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音樂,聽無損高品質hifi音樂,耳機和音箱系統是兩個方向,都是追求最極緻的聲音,那麼耳機和音箱有什麼區别呢?
相信不少網友在雲視聽一些視頻時,畫面會提示你,佩戴耳機可以有更好的聆聽感受,說明耳機可以比内置揚聲器聽到更多的細節和動态,這是耳機的其中一個優勢。
曾幾何時,小編也是從學生時代過來,那時有一個索尼的CD随身聽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情,當mp3還沒有興起,小編的成長是伴随着步步高發展壯大,也是貢獻了一分力量的。
為什麼這麼說?80後基本沒有不經曆學習英語的階段,那時候英語課本、新概念英語,學習英語需要聽說讀寫,不管是真學英語還是輔助學習聽歌玩(和現在孩子買平闆道理一樣),小編也是作為一員,求着騙着得到了一部步步高複讀機,很多網友不知道複讀機是什麼?它是一個播放磁帶的随身聽,内置了微小芯片,可以讓播放的片段重複播放,同時跟讀對比發音,的确是一個學習英語的利器,可是被小編用來當做随身聽使用。
當時的年代步步高也算是發了一筆小财,之後進入了mp3時代,mp3、mp4、學習智能機有收割了不少韭菜,誰叫在中國教育是最大的支出呢?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就是那個年代的真實縮寫。
作為80後,小編是聽磁帶長大的,利用為數不多的零花錢會買一些磁帶,那時能買到盜版的磁帶就非常知足了,何嘗還去追求什麼正版之分。之後有了第一部mp3,小編也是有幸見證了蘋果公司的壯大和發展,小編算是第一批擁有ipod classic的用戶,同時後續又入手了ipod touch,蘋果算是音樂的革新者,經曆過的人知道,HIFI界到普通的音響、智能音箱等,都預留了ipod classic 的接口,因為ipod實在是太經典了,基本HIFI界、到HI-END都跟進,因為classic基本有淘汰CD的趨勢,這裡不再詳細扯淡,下篇詳細侃一下classic。小編很喜歡的KRELL S550I 功放,就是一個預留ipod接口,機器會贈送一個支持蘋果接口的專用dock線,可謂非常有特色。
扯了這麼多,其實很多對于追求音質的音樂愛好者,都是從耳機開始的,因為起點低,投入小,ipod classic在今天看來已不算是HIFI音源,但是最為一個對于HIFI進展有重大影響的産物,非常有意義。
耳機體積小、發聲喇叭口徑小,價格偏低,低音技術相對簡單,耳機相對容易做出寬音頻、超低音的油品質的聲音,一副較好的耳機3000元可以具備非常好的素質。所以你不難發現,HIFI耳機市場一直發展很快,發展很好,相比HIFI音箱,卻是越來越小衆,無人問津。
目前,網路串流、黑膠、CD、本地電腦音樂哪種才是你的主流聽音樂方式,碎片化娛樂和便攜式音樂時間是很多年輕人追求的方式,不管是電腦,還是HIFI器材都不能滿足年輕人追求自有灑脫的快節奏生活方式,相反一些内置安卓系統的HIFI磚塊播放器異軍突起,占領了部分市場。熟不知,有多少手機廠商也曾打着音樂手機、hifi手機作為賣點俘獲消費者的芳心。所以耳機的需求更大衆化、平民化,甚至叫做普便化,必需品。耳機能接手機、電腦、HIFI播放器都可以,一度智能高端錄音筆就是一台移動的随身聽設備,耳機實在是受衆群太大太廣了。耳機廠商AKG從一個默默無聞的作坊小廠,飛黃騰達發展到今天,與其相比的是多少被燒友喜歡的HIFI品牌颠沛流離,甚至灰飛煙滅,可悲可歎。
高端的耳機上有着非常好的低頻下潛和線條感,很多耳機低音是好于一定層次的音效,同時耳機的微動态的表現,細節的刻畫力上等方面相比大多音箱較強,當然因為耳機是靠近耳膜,傳輸過程中能量的損失較少,在很小的音量下,即可以聽到聲音的全部細節,所以耳機較為容易的展現聲音的素質,監聽耳機的運用并不比監聽音箱少,監聽耳機更受歡迎。
搭配組建一套耳機系統往往比HIFI音箱系統簡單的多,耳機除了耳放外,基本就是音源解碼,中間沒有太多的環境,這樣避免了能量中級環節的損失。相比耳機系統,音箱需要發聲一般還需要功放、CD機或黑膠加解碼,線材,聽音環境,電源等等,這些因素都能影響音箱的表現,所以音箱的音樂素質的追求上是無止境的,當然也不是說越貴越好。
那麼耳機有這麼多優點,它相比HIFI音箱有什麼缺點呢?
聲場自從有立體聲以來,基本上音樂呈現的聲場都是依據音箱模拟和發展來的。從還原音樂性角度,HIFI耳機相比音箱來說,在還原音樂現場空間感差距巨大,音箱還原更自然、更飽滿、空間感方位感都清晰呈現,高品質的HI-END音箱可以做到完美诠釋音樂的原汁原味、味道獨特。
耳機不适合長時間佩戴,音樂大音量回放,容易造成“頭中效應”,感覺神經壓抑、反而沒有享受音樂的放松感,小編就是非常不喜歡耳機,相比音響撲面而來的感覺,親切自然。
同時,其實聲音重放低音效果除了通過耳膜感受,身體的各部位也能對低頻有着感知和互動,而音響能通過擺放位置的産生不同的感官享受,耳機卻沒有這層感受。
說到嘴周,HIFI音響系統的起步相比耳機是高了許多,5w算入門,10w算是勉強進階,聽音樂本身就是一個享受生活的過程,追求Hifi音質應該量力而行,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内最大程度的去享受音樂即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