對方,但我們也看到了對方,這個狀态讓我覺得很有意思。我在其中是個學習者,但我不否認它的作用。
W*:你怎麼看待時尚逐漸下沉,愈加民主化的現狀?
DVN:時尚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就是單品。他們選擇時尚,就是去購買單品。這有點像拼字遊戲,可以通過從集合中選擇不同的字母來創建自己的單詞。當我們說話時,如果你當我一直這樣,那麼以這種方式,你想如何結合事物、實現時尚的穿衣态度,這真的取決于你自己,不再于任何權威機構有幹系。這就是我認為任何種風格的時尚都必須具有自身價值的方式,它必須是由人自由選擇的。我不喜歡的是我規定你必須如何穿成某種“合作夥伴”的樣子。
2022秋冬系列,是一場推陳出新的回歸,其中帶着顯著的帶有Van Noten風格的排列,整體風格又帶着比以往更加輕盈、明快、利落、摩登的視覺感受。
W*:我對你的花園充滿好奇。你覺得都市中的人要怎麼在非自然的環境中去尋覓自然?并像你一樣享受它?
DVN:即使在城市裡,比如當我去倫敦的白金漢宮,我總是仍然環顧四周,看看他們在城市裡有一點飄來飄去的雲彩——倫敦的雲很好看。找有一棵開花的樹,或者坐在那裡環顧四周。找到自然并不難,難的是你如何把自己托付到自然當中。比如現在比利時的天氣并不好,但另一方面我認為每個季節都很有魅力,即便多雨。所以我真的沒有明确的最喜歡的季節,大自然是穩定的。即使每天的工作都很忙,有時候我還能逃離到外面去感受大自然,身處其中,我每天都很感激。
撰文:王楚瑜
編輯:Roman
攝影:任申雲
造型:Zhaohai
海報設計:yyy
字體設計:enki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