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孩子完全不是你所期待

孩子完全不是你所期待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25 03:46:10

  文|小歡歡爸爸(本文章為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某些家長的眼裡,孩子的個性似乎就是奇裝異服和胡思亂想,根本不成體統。那麼在這些家長的眼裡,什麼是體統呢?是規規矩矩還是墨守本分?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和想法,孩子也不例外。作為家長,應該更懂得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讓孩子依附于自己,應讓他懂得獨立的去飛翔,活出屬于自己的絢爛人生。

  孩子完全不是你所期待(孩子不是你我的)(1)

  舉個例子:

  貝貝媽是個控制意識非常強的母親,自從生下貝貝以來,她對貝貝就看管嚴格,待貝貝有了自我意識後,她對貝貝的要求就更嚴格了,貝貝不能有自己的想法,隻能聽從媽媽的,即使出去旅遊出去玩耍,他也要按照媽媽的指令才是,換句話說,他毫無個性。

  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有着這樣一個媽媽,貝貝苦不堪言,但是那又能怎樣呢?他畢竟還小,而且在衣食住行方面都要依附于媽媽,即使自己有再多的個性,有再多的想法,也萬不能說出來,即使說出來,也必然得不到實現……

  孩子完全不是你所期待(孩子不是你我的)(2)

  孩子雖然小,但他再小,他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應該有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也應該有話語權。那麼說到底,為什麼這些家長不尊重孩子的個性,總把孩子當做自己的附屬品呢?

  01.為什麼這些家長總把孩子當作其附屬品呢? 缺乏安全感。有人說,家長怎麼會缺乏安全感?該缺乏安全感的應該是孩子才對。其實人人都有這種可能,隻是你還未察覺罷了。有很多家長因為情感缺失的緣故,又或者有其他因素的影響才會變成這副模樣。

  他不僅把孩子當做自己的一個親人,更多的,是把他作為一種玩具,一種排遣寂寞的玩具。他希望通過這種控制通過這種言行一緻,讓孩子聽從于自己,同樣的他也會找到一種控制欲,一種滿足感,進而彌補自己内心的缺憾和寂寞。

  孩子完全不是你所期待(孩子不是你我的)(3)

  講到這裡,我們對這位媽媽的行為感到不恥,同時又對她的處境感到擔憂。缺乏安全感是很多人都有的一種感受,但是這種感受即使再難過,也不可以淩駕于孩子之上。這樣一來,不僅自己彌補不了缺憾,也會讓孩子喪失掉很多原本應有的歡樂時光。

  另外除了缺乏安全感以外,這些家長的性格也多半較嚣張跋扈,換句話說,就是強悍!這些強悍型的父母總希望自己能有一雙大的,不能再大的雙手來管控孩子,不允許孩子生出許多奇形怪狀的枝杈,在他看來,這些枝杈通通都要砍掉,應該按照他的想法去做,父母就是标杆!

  其實,在家庭中在教育裡沒有什麼标杆榜樣一說,隻要做的對就可以。如果一味的要求孩子去效仿、去遵從,那他就和附屬品沒有什麼别的區别了。

  孩子完全不是你所期待(孩子不是你我的)(4)

  不管家長是因為什麼原因才将孩子變成如此模樣,我們隻能說,這樣做對孩子的成長發展起不到半點好處,相反,還會産生許多副作用。那麼,究竟是哪些副作用呢?一起來get一下吧!

  02.家長總是不尊重孩子的個性,會産生什麼負面影響呢? 會讓孩子失去個性。誠然,順着這個思路想很容易就想到這一點。家長不尊重孩子的個性,掠奪孩子的思想,必然就會造成孩子沒有個性,一個沒有個性的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呢?他會泯然衆人矣,他會随波逐流,他會宛如行屍走肉一般。

  每個孩子在青春期、叛逆期的時候都會有靈光乍現的時候,如果家長不尊重亦或者抹殺他,就很有可能讓孩子找尋不到真正的自我。

  

  孩子會缺乏主見。能夠想到這一點也非常容易,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個人失去個性,沒有自己的想法,他在面對大是大非、重大選擇的時候,一般會怎麼做呢?大多都會選擇聽從别人的這個别人不是任何一個人,正是他的父母,父母想要管控孩子的一生,想把孩子淪為附屬品。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就會一味的求助于父母,到那個時候,孩子的人生已經完全不是他自己的了,反而成了别人的。人生短短數十載,倘若連自己的人生都把控不了,那麼,孩子走這一遭又有什麼意義呢?

  即使父母和孩子的關系再親密,父母再把孩子視為心頭之寶,也永遠不要忘了一點,那就是:孩子千萬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他也應該有自己的生活。作為家長,你應該做出一定的改變和調整才是。

  孩子完全不是你所期待(孩子不是你我的)(6)

  03.孩子不是你的附屬品,請停止你的不良舉動! 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個性。這個尊重是什麼意思?又有哪些範圍呢?我們可以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如果孩子在平時說出了一些較為新奇的話,做出的一些較為新奇的舉動,家長千萬不要覺得恐慌,又或者将其亂棍打死,而應該細細的聆聽并感受孩子在行為語言之後的魅力,讓他把心頭的話說出來,這其實就是尊重孩子個性的一種表現。

  每個孩子都有靈光乍現的時候,家長要做的,并不是掐滅他的靈光,而是讓他的光芒綻放,直到變成真正的金子。要相信,你的孩子就是金子,隻不過是你親手把他的光芒掐掉罷了。

  除此之外,家長還要給孩子更多的生活空間,必要的時候,你可以在家庭中規劃小空間,比如遊戲空間,生活空間等等。讓孩子明白自己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也可以擁有很多屬于個人的東西,這些東西不必被父母知道,隻要有關于自己就可以,隻有讓孩子在心中建立這樣的概念,隻有讓父母始終不斷的鞏固這個概念,獨立一詞才會顯得尤為重要,相應的,附屬品一詞也就不複存在了。

  

  當然,家長的态度也要随之得以轉變。不管做出什麼樣的行動,态度都是非常重要的,倘若連态度都扭轉不過來,那麼以下所有的行為也将毫無意義。

  所以基于此,家長在平時一定要努力調整自己的心态,可以是通過溝通,也可以是通過聆聽,總之不管用什麼樣的方法,一定要讓自己始終銘記這個道理,那就是:孩子不是任何人的附屬品,他隻屬于他自己。

  父母愛孩子的心情我們是可以理解的,但愛歸愛,控制歸控制,如果一味的抹殺孩子的個性,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将去淪為父母的附屬品的話,那孩子這一生又會有什麼意義可言呢?

  孩子完全不是你所期待(孩子不是你我的)(8)

  那麼,您的孩子有個性嗎?您平時尊重過他的個性嗎?歡迎說出您的想法,并和我們一起交流讨論。

  -----------------------

  我是小歡歡爸爸,在育兒的過程中,每一位家長都會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而我的存在就是幫你解決這些難題的,希望您遇到難題的時候可以來咨詢我,我們可以在育兒的這條道路上一起成長。

  如果您覺得本文對您有幫助的話,希望您能将本文轉發,讓更多的人學會正确育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