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谷雨由來及習俗及傳說

谷雨由來及習俗及傳說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4-26 14:54:50

  #春日生活打卡季#明天就是谷雨了,谷雨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它 的由來曆史已久,它對人類的生産生活都有深刻的指導意義,對氣候的變化以及花草的培育發芽都有明顯的作用,那麼又有誰知道呢?今天我來告訴你們。希望能對你們有所幫助。

  谷雨由來及習俗及傳說(的由來以及對人類的作用)(1)

  谷雨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每年四月19日~21時太陽到達黃經緯30度時為谷雨。

  古人之所以将這一節氣定位“谷雨”是取“雨生百谷”之意,如“群芳譜”說:“雨谷得雨而生也。”

  清明後十五日,三月中為谷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也說:“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讀作去聲,如雨我公田之雨。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上而下也。”

  這時天氣溫和,雨水明顯增多,越冬作物需要水以利返青拔節,春播作物也需要雨水才能播種出苗,雨水大大有利于谷類作物生長,古稱“谷雨”。這反映了“谷雨”的現代農業氣候意義。

  “楊花柳絮随風舞,雨生百谷夏将至。”

  谷雨時節,柳絮飛落,杜鵑夜啼,牡丹吐蕊,櫻花紅熟,正是萬物生長的好時節。“

  清明段雪,谷雨段霜”,谷雨節氣的到來意味着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開始回升,雨水增多,大大有利于谷類農作物的生長,也是播種移苗的好時節。

  谷雨由來及習俗及傳說(的由來以及對人類的作用)(2)

  “春雨貴如油”,谷雨前後,天氣較暖,降雨量增加,雨水增量有利于越冬作物的返青拔節和春播作物的播種出苗,但雨水過量或嚴重幹旱,則往往造成危害,影響後期産量。

  古代将谷雨分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鳴鸠佛其羽;第三候為戴任降于桑。”

  谷雨之日,“萍始生”,萍水始相逢。萍,水草,與水相平,古稱“萍”;漂流随風,故又稱“漂”。

  谷雨後五日,“鳥鸠拂其羽”。鸠即鷹所化,布谷鳥。明朝劉伯溫又詩:”鳴鸠語鹂聲相應,又是人間一度春。”蕪是雜草。可“春谷終期吹羽翼”,鸠鳴預示着春要結束,此時田野裡到處回蕩着它“家家可種谷”的殷切呼喚。

  再五日,“戴勝降于桑”。“戴勝”頭頂有長毛,又稱雞冠鳥,此時落于桑樹,即将生于候。這是說谷雨後降雨量增多,浮萍開始生長,接着布谷鳥便開始提醒人們播種了,然後桑樹上開始見到戴勝鳥。

  此外,谷雨時節出現的花信風侯為“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亦可作為判斷谷雨的重要标志。

  關于谷雨節是來曆,據“淮南子”記載,傳說于倉颉造字“天雨麗粟”有關,故“谷雨祭倉颉”,是自漢代以來流傳千年的民間傳統。另外,民間流傳着“谷雨過三天,院裡看牡丹”和“芍藥打頭,牡丹修腳”的說法,還有“月季花落隻去蒂,花朵随開無停滞”的諺語,形容這一節氣百花盛開的人間春色。

  谷雨前後是牡丹花開的重要時段,故牡丹花也被稱為“谷雨花”。

  谷雨三朝看牡丹,賞牡丹成為人們度假重要的娛樂活動。洛陽牡丹花會已成為嵩洛地區重要的節會。于中國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并駕齊驅。

  谷雨由來及習俗及傳說(的由來以及對人類的作用)(3)

  紅梅~驿站歡迎指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