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有關元宵端午中秋清明節的詩句

有關元宵端午中秋清明節的詩句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4-26 01:06:48

  資料轉載來源于:顔淵山莊 htt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劉長卿《新年作》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孟浩然《田家元日》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酴酥沈凍酒。——毛滂《玉樓春·己卯歲元日》陪都歌舞迎佳節,遙祝延安景物華。——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不求見面惟通谒,名紙朝來滿敝廬。——文征明《拜年》共慶新年笑語嘩,紅岩士女贈梅花。——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 有關元宵端午中秋清明節的詩句(詩詞春節元宵)(2)

  元宵節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歐陽修《生查子·元夕》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夢》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歐陽修《生查子·元夕》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蘇味道《正月十五夜》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張祜《正月十五夜燈》五更鐘動笙歌散,十裡月明燈火稀。——賀鑄《思越人·紫府東風放夜時》聽元宵,今歲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王磐《古蟾宮·元宵》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随馬。——蘇轼《蝶戀花·密州上元》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歐陽修《生查子·元夕》故園今夕是元宵,獨向蠻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周邦彥《解語花·上元》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蘇味道《正月十五夜》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李清照《永遇樂·落日熔金》錦裡開芳宴,蘭缸豔早年。——盧照鄰《十五夜觀燈》不是暗塵明月,那時元夜。——蔣捷《女冠子·元夕》聽元宵,往歲喧嘩,歌也千家,舞也千家。——王磐《古蟾宮·元宵》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盧照鄰《十五夜觀燈》袨服華妝着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元好問《京都元夕》美人慵翦上元燈,彈淚倚瑤瑟。——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細如塵》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李商隐《觀燈樂行》宣和舊日,臨安南渡,芳景猶自如故。——劉辰翁《永遇樂·璧月初晴》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裡賣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詞》望千門如晝,嬉笑遊冶。——周邦彥《解語花·上元》将壇醇酒冰漿細,元夜邀賓燈火新。——趙時春《元宵飲陶總戎家二首》霭芳陰未解,乍天氣、過元宵。——周端臣《木蘭花慢·送人之官九華》九衢雪小,千門月淡,元宵燈近。——晁端禮《水龍吟·詠月》 有關元宵端午中秋清明節的詩句(詩詞春節元宵)(3)

  寒食節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韓翃《寒食 / 寒食日即事》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系在誰家樹。——馮延巳《鵲踏枝·幾日行雲何處去》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孟雲卿《寒食》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顧太清《臨江仙·清明前一日種海棠》畫樓洗淨鴛鴦瓦,彩繩半濕秋千架。——王元鼎《醉太平·寒食》暗柳啼鴉,單衣伫立,小簾朱戶。——周邦彥《瑣窗寒·寒食》懷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趙長卿《臨江仙·暮春》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窦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别離處。——白居易《寒食野望吟》清曉妝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間花钿,卷簾直出畫堂前。——韋莊《浣溪沙·清曉妝成寒食天》清愁詩酒少,寒食雨風多。——張镃《寒食》夜深斜搭秋千索,樓閣朦胧煙雨中。——韓偓《夜深 / 寒食夜》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周邦彥《蘭陵王·柳》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沈水袅殘煙。——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沈水袅殘煙。夢回山枕隐花钿。——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宋之問《寒食江州滿塘驿》馬上逢寒食,愁中屬暮春。——宋之問《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驿寄崔融》寒食時看郭外春,野人無處不傷神。——雲表《寒食詩》寒食後,酒醒卻咨嗟。——蘇轼《望江南·超然台作》梨花自寒食,進節隻愁餘。——楊萬裡《寒食上冢》不知何處火,來就客心然。——沈佺期《寒食》春遊浩蕩,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丘處機《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紅深綠暗徑相交,抱暖含芳披紫袍。——溫庭筠《寒食日作》禁煙不到粵人國,上冢亦攜龐老家。——趙鼎《寒食》留戀海棠顔色、過清明。——張輯《南歌子·柳戶朝雲濕》闌風伏雨催寒食,櫻桃一夜花狼藉。——納蘭性德《菩薩蠻·闌風伏雨催寒食》普天皆滅焰,匝地盡藏煙。——沈佺期《寒食》憶得盈盈拾翠侶,共攜賞、鳳城寒食。——李甲《帝台春·芳草碧色》嶺南能有幾多花,寒食臨之掃春迹。——鄭剛中《寒食》媪引濃妝女,兒扶爛醉翁。——範成大《寒食郊行書事》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遲。——王建《寒食》更傾寒食淚,欲漲冶城潮。——王安石《壬辰寒食》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莺獨坐聽。——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複春。——宋之問《寒食還陸渾别業》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孟雲卿《寒食》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 送别》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李清照《念奴嬌·春情》佳辰強飲食猶寒,隐幾蕭條戴鹖冠。——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蘋藻香。——史達祖《壽樓春·尋春服感念》寒食不多時,牡丹初賣。——晁沖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時》流水翻催淚,寒灰更伴人。——胡皓《和宋之問寒食題臨江驿》鹭窺蘆箔水,鳥啄紙錢風。——範成大《寒食郊行書事》落花夜雨辭寒食。塵香明日城南陌。——吳文英《菩薩蠻·落花夜雨辭寒食》三年遇寒食,盡在洛陽城。——白居易《洛橋寒食日作十韻》 有關元宵端午中秋清明節的詩句(詩詞春節元宵)(4)

  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晏殊《破陣子·春景》素衣莫起風塵歎,猶及清明可到家。——陸遊《臨安春雨初霁》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高翥《清明日對酒》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隻生愁。——黃庭堅《清明》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高啟《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滿眼遊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馮延巳《鵲踏枝·清明》庭軒寂寞近清明,殘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張先《青門引·春思》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好風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瘗花銘。——吳文英《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清明又近也,卻天涯為客。——曹組《憶少年·年時酒伴》幾多情,無處說,落花飛絮清明節。——魏承班《漁歌子·柳如眉》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辛棄疾《念奴嬌·書東流村壁》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蘭花慢·拆桐花爛漫》帝裡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李冠《蝶戀花·春暮》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程颢《郊行即事》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高啟《清明呈館中諸公》萬條千縷綠相迎。舞煙眠雨過清明。——晏幾道《浣溪沙·二月和風到碧城》清明節,雨晴天,得意正當年。——薛昭蘊《喜遷莺·清明節》清明過了,不堪回首,雲鎖朱樓。——朱淑真《眼兒媚·風日遲遲弄輕柔》拆桐花爛熳,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蘭花慢·拆桐花爛熳》清明時節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門。——楊徽之《寒食寄鄭起侍郎》殘杏枝頭花幾許。啼紅正恨清明雨。——趙令畤《蝶戀花·欲減羅衣寒未去》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張繼《闾門即事》一郡官閑唯副使,一年冷節是清明。——王禹偁《清明日獨酌》燕歸花謝,早因循、又過清明。——納蘭性德《紅窗月·燕歸花謝》時霎清明,載花不過西園路。——吳文英《點绛唇·時霎清明》清明時節雨聲嘩。潮擁渡頭沙。——張炎《朝中措·清明時節》清明天氣。永日愁如醉。——杜安世《鶴沖天·清明天氣》算韶華,又因循過了,清明時候。——王雱《倦尋芳慢·露晞向晚》内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韋莊《長安清明》今日清明節,園林勝事偏。——賈島《清明日園林寄友人》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歐陽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東風惆怅欲清明,公子橋邊沉醉。——張泌《滿宮花·花正芳》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後。——何夢桂《摸魚兒·記年時人人何處》 有關元宵端午中秋清明節的詩句(詩詞春節元宵)(5)

  端午節輕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蘭。——蘇轼《浣溪沙·端午》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挂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蘇轼《浣溪沙·端午》國亡身殒今何有,隻留離騷在世間。——張耒《和端午》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舒頔《小重山·端午》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趙蕃《端午三首》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貝瓊《已酉端午》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邊貢《午日觀競渡》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鶴發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殷堯藩《同州端午》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殷堯藩《端午日》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挂綠雲鬟。——蘇轼《浣溪沙·端午》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湯顯祖《午日處州禁競渡》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權德輿《端午日禮部宿齋有衣服彩結之贶以詩還答》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陸遊《乙卯重五詩》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驿樓前看發機。——盧肇《競渡詩 / 及第後江甯觀競渡寄袁州剌史成應元》小雨濕黃昏。重午佳辰獨掩門。——李之儀《南鄉子·端午》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杜甫《端午日賜衣》兒女紛紛誇結束,新樣钗符艾虎。——劉克莊《賀新郎·端午》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争先鳥退飛。——盧肇《競渡詩 / 及第後江甯觀競渡寄袁州剌史成應元》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 有關元宵端午中秋清明節的詩句(詩詞春節元宵)(6)

  七夕節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林傑《乞巧》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杜牧《秋夕》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佚名《迢迢牽牛星》雙星何事今宵會,遺我庭前月一鈎。——德容《七夕二首·其一》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林傑《乞巧》人間夢隔西風,算天上、年華一瞬。——吳文英《惜秋華·七夕》恨人間、會少離多,萬古千秋今夕。——張埜《奪錦标·七夕》織女牽牛送夕陽,臨看不覺鵲橋長。——德容《七夕二首·其二》卧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盧摯《沉醉東風·七夕》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李商隐《馬嵬·其二》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範成大《鵲橋仙·七夕》穿針人在合歡樓,正月露、玉盤高瀉。——嚴蕊《鵲橋仙·碧梧初出》兩情纏綿忽如故。複畏秋風生曉路。——王建《七夕曲》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徐凝《七夕》恐是仙家好别離,故教迢遞作佳期。——李商隐《辛未七夕》玉露金風報素秋,穿針樓上獨含愁。——德容《七夕二首·其一》東飛烏鵲西飛燕。盈盈一水經年見。——陳師道《菩薩蠻·七夕》尋思不似鵲橋人,猶自得、一年一度。——趙以夫《鵲橋仙·富沙七夕為友人賦》幸回郎意且斯須,一年中别今始初。——王建《七夕曲》每恨蟪蛄憐婺女,幾回嬌妒下鴛機,今宵嘉會兩依依。——毛文錫《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違》誰忍窺河漢,迢迢問鬥牛。——孟浩然《他鄉七夕》河邊獨自看星宿,夜織天絲難接續。——王建《七夕曲》此夜星繁河正白,人傳織女牽牛客。——沈佺期《七夕曝衣篇》應傾謝女珠玑箧,盡寫檀郎錦繡篇。——羅隐《七夕》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孟浩然《他鄉七夕》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羁愁。——孟浩然《他鄉七夕》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李賀《七夕》七夕年年信不違,銀河清淺白雲微,蟾光鵲影伯勞飛。——毛文錫《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違》千家閉戶無砧杵,七夕何人望鬥牛。——李嘉祐《早秋京口旅泊章侍禦寄書相問因以贈之時七夕》夜色銀河情一片。輕帳偷歡,銀燭羅屏怨。——吳文英《鳳栖梧·甲辰七夕》又說今夕天津,西畔重歡遇。——吳文英《荔枝香近·七夕》二秋葉神媛,七夕望仙妃。——任希古《和長孫秘監七夕》鵲橋波裡出,龍車霄外飛。——任希古《和長孫秘監七夕》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李商隐《辛未七夕》已駕七香車,心心待曉霞。——李商隐《壬申七夕》新秋逢閏,鵲橋重駕,兩度人間乞巧。——顧太清《鵲橋仙·雲林矚題閏七夕聯吟圖》 有關元宵端午中秋清明節的詩句(詩詞春節元宵)(7)

  中秋節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蘇轼《水調歌頭·丙辰中秋》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蘇轼《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轼《陽關曲 / 中秋月》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憶對中秋丹桂叢。花在杯中。月在杯中。——辛棄疾《一剪梅·中秋元月》離别一何久,七度過中秋。——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辛棄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雲山行處合,風雨興中秋。——高适《送魏八》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潔。——徐有貞《中秋月·中秋月》好時節,願得年年,常見中秋月。——徐有貞《中秋月·中秋月》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徐有貞《中秋月·中秋月》一月可曾閑幾日,百年難得閏中秋。——慧霖《閏中秋玩月》絕景良時難再并,他年此日應惆怅。——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辛棄疾《木蘭花慢·滁州送範倅》柳下系舟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劉過《唐多令·蘆葉滿汀洲》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辛棄疾《木蘭花慢·中秋飲酒将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秋瑾《滿江紅·小住京華》細數十年事,十處過中秋。——範成大《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羁人獨向隅。——晏殊《中秋月》萬裡婵娟,幾許霧屏雲幔。——吳文英《玉漏遲·瓜泾度中秋夕賦》遮莫圓明似前度,不知誰續廣寒遊。——慧霖《閏中秋玩月》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為人留。——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想子胥今夜見嫦娥,沉冤雪。——史達祖《滿江紅·中秋夜潮》斟酌姮娥,九秋宮殿冷。——史達祖《齊天樂·中秋宿真定驿》寄言俦侶,莫負廣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嬌·中秋對月》中秋佳月最端圓。老癡頑。見多番。——陳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每圓處即良宵,甚此夕偏饒,對歌臨怨。——吳文英《玉漏遲·瓜泾度中秋夕賦》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蘇轼《念奴嬌·中秋》瓊樓玉宇。分明不受人間暑。尋常豈是無三五。——郭應祥《醉落魄·丙寅中秋》想見廣寒宮殿,正雲梳風掠。——辛棄疾《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郭應祥《醉落魄·丙寅中秋》對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達祖《滿江紅·中秋夜潮》何須急管吹雲暝,高寒滟滟開金餅。——高觀國《菩薩蠻·何須急管吹雲暝》分不盡,半涼天。可憐閑剩此婵娟。——吳文英《思佳客·閏中秋》

  重陽節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杜牧《九日齊山登高》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九月九憶山東兄弟》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莊》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張可久《折桂令·九日》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鄭谷《菊》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佳時倍惜風光别,不為登高。隻覺魂銷。——納蘭性德《采桑子·九日》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李白《九月十日即事》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他鄉共酌金花酒,萬裡同悲鴻雁天。——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黃。——張可久《滿庭芳·客中九日》短籬殘菊一枝黃。正是亂山深處、過重陽。——呂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龍山飲》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李清照《行香子·天與秋光》吟懷未許老重陽,霜雪無端入鬓長。——序燈《九日吳山宴集值雨次韻》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文森《九日》暗凝伫。近重陽、滿城風雨。——周密《掃花遊·九日懷歸》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問他有甚堪悲處?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近多風雨。——辛棄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後二夕帶湖篆岡小酌》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重陽過後,西風漸緊,庭樹葉紛紛。——晏殊《少年遊·重陽過後》芙蓉金菊鬥馨香。天氣欲重陽。——晏殊《訴衷情·芙蓉金菊鬥馨香》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九日登高處,群山入望賒。——趙時春《原州九日》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晏幾道《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文森《九日》對茲佳品酬佳節,桂拂清風菊帶霜。——曹雪芹《螃蟹詠》算明朝、未了重陽,紫萸應耐看。——吳文英《霜花腴·重陽前一日泛石湖》朔方三度重陽節,河曲幹旌歲歲忙。——齊之鸾《九日登清水營城》紫萸一枝傳賜,夢誰到、漢家陵。——姚雲文《紫萸香慢·近重陽》握手經年别,驚心九日霜。——妙信《九日酬諸子》又是過重陽,台榭登臨處,茱萸香墜。——李煜《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岑參《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韋安石《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枝字》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時節是重陽,菊花牽恨長。——徐燦《菩薩蠻·秋閨》佳節久從愁裡過,壯心偶傍醉中來。——蘇洵《九日和韓魏公》疏籬下、試覓重陽,醉擘青露菊。——吳文英《一寸金·秋感》采采黃金花,何由滿衣袖。——杜甫《九日寄岑參》是節東籬菊,紛披為誰秀。——杜甫《九日寄岑參》可惜重陽,不把黃花與。——吳文英《蝶戀花·九日和吳見山韻》風雨滿城,何幸兩重陽之近;——文天祥《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萬裡秋光客興賒,同人九日惜年華。——沈辂《九日登高台寺》細看茱萸一笑,詩翁健似常年。——張可久《風入松·九日》又是重陽近也,幾處處,砧杵聲催。——秦觀《滿庭芳·碧水驚秋》白頭太守真愚甚,滿插茱萸望辟邪。——宋祁《九日置酒》西風潑眼山如畫,有黃花休恨無錢。——張可久《風入松·九日》 有關元宵端午中秋清明節的詩句(詩詞春節元宵)(9)

  一年最好,偏是重陽。——吳文英《惜黃花慢·菊》九日黃花才過了,一尊聊慰秋容老。——趙可《鳳栖梧·霜樹重重青嶂小》不負東籬約,攜尊過草堂。——妙信《九日酬諸子》重陽初啟節,無射正飛灰。——陰行先《和張燕公湘中九日登高》重陽佳節意休休,與客攜壺共上樓。——姜塘《摘星樓九日登臨》近重陽、偏多風雨,絕憐此日暄明。——姚雲文《紫萸香慢·近重陽》九日悲秋不到心。鳳城歌管有新音。——晏幾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香醪欲醉茱萸節,壯志還為出塞歌。——石茂華《九月九日登長城關》思親堂上茱初插,憶妹窗前句乍裁。——秋瑾《九日感賦》霜風漸欲作重陽,熠熠溪邊野菊香。——蘇轼《捕蝗至浮雲嶺山行疲苶有懷子由弟二首·其二》轅門菊酒生豪興,雁塞風雲惬壯遊。——王瓊《九日登花馬池城》喜遇重陽,更佳釀今朝新熟。——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池館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會重陽。——韓琦《九日水閣》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有關元宵端午中秋清明節的詩句(詩詞春節元宵)(10)

  有關元宵端午中秋清明節的詩句(詩詞春節元宵)(11)

  有關元宵端午中秋清明節的詩句(詩詞春節元宵)(12)

  有關元宵端午中秋清明節的詩句(詩詞春節元宵)(13)

  有關元宵端午中秋清明節的詩句(詩詞春節元宵)(1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